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鑫
摘 ? ?要:新形勢下,由于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土木工程也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混凝土結構是土木施工中十分常用的一種結構,通過總結施工經驗發現,在混凝土結構中裂縫問題是十分常見的。但是,導致裂縫出現的原因是十分多樣的,這就需要施工人員能夠深入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之中,對裂縫處理技術進行優化和創新,從而控制裂縫的出現,達到提升工程質量的作用。所以,本文結合混凝土結構裂縫成因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具有實際意義的裂縫處理技術,旨在為控制混凝土結構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土木施工;混凝土;裂縫成因;防治措施
1 ?引言
在我國經濟實力逐漸壯大,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的今天,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也應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只有這樣才能創建更多符合時代特色、適應經濟發展以及滿足人們使用需求的工程。然而施工過程中的混凝土裂縫問題時有發生,它是土木施工中常見的質量病害,其產生原因與施工技術、建筑材料等多個因素有關,因此裂縫控制技術的選擇應用要具有針對性,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裂縫控制技術的應用價值。
2 ?建筑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分析
2.1 ?材料
混凝土屬于土木施工中的基本施工材料,在應用前通過混制與攪拌制成。混凝土制備是施工中的重要環節,需重視混凝土制備工作,保證所有工序按照工業指導書執行,還需要保證材料的質量,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不出現裂縫。在施工中,材料與配合比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重要因素,應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工作。在材料配合比過程中,根據施工標準要求合理設置配比系數,提升混凝土強度,以確保施工項目質量。
2.2 ?溫差導致結構變形,進而引發裂縫
通過對建筑物各部分溫度進行實際測量我們發現,不同部位的建筑物溫度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建筑物本身會由于溫度差異出現不規則的形狀變化,因此會發生混凝土墻體開裂等問題。并且,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溫差變化所導致的裂縫問題是十分常見的。根據裂縫形式的不同常將這些裂縫氛圍水平縫、垂直縫以及八字裂縫,技術人員也可以根據裂縫的表現形式來確定混凝土的結構。
2.3 ?施工過程不當引起混凝土裂縫
土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比例搭配不合理、工藝落后、施工設計不合理、不科學、不規范的操作、人為因素導致的失誤,施工中模板墊層如果過于干燥會導致吸水量很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縮從而產生混凝土裂縫;混凝土澆筑后過分抹干或者壓光會使細骨料浮在表面上過多形成水泥砂漿,含水量很大的水泥砂漿有氫氧化鈣發生化學反應引起表面體積的收縮導致混凝土裂縫產生;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振搗不均勻或是漏振等情況會造成混凝土離析、密實度差降低結構的整體強度。混凝土內部過多氣泡不能排除或鋼筋受到過多振動時,鋼筋表面的氣泡則會降低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力;配筋率小配筋間距大的混凝土結構裂縫多。無筋混凝土的裂縫比有筋混凝土多,鋼筋的位置也影響裂縫數量,保護層過大或過小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開裂。
3 ?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措施
3.1 ?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
(1)在材料進場之前,需要對供應商的相關信息進行調查和統計,明確其生產能力與產品質量情況。隨后,在材料進場時,也需要對材料進行抽樣檢查,保證每批材料都能符合施工要求。(2)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對混凝土的配比、性質進行檢查和確定,保證澆筑過程中的混凝土相關性質能夠達到技術要求。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需要保證每一個位置都能得到充分的振搗,并對振搗時間進行控制,這樣能夠保證混凝土澆筑的均勻性。(3)施工管理人員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有效的管理,保證材料存放環境能夠起到保護材料的作用,并且需要對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設備、機械進行有效的養護,從而避免機械故障所導致的施工質量問題。
3.2 ?科學控制溫度
土木施工階段應及早采取措施控制溫度因素對混凝土質量造成的影響,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工作中可以靈活使用輔助性保溫材料,避免室內與室外因為溫差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對混凝土裂縫成因的研究發現,材料出現裂縫是受到水分的影響,因此水分控制是有效遏制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方法。在材料配比階段,要選擇水分含量少的水泥,防止混凝土材料因水熱化導致出現裂縫。混凝土入模期間如果不能控制材料溫度,易因混凝土熱脹冷縮的特性出現裂縫,可采取混入冰塊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還可采用冷藏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溫度,但這種方式對混凝土的體積有一定要求。利用冷水循環系統,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內部溫度。混凝土在配比階段易產生極大熱能,可在材料攪拌期間加入適量的冷水控制混凝土的溫度。使用這種方式可以解決混凝土攤鋪作業期間溫度迅速升高的問題,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升項目整體質量。
3.3 ?加強施工過程中技術和質量管控力度
在混凝土采購前,首先要通過對多方進行決定,首先是攪拌站的考察,針對工廠供貨能力與實力進行質量等有效防范,在材料配合比過程中,需要根據施工流程與比例進行混凝土的調配,在混凝土配合中對外界家具檢驗工作也要不斷完善,審查圖紙過程中對工程施工單位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制定出符合實際工程的施工方案,并由于混凝土易產生裂縫的區域根據現場經驗對混凝土進行鋼筋與網片等材料的增加,同時在施工前進行交底作業,對于安排施工過程中要與攪拌站不斷地進行溝通,確保混凝土運輸中不會存在差異。確保方案的順利進行的同時,更要在混凝土骨料與塌落度中進行檢測,嚴禁混凝土自行配合比的調整。由于對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當的調配,可能導致質量不符合施工要求,甚至通過嚴格的振搗時間,在澆筑過程中容易造成強度等級較差,對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最后要通過實際的拆模時間進行有效確定。做好養護工作也是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的有效工作步驟之一。
3.4 ?澆筑控制技術的應用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質量控制,要充分注重澆筑施工,混凝土使用商用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時候能按照分區定點澆筑,一個坡度,循序推進,一次到頂,通過這一澆筑施工的工藝技術,就能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整體性質量。混凝土坍落度大,表面鋼筋下部會容易產生水分,表層鋼筋上部混凝土就容易出現裂縫,所以在施工技術應用中,就要在初凝混凝土前以及預沉后,通過二次抹面壓實的方法應用來避免出現裂縫,在二次抹面壓實后,要進行覆蓋保溫。
3.5 ?加強混凝土結構設計
土木施工中由設計問題導致的混凝土裂縫,可從強化結構設計入手。在設計環節,應將施工過程中的約束因素考慮在內,將相關控制措施融入設計方案中,以此來降低各種約束因素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結合不同工程項目對混凝土強度的實際需求,科學設計混凝土的抗裂系數,并在抗裂薄弱部位,通過采取增加配筋比例的方式來進行結構增強,由此為混凝土溫度變化鋼筋的熱脹冷縮創造條件。同時考慮到外界環境溫度對混凝土的約束影響,在設計時盡量采用中低強度的混凝土材料,這樣可有效防止與外界環境溫差過大而引發的裂縫。總之混凝土結構設計要立足實際情況,結合工程對混凝土的應用要求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確保混凝土裂縫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施工中應當對混凝土裂縫引起重視,加強對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的分析,積極采取有效的施工技術來對其加以控制,為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盛汝華.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科技風,2018(29):89.
[2] 文雅樂.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縫處理方法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8(10):78~79.
[3] 許雪艷.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樓板裂縫相關問題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