張溫卿
摘 ? ?要:本文針對建筑結構設計基本原則進行解析,其內容包括確定結構設計要點、明確防線具體參數、合理搭配功能結構、建筑結構平衡性等,通過研究結構布局優化、屋面結構設計、進行大樣詳細圖設計、建筑樓梯結構設計、建筑結構基礎優化設計、結構抗震性能提升、優化建筑結構框架等內容,其目的在于提升建筑結構穩固性,也為后續施工活動進行提供便利條件。
關鍵詞:建筑工程;基本設計原則;設計方案;防線結構
1 ?引言
作為建筑工程施工前的重要環節,建筑結構設計方案的可靠性,也將直接影響到后續施工過程中的有序性和工程施工質量。因此在具體結構設計過程中,需要秉持著相應的設計原則,同時針對不同應用環節使用相對應的設計方法,從而提高建筑結構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加快后續設計方案的落實速度。
2 ?建筑結構設計基本原則分析
2.1 ?確定結構設計要點
建筑結構在應用中,不同結構所承擔的功能內容也存在著不同,并且結構的作用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如承重墻和普通外墻在施工方法、施工驗收等方面均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需要明確該設計工作中的核心內容,以此為核心拓展其他的設計內容,從而提高整個建筑結構設計內容的可靠性。
2.2 ?明確防線具體參數
為了提高建筑區域的空間利用效率,在建筑工程設計中,會適當增加地上和地下結構層數。與此同時,建筑設計高度、深度的增加,對于結構設計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結構在具體應用中,會受到外界應力作用(如風載荷、側壓力等),這也要求在實際設計中,需要對結構本身的抗拉伸能力進行細致考量,結合受力計算模型確定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設置的加固防線數量,對于結構關聯節點、相對位置等內容進行提前確定,從而提高系統自身的綜合防御能力,提升結構本身的穩定性。
2.3 ?合理搭配功能結構
在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涉及到許多的功能型結構,如外墻結構、連續墻結構、框架結構,在對其展開施工應用時,需要對于功能結構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梳理,以此為基礎來設計功能結構的關聯節點、從而提高系統結構本身的穩定性。例如,對于建筑工程中的承重結構,在對其展開設計時,需要著重關注結構剛性的提升,而管線結構在設計中,其側重點則是柔韌性方面的提升。兩組結構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交叉性,如何找尋兩者間的平衡點,也是設計中需要重點考量的內容。
2.4 ?建筑結構平衡性
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需要對結構間的關聯性進行科學性分析,其內容包括結構分壓情況、結構受力分布狀態等,在計算過程中,可以借助數據模型來輔助計算過程的推進。例如,目前很多建筑企業都會使用到BIM技術來完成數據分析、數據提取、數據建模等工作,借助模型來完成參數分析工作,并以此為基礎來完成結構平衡性設計,提升設計方案的可靠性[1]。
3 ?建筑結構設計方案應用要點分析
3.1 ?結構布局優化
對于建筑結構設計而言,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做好結構布局優化屬于非?;A的環節,在具體操作中,需要對建筑操作規范進行了解,這是進行建筑設計的基礎,結合前期勘察資料、規范中計算模型,對于結構具體的設計參數進行確定,這也是進行結構布局優化的前提條件[2]。根據業主需求,對于建筑結構的布局情況進行調整,在此過程中,需要在結構完成調節之后,對其進行荷載導算[2]。根據導算結果對于結構剝薄弱位置進行調整,避免應力集中情況的出現。
3.2 ?屋面結構設計
對于建筑結構而言,屋面屬于和外界進行直接接觸的部分,其設計質量也將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和抗滲性。目前在屋面結構設計中,經常使用到的處理方式有梁板式設計與折板式設計兩種。前者最大的應用特點在于,梁板的橫跨度相對較大,在設計時需要著重關注梁板內應力變化趨勢,選擇恰當地加固方式,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后者在使用中應用到的板結構都是偏心受拉構件,以此來提高結構的抵抗拉力。兩種設計結果在具體應用中,具備各自的應用優勢,需要結合實際應用情況進行恰當選擇,從而起到穩固建筑結構的作用。
3.3 ?進行大樣詳細圖設計
進行完結構布局和屋面結構設計后,可以根據設計中的相關內容,對于大樣詳細圖進行科學性設計,這也是后續進行設計方案修改的重要依托條件之一。在新技術(如BIM技術、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數據庫技術、數字技術等)支持下,加快了樣本數據信息的分析速度,并且在分析過程中,能夠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為設計內容調整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大樣詳細圖進行設計時,需要對結構寬度、高程、長度等內容的計量單位進行統一,并且對于結構相關性內容進行協調,確保其合規性和實用性[3]。
3.4 ?建筑樓梯結構設計
對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筑樓梯不僅是日常確保居民正常出入的主要通道,而且還是突發事故出現后的緊急逃生通道。在建筑樓梯的結構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便是進行梯板撓度的合理規劃,結合建筑高度、各樓層層高等內容,對于該參數信息進行合理設計。因為設計中需要應用到許多的樓梯結構,因此需要遵循兩個“一致”原則,即每一層樓梯梯梁位置需要和整個結構保持一致,各個樓層樓梯結構的中心軸線保持一致。為了避免設計中出現應力集中的情況,在具體設計環節中,可以將樓梯結構的折角進行分隔,采取恰當地錨固方式對其進行處理,確保結構穩固性的基礎上,提高內部應力的分散性[3]。
3.5 ?建筑結構基礎優化設計
基礎結構屬于建筑工程順利推進的前提條件,在對其展開優化設計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的主體材料為混凝土,在對混凝土結構展開設計時,需要對原材料的各項參數進行確定,如強度、抗彎矩能力、級配、粒度等。部分材料參數的確定還需要借助數學模型進行分析,如配筋率、荷載情況、應力分布等。(2)對于建筑工程的基礎規范進行分析,確定建筑規范中,對于相關性內容的具體要求,以此為基礎對設計方案內容進行驗算,起到優化方案內容的作用。
3.6 ?結構抗震性能提升
結構抗震性能屬于建筑設計規范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位于不同地質活躍帶的建筑工程,在對其展開應用設計時,所參考的抗震等級也具備較大差異性。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需對作業區域的地質活躍度情況進行調查,結合建筑設計規范,確定建筑工程抗爭等級。隨后以此為基準,展開抗震結構的布局設計。一般情況下,所設計的建筑結構需要保持相應的對稱性,并且結構間需要存在較大的關聯性,在受到外界應力時,可以順利的將應力分散到其他結構當中,搭建完善的抗震體系,以此來提升設計結構的平衡性。
3.7 ?優化建筑結構框架
在對建筑結構展開設計時,框架設計也屬于較為重要的應用內容。在具體應用設計中,可以借助之前建立的數學模型,對于結構承載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確定實際設計中需要注意的要點內容。同時還需做好框架結構所用材料的篩選工作,明確具體的設計參數,以提高設計框架的穩固性,減少后期施工變更情況的出現。
4 ?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涉及到了許多應用內容,這些內容之間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和關聯性,這也是在設計中需要協調的重要部分。通過明確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要點,不僅可以提高設計內容的合理性,而且對于加快后續施工活動的開展速度也有著積極地作用。
參考文獻:
[1] 陸濤.剪力墻結構設計應用于建筑結構設計的影響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13):171~172.
[2] 王華梅.結構設計優化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索構架[J].綠色環保建材,2019(4):98.
[3] 張立維.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建筑安全性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9(8):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