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經典閱讀;活動引領;親子研學;兒童品格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31-0025-02
【作者簡介】趙華,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南京,210013)教研員,正高級教師,江蘇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指導中心主任。
江蘇省無錫市雪浪中心小學(以下簡稱“雪浪小學”)緊扣“點亮童年”主題,精心設計“口袋書”內容,積極開展四大創享行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兒童味、生活味、幸福味”的詩畫圖景。
一、摩挲經典,吟誦中觀心立品
讓兒童摩挲經典的過程,也是其精神成長和歷練的過程,是其品格形塑的過程。雪浪小學實施的“吟誦經典,點染童真”,就是引導兒童“觀心立品”的閱讀實踐行動。
學校從兒童身心出發,制定校本閱讀框架。一是實現了經典古詩文、現代童詩美文、經典好書、優秀影片等全覆蓋,凸顯閱讀的育人和育心價值。在品讀口袋書的基礎上,學校鼓勵學生自創、共創童詩美文,在閱讀節展示分享。二是對四大閱讀板塊進行細致分類,如“經典古詩文”板塊,設計了“古詩詞”“古文觀止”“蒙學經典”等;“現代詩文”板塊,設計了“童詩童謠現代詩”“中外大詩人鑒賞”等;“經典好書”板塊推薦了中外經典名著的不同版本,并對整本書閱讀提出了層級、升段要求;“優秀影片”板塊設計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未來世界”“溫暖親情”等,讓兒童浸潤在優秀的光影對話中,積淀人文底蘊。
學校從閱讀“內驅力”的培養出發,建立發展性評價。學校定期開展“閱讀節”活動,組織各類評選活動,堅持“量”“質”并重,關注學生的吟誦能力和吟誦興趣、體驗和習慣,更關注閱讀“內驅力”的培養,讓閱讀成為一種“需要”,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一種“精神自覺”。學校還在親子閱讀、親子觀影等方面進行科學引導和適切評價,營造家庭共讀氛圍。
二、耕讀四季,體悟中慧學立行
兒童在活動中學習、體悟、溝通、表達、省察,活動是兒童道德學習和品格生長的核心,是兒童道德理解和品格內化的關鍵。兒童的活動,不需要“手把手”教給,需要“攙扶”和“守望”。雪浪小學的“耕讀四季,點燃童趣”就是一場慧學立行的生動實踐。
以自然為師,在敬畏之心中慧學立行。學校倡導以自然為師,以田野為課堂,以“耕讀”建課程,開展創享行動。學生以自然為師,在播種到收獲中,體會自然之造化,體察農人之艱辛,對“一粥一飯、一瓜一果”產生敬畏之心,在“不言之教”中內化“克勤克儉”之品格。
以童眼察萬物,在耕讀之韻中慧思立行。兒童眼里的世界是唯美的,兒童眼里的萬物是唯真的。浸潤在“耕讀之韻”里的兒童,思維會敏捷起來,精神也會明亮起來。學校建設“耕讀四季研學基地”,研學基地分為五大功能區:田園課堂區、木工手作區、四季種植區、稻田露營區、涼棚休息區。五大功能區與“口袋書”的內容融合,分別設計學習物候知識、誦讀節氣詩歌、體驗四季農事、探究奇妙自然等四項學習內容,以“二十四節氣”為時間軸貫通。比如“驚蟄”節氣的四個模塊分別為“測量氣溫變化”“誦讀《仲春遘時雨》”“體驗犁地、驚蟄吃梨”“觀察桃花開、傾聽黃鸝鳴叫”等。學生在察萬物中,學會思考,學會發問,學會在勞動中與自然對話。
三、行走河山,研學中融境立德
兒童的行走,是給自己一個“破井之鏡”,幫助自己抵達內心深處和詩意的遠方;兒童的行走,是思維的碰撞,是心靈的拷問,更是膽識的壯行和品格的修為。雪浪小學的“行走山水,點激童韻”創享行動,是一場“融境立德”行動。
寄情家園,設計兒童自己的“校本旅行”課程。雪浪小學巧用資源,開展研學活動。學校設計了“登高雪浪山,感悟狀元文化”“學做茶藝師,尋訪古茶文化”“親近大自然,探索科普知識”“邁入科研院,點贊偉大祖國”等四大“校本旅行”課程,讓兒童領略家鄉美好的山水風光,了解家鄉的悠久歷史,感受傳統文化,體悟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學校還通過參觀、尋訪科研院所,讓學生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和驕人業績等,增強立志報國之情懷。
行走河山,創造兒童自己的“旅行讀本”。學校依據校情,并廣泛征求家長和學生的意見,研制推出了《跟著課本游學——親子研學指南》,“指南”分年級提出親子研學的具體方案和要求,并結合“行走山水”口袋書進行深度設計。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繪畫、文字、圖片等方式個性化地記錄在“行走山水”口袋書上。口袋書既是學生研學的見證,也是他們成長的記錄,更是親子研讀的教材。“行走山水”口袋書,讓學生跟著課本“行閱”,在“游中樂”“游中學”“游中悟”,讓家國情懷在學生心中生根。
古羅馬哲學家奧古斯狄尼斯曾說:世界是一本書,而不旅行的人只讀了其中的一頁。雪浪小學在實施“行走山水”的行動與閱讀結合的活動中,家校形成了合力與共識,讓每個學生讀好人生“每一頁”。
雪浪小學的兒童品格提升之路還在不斷探索,“對話成長,點化童心”創享行動就是一項。學校將挖掘兒童積極品質和內在力量,在多維的人際交往對話中,讓每個學生獲得積極向上的自我成長力量,讓每個學生學會樂言、樂行、樂群,形成內心獨白式的“成長口袋書”。學校還將依托四大心理項目,研制和實踐“心靈呵護系列”。
口袋書,兒童道德行走的心燈;口袋書,兒童精神成長的路標。摩挲中行動,家校同行;摩挲中體悟,觀照內心;摩挲中明德,澄心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