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耀士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工作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但由于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快速增長導致我國土地資源相對短缺,為了緩解土地面積不足,適應新時代可持續發展要求,私人建筑以及城市建設項目不斷增多,使我國建筑行業處在不斷發展的上升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當前,建筑行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建筑施工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建筑工程質量、人員安全以及資源的高效利用,雖然我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對于工程項目中最重要的主體結構施工環節卻仍存在些許不足,由于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是建筑工程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其質量直接決定著整個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但由于建筑主體結構工程具有復雜性、施工程序多樣性等特點,因此,有效地加強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主體結構施工的質量十分必要。本文將對建筑工程項目主體結構施工技術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
現代建筑的發展方向不斷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其施工主體結構建設作為建筑工程項目的核心支柱,不僅展現了施工方案、施工技術和現代特色,還對整體工程項目具有決定性影響。因此,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有效把握施工主體結構建設質量對提升整體建筑品質以及建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建筑工程中所進行的主體結構施工主要采用流水加工技術,隨著建筑行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力度不斷加大,使主體建筑施工品質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度,準確把握工程主體結構質量監管要點不僅意義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1、建筑主體結構工程的重要地位
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城市化和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建筑工程的類型也越來越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在各種不同的建筑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便是建筑主體結構。所謂工程主體結構是指在能夠有效維護上層建筑整體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承擔工程負荷并將其進行傳輸的基于地基之上的建筑項目施工部分。例如,鋼筋原材料連接、分項線混凝土處理、模板安裝等都屬于工程主體建筑的一部分。建筑工程主體結構不僅發揮著與地基之間的可靠鏈接作用,還對工程整體結構體系的搭建起到很好地促進作用,指引建筑工程整體施工方向。我國建筑行業不斷進行技術轉型,以可靠、優秀的技術和建筑施工水平作為根基保障,來確保建筑質量,滿足社會發展和大眾需求,同時更好地解決在施工中遇見的各種問題,保障了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1]。
2、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過程
為了保障、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進度,每個建筑工程施工方都會對建筑主體結構做出相應的建筑方案。
施工初期,專業技術人員會結合建筑種類、建筑高度等實際情況對建筑所選地址進行測量以及相關地質勘探,同時,預估、確定建筑主體結構所使用的材料,以期提供最佳主體結構施工方案。經過專業技術人員測量后,施工人員會根據測量的精準數據及專業圖紙進行開槽,同時,對鋼筋等材料進行綁扎,并經過嚴格的檢查來確保其準確性、穩定性和安全性,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初步的建筑主體結構地基框架。
在保證地基框架的穩定性后,施工人員將進行安裝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模板,同時將混凝土澆灌到地基框架中。在混凝土被壓實、凝固后,施工人員將對建筑主體結構地基的混凝土進行護理,同時進行模板拆除工作。
地基完成后,施工人員將進行建筑主體結構施工。與建筑地基的施工過程相類似,首先綁扎主體框架鋼筋,安裝建筑模板,然后按照工程設計施工標準所要求的建筑主體結構厚度進行混凝土注入,待混凝土壓實、凝固后拆除建筑模板,并進行建筑主體結構養護。在進行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鋼筋綁扎以及安裝建筑模板都需要人工進行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所以我們在進行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不僅要保證工程質量同時要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3、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3.1鋼筋工程施工
鋼筋是建筑主體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連接方式是起荷載作用的構件。鋼筋的質量對于整個建筑主體的承載力和穩定性起關鍵性作用,因此,在建筑主體結構建設中,對于鋼筋質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在工程具體施工之前,相關技術人員應充分了解該工程的鋼筋圖紙及其關鍵部位結構,認真檢查所要使用的鋼筋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標準,避免以次充好,嚴格掌控鋼筋質量。采購過程中,盡可能選用表面光滑無凸起或有倒刺的鋼筋,避免工人在鋼筋綁扎過程中受到傷害[2]。其次,施工過程中,工地會進行大量的鋼筋囤積,為保證鋼筋的完好性,施工方要對鋼筋進行專業存放。同時,因為不同建筑部位所需鋼筋粗細、長短不盡相同,為避免因尋找鋼筋耽誤工時,管理人員應對鋼筋進行細致分類,例如,對鋼筋品種、鋼筋數量以及鋼筋級別等方面的分類,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效率。
3.2混凝土施工
建筑工程主體結構實際上就是鋼筋與混凝土的結合。混凝土工程是在鋼筋工程的施工基礎上進行的,其施工要求較高,施工環境復雜,相關施工人員必須對工程所需混凝土材料進行嚴格分析與控制,例如:材料配比、材料攪拌、溫度控制、運輸控制等方面保證混凝土標準達到建筑要求,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注入。目前,混凝土為泵送注入方式,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混凝土的注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守施工要求,嚴格監管混凝土注入質量以及注入情況。此外,施工人員要及時對凝固后的混凝土進行護理,確保建筑主體結構混凝土的質量及穩定性。
3.3建筑模板施工
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過程需要大量的建筑模板與鋼筋結合,為混凝土注入提供支撐。在模板選用過程中,要注意從材料、結構兩方面進行考慮。材料方面,要注重所選材料是否普遍、是否可循環利用以及是否方便維修養護。結構方面,應選擇受力均勻、內部構造合理,便于維修拆驗的材料。在進行模板工程施工時,要注意模板的光滑度,充分考慮模板與支架的結構設計,結合工期、質量和安全等方面要求,最大限度地完成預期在耐久性和安全方面的目標。同時保證模板的鋪設長度與鋼筋框架長度相一致,注意模板與混凝土間的隔離以及模板安裝接口處海綿條的鋪設,以免混凝土注入時從接口處流出,在減少混凝土浪費的同時保證了建筑主體結構的外觀效果及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人們能夠擁有更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就必須對建筑的各個方面有明確的理解和要求,尤其是作為建筑核心部分的主體結構建設,承擔著來自上部建筑的全部負荷,是建筑本身結構的關鍵所在,所以嚴格遵守建筑標準,采用先進技術和手段,加強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質量是促進建筑經濟效益迎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楊曉輝.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探究[J].磚瓦世界,2019,(24):124.
[2]趙明.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建筑與裝飾,20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