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林杰 李沛
摘 要:我國建筑業歷史悠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起著關鍵性的影響,對建筑物來講,當中最為關鍵的是地基施工。本文對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術實施了詳述,希望能夠實現理想的施工效果。
關鍵詞:房屋;建筑施工;地基處理;技術探討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礎,地基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整個工程建設的質量,也影響整個房屋建筑的安全性。隨著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創新,傳統的地基施工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房屋施工要求。房屋地基施工技術的復雜性和系統性程度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對地基施工技術的控制,對各種常見的地基問題進行防治。
1 房屋建筑施中地基處理概念
地基處理即在房屋建筑施工時結合一定的根基,對房屋建筑的地基滲透性進行完善甚至改變,從而對其地基承載力起到提升作用的整個施工處理流程。地基作為房屋建筑的根基,位于其最下層,起到支撐的作用,假使其處理技術存在問題,將極大的降低房屋建筑的質量,對居民的人身安全產生較大的威脅,由此可見地基施工在我國社會建設甚至綜合經濟水平的提升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國必須加大對地基處理技術的關注和研發投入,切實提高我國地基處理的技術水平,推動我國社會建設順利開展。
2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處理特點
房屋建筑地基處理主要具備以下特點:第一,復雜性。我國陸地面積遼闊,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存在顯著差異,凍土、軟土、鹽堿地都是比較常見的地基類型,加之氣候條件的影響,經常出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使地基處理比較復雜。第二,潛在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綜合性和系統性較強,每個施工環節之間都存在緊密聯系,細節問題的出現會埋下質量隱患,甚至引發施工安全事故,尤其是作為房屋建筑基礎的地基,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整個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第三,困難性。地基處理需要進行地下作業,加之眾多不可控因素,地基處理煩瑣,且容易出現變化,導致施工難度較大,實際作業比較困難。第四,多發性?,F階段,我國房屋建筑質量問題大多是因為地基處理不當引起的,一旦遇到惡劣自然環境,尤其是自然災害的影響,極易出現房屋傾斜和倒塌事故,嚴重威脅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處理方法
1)振沖法地基處理技術。該技術在地基施工領域,應用比較普遍。所具有的優勢比較顯著,尤其在加固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效果,所受到了施工單位的青睞。通常情況下,該技術體系有兩種作業方法。第一,振沖密實法,其主要作用的地基類型以沙土為主。通過該技術作業,能夠改善沙土土質和結構,避免出現液化等問題而嚴重影響地基質量。第二,振沖樁法,該技術所針對的地基土壤類型主要以大顆粒沙土為主。并且,在地基土質中存有比較豐富的水分,針對這種情況,工作人員需要合理選擇振沖樁法。具體操作如下,即利用碎石,對地基進行填充。從而保證地基的密度指標符合施工標準,有效提高地基整體的負荷能力。
2)DDC灰土擠密技術。DDC灰土擠密法是根據傳統房屋建筑中地基處理技術中的強夯法進一步深化而來的。普通的灰土擠密法加固與地基土層形成復合地基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有地基的承載能力,但是效果也不夠明顯,推廣起來較為困難。DDC灰土擠密法改進了傳統灰土擠密法的缺點,使得灰土擠密達到了強夯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地基的變形能力和承載能力。DDC灰土擠密法可以解決地基土的濕陷問題,提高地基的承載力,而且實現地基承載力的均勻分布。這種灰土擠密技術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他在黃土地區地基處理中應用比較廣泛,但在非黃土地區應用效果就有些不盡如人意。
3)強夯施工技術。在使用這類模式之前,應第一時間對施工工程實施對應的處置。例如使用機器設施完成預壓的工程中,用此來確保施工現場的平滑度,為后續的施工提供方便。然而在此階段,還應意識到確保夯點與測試放線的一致性。例如,地面水位相對很高時,就應添加砂礫,規避水位偏高的風險產生,減少對施工設施的損壞。在使用強夯科技階段,還應對施工現場中的具體狀況實施分段作業的模式,來提升地層中的平整度。在夯擊處置之后,應針對工地上的具體狀況來挑選是不是使用夯錘來進行二次擊打。然而,在此階段中還應確保落錘過程的精準性,假如有積水等要第一時間排出水液。
4)預壓法地基處理技術。預壓法指的是在建筑物施工之前,實現在擬施工的建筑場地上增加一定的荷載,使得地基中的孔隙水能夠及時排出,土體變得更加密室,土體中的孔隙體積變小,最終增加地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這種方法在地基處理過程中十分常用,在淤泥土、沖填土等黏土性地基施工中十分常見。根據預壓施工技術,一般將預壓施工分成兩種,一種是真空預壓,一種是堆載預壓,如果地基的深度較深,則一般采用真空預壓方法,深度可以達到15米左右,但是在真空預壓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在地基中設置排水井,以便及時將積水排出。堆載預壓又分成兩種不同的方法,分別是天然地基堆載預壓和砂井地基堆載預壓,根據土層的厚度決定究竟采用哪種施工方式。
5)深層密實地基處理技術。深層密實地基處理技術所用方法為振沖法,振沖器需用起重機吊起,啟動潛水電機使振動器發生高頻振動,利用水泵在高壓水流在陣沖和水泵的雙重作用下,噴入地基土體,并達到預定深度,然后將碎石等準備好的材料填充至土體內,結合不斷的振動達到擠密效果。另外,還可以采用深層攪拌法實現對地基的處理,即將水泥漿注入地基中,利用深層攪拌機將其與軟土進行深層攪拌,待混合物凝固后,地基的強度、穩定性等各項性能都可以得到顯著提高。
4 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技術的管理與監控
1)引進信息技術,完善地基施工技術體系。首先,施工單位需要加強資金投入,做好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工作。施工單位可以合理引進信息技術,構建自動化處理技術,實現地基處理的自動控制與監督,從而保證處理環境更加規范、合理。同時,施工單位需要豐富處理技術類型,完善技術體系。以便施工人員可以根據具體的地基類型,選擇合適的處理技術,全面提高地基處理工作效率和作業質量。
2)加強環境管理,提高地基施工作業安全性。首先,優化施工材料、設備采購和存儲。在采購過程中,對地基類型和處理標準進行明確掌握,合理制定采購方案,從市場環境中采購各個方面達標的材料和設備,從而為地基處理工藝有效開展,奠定基礎條件。其次,制定完善性的管理體制,對現場環境進行監督和規范。完善地基處理工藝流程,加強地基內部以及周邊環境處理管理,從而保證施工環境更加規范,全面提高地基處理工作效率。
3)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地基施工作業規范性。在施工之前,針對地基處理具體要求,進行培訓。加強施工人員隊伍安全意識教育,規范施工人員隊伍操作行為,提升責任意識。同時,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將創新性的處理技術,以及具體的工藝流程滲透給施工隊伍。豐富施工隊伍專業知識儲備以及技術技能,從而讓施工隊伍以更加規范的狀態,參與到地基施工當中,全面提高地基施工效率和品質。
5 結束語
綜上,地基是房建工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也是房建施工的基礎環節。想要保障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必須重視地基的處理工作。從技術體系、作業環境以及人員隊伍等層面,合理引進振沖法、水粉聯合法、排水固結法、強碎聯合法等技術手段,營造安全和諧的施工環境,全面提高地基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凌寧.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J].河南建材,2018(04):55-56.
[2]江濤.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探研[J].住宅與房地產,2018(07):99-100.
[3]龍維良,游濤.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7(0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