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鐘未
摘 ?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于建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對于人們的意義不僅僅是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建筑的穩定性、安全性以及美觀性都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建筑技術和建筑工藝得到了開發與應用,這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來說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應用體現出了建筑的價值,該結構以其高度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建筑物在投入使用的過程當中,經常會收到外力作用的影響,如果結構不穩定話的,就很容易出現墻體結構的彎曲和變形,對使用者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威脅。而框架剪力墻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者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應用方法
1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分類與受力特點
目前,在設計當中主要存在四種類型的框架剪力墻結構。第一種是將剪力墻與框架進行單獨的布置,兩種結構在發揮作用的時候互不干擾。第二種是將剪力墻嵌入到框架結構的柱跨當中去,二者可以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第三種是對剪力墻和框架結構進行不間斷的布置,這通常會被應用于單片抗側力結構當中。第四種是上述兩種或者幾種結構的相互組合。
對不同類型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受力分析之后可以發現,在發揮作用的過程當中,結構發生的主要變形為剪彎型。這種形態的特點為下部結構的層間形變量比較小,而中部和上部結構的層間形變量比較大。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之后,剪力墻結構會出現彎曲型的變形曲線,此時的框架結構的變形曲線則為剪切型。在這樣的其工況下,由于大剛度樓板的作用,這兩種結構會出現相互協作的作用,從而使得框架剪力墻的整體結構出現一定程度的位移和變形。而受到側向剛度的影響,在剪力墻剛度比較大的情況下,框架需要承受較大的抵抗力,這使得剪力墻的剪力遠超過整個框架體系。
2 ?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應用方法
2.1 ?測量放線施工技術
在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的過程當中,放線測量施工是基礎,對后期施工的順利性具有重要的影響。如果測量放線施工不到位,在前期可能并不會出現嚴重的問題,但是在后期就會出現各種質量問題。因此在對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測量放線的時候,需要根據施工設計圖,做好對放線細節的管控。與此同時,還需要做好對實際情況的勘察,了解攻城當地放線測量的條件,然后結合施工設計圖進行測量。與此同時,為了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相關人員還需要反復放線、反復測量,并使用新型的測量工具和先進的測量方法。最后,在放線測量的過程當中,需要由相關人們進行實時監控,這樣可以及時發現測量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避免這些問題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
2.2 ?鋼筋施工技術
在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的過程當中,鋼筋混凝土是最基礎的材料,這其中鋼筋是確保結構延展性的基礎。在鋼筋施工的過程當中,首先要確保所使用的鋼筋材料符合實際需要,要具有標準的材料試驗報告。與此同時,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對鋼筋搭接的長度、位置以及各個鋼筋連接處的焊接方式都符合框架剪力墻結構的質量要求。除此之外,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合理排列鋼筋的柱箍筋接頭,尤其是要注意箍筋的轉角與豎筋的交叉點要保持垂直。最后,鋼筋綁扎也是重要的施工環節,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綁扎方式。
2.3 ?混凝土施工技術
在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的過程當中,鋼筋與混凝土經常共同使用。通常來說,在完成鋼筋和模板工程的施工之后,就會進行混凝土施工。在施工之前,相關人員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比如需要在地基當中加入防凍害額物質,確保地基的質量,同時提高施工的效率。在選購混凝土材料的時候,也可以加入適當的防凍液,確保混凝土的質量。混凝土施工的主要內容包括墻柱結構的施工和梁板施工等,施工的方式主要是進行混凝土澆筑。在實際施工的時候,還會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澆筑方法。對于墻柱施工來說,操作人員首先需要使用一定標準的砂漿填筑在墻柱的底部,然后采取分層澆筑振搗施工的方式進行澆筑。在這個過程當中,還需要對澆筑施工的厚度和澆筑順序進行嚴格控制。在對梁板進行施工的時候,需要采取同時澆筑的方式進行,要先對工程梁進行澆筑,然后將建筑量與板面同時進行澆筑。最后,還需要做好澆筑施工的保養與維護,最大限度地確保工程的質量。
2.4 ?模板工程施工技術
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來說,模板工程是十分重要的,這與其他施工技術應用的效果具有重要而聯系,同時也是確保施工成果符合質量要求的關鍵步驟。具體來說,在對模板工程進行施工的時候,需要對模板的使用尺寸和應用類型進行分析。通常來說,模板的外長度要比內長度長。在鋪設模板的時候,通常要使其與墻面靠近,但是也要在模板與墻面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墻面受到損傷。很多施工人員還會在模板與墻面的結合處鋪設一層海綿,以此來達到避免破壞墻面的目的。在對模板進行澆筑之前,還需要對其做好清潔工作,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制作出的模板有質量上的問題。在澆筑的時候,還要在模具的內側放置幾個長度較短的鋼筋接頭,這樣可以防止模板在澆筑的過程當中發生位置的變化。
2.5 ?結構轉換層及施工技術
通常來說,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第三層為轉化層,在對該層次結構進行施工的時候,需要將兩層梁的跨度控制在8.5米之內,確保梁高不超過1.8m。在該層結構當中,需要的混凝土數量比較多,同時還經常會出現鋼筋穿插的情況。因此,為了對該層結構的整體穩定性進行控制,需要采取連續作業的方式進行施工。通常來說,澆筑施工的難度比較大,這需要操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對施工的具體流程進行設計,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這樣才能充分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在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使用特定的支撐體系。在這一體系當中,梁板、模板以及膠合板的厚度、大小都有一定的要求,這樣才能符合實際的作業需要。在對結構轉換層進行施工的時候,首先需要配置模板支撐結構。木板的梁底通常是組合門式的架構,而底座則為方木的結構。為了使該支撐體系的穩定性滿足實際需要,通常會將門架之間的鞠經理設置為0.5m左右。由于結構轉換層的施工方式為連續作業,因此在施工的過程當中會對側模位置早帶來巨大的作用力,為了減小這一作用力,操作人員在施工的時候可以通過方木和拉螺桿來使側模的位置越來越緊固,避免出現爆板的情況。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框架剪力墻結構不僅集合了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二者的優勢,同時在荷載、抗變形等方面的性能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這為城市建筑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為高層建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經過研究發現,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抗震性能、受力特點和剛度特點這三個方面。在應用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時候,相關人員需要做好測量放線,同時對鋼筋、混凝土以及模板工程進行施工,最后還需要關注結構轉換層的施工。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需要做好實地勘察工作,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使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 王蘇.建筑結構施工技術中關于框架剪力墻的應用方式探究[J].城市建筑,2019(32):160~161.
[2] 黃金水.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探析[J].居舍,2019(27):52.
[3] 趙建兵.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及實施要點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2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