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英
【摘要】近年來關于藥物不良反應的報道和討論比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臨床上對藥品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同時也要求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所使用的藥品應當盡可能少地出現藥物不良反應(ADR)。根據WHO報告,全球死亡人數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藥。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規定劑量下出現的有害的和與用藥目的無關的反應。隨著醫藥科學的發展,臨床上對藥品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防治作用,更注重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何做好安全、有效的用藥,已成為當務之急。醫院藥學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務患者為中心、臨床藥學為基礎,促進臨床科學用藥,其核心是保障臨床治療中的安全用藥。
【關鍵詞】 藥品;不良反應;合理的用藥
伴隨著社會飛速的發展,尋求一個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藥環境以及用藥方法已成為當前社會的首要任務。合理用藥始終與合理治療伴行,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課題,也是醫院藥學工作者永恒的話題。醫院藥學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務患者為中心、臨床藥學為基礎,促進臨床科學用藥,其核心是保障臨床治療中的安全用藥。目前公認的合理用藥的基本要素:以當代藥物和疾病的系統知識和理論為基礎,安全、有效、經濟及適當的使用藥物。
1 不合理用藥的表現和危害
雖然我國衛生部門在很早就有了基本藥物的相關政策,在宏觀方面對醫藥衛生事業做出了推動,但從我國臨床的用藥情況以及基本藥物的相關政策推行情況來看,我國的基本藥物政策還沒有達到促進合理用藥的效果,在我國醫院臨床方面的表現有:藥性的配伍不合理、新藥品的結果類型匹配不合理、藥物聯合作用,會發生理化 性質上的變化,造成處方匹配不合理、藥物用量與藥物用法不同造成的藥物效果不同、病例探討不及時等。臨床上不合理用藥的危害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耽誤了病人的疾病治療,臨床不合理用藥妨礙了病人的治療效果,使病人得不到合理科學醫治,甚至會造成病人的病情惡化;二是浪費了醫院有限的、寶貴的醫藥資源,使醫院資源得不到恰當應用;三是合并藥物出現反應,由于藥物間不同的蛋白結合率,在進行藥物搭配使用時會產生一些藥物間的相互作用,降低藥物療效,病人服用后甚至會出現不良的反應。
2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2.1 藥品因素 (1)藥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種藥有兩種以上作用時,其中一種作用可能成為副作用。如:麻黃堿兼有平喘和興奮作用,當用于防治支氣管哮喘時可引起失眠。(2)不良藥理作用:有些藥物本身對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有傷害,如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能使毛細血管變性出血,以致皮膚、黏膜出現瘀點、瘀斑。(3)藥物的質量: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或保管不當使藥物污染,均可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4)藥物的劑量:用藥量過大,可發生中毒反應,甚至死亡。(5)劑型的影響:同一藥物的劑型不同,其在體內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劑量也會引起不良反應。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別:藥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約為3∶2;粒細胞減少癥則女性比男性多。(2)年齡:老年人、兒童對藥物反應與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兒童對藥物的代謝、排泄較慢,易發生不良反應;嬰幼兒的機體尚未成熟,對某些藥較敏感也易發生不良反應。(3)個體差異:不同人種對同一藥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種的不同個體對同一藥物的反應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腎功能減退時,可增強和延長藥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應。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藥:誤用、濫用、處方配伍不當等,均可發生不良反應。(2)長期用藥:極易發生不良反應,甚至發生蓄積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藥:兩種以上藥物合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5%,6種以上藥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15種以上藥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5]。
2.4 減藥或停藥 減藥或停藥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例如治療嚴重皮疹,當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減藥過速時,會產生反跳現象。各種藥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應,中藥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發生的幾率不同。出現藥品不良反應時也不必過于驚慌,患者用藥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如果出現了較嚴重或說明書上沒有標明的不良反應,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3 怎樣做到合理用藥
控制好藥劑科的采購情況:醫院的藥劑科要根據國家藥品招標采購方面的規定政策,在中標的藥品目錄中選擇適合自己醫院臨床部門、醫療部門、科研部門使用的藥物品種規格,最好選擇一些名牌廠家的藥物產品。根據藥物生產廠家的合理藥品檢測報告書,驗證收入到醫院的醫藥庫中,保證臨床用藥的藥品質量。在藥物庫養護藥品期間,藥劑科需要根據gsp規定,選擇合適的溫度、濕度、光線條件去保證藥物質量。在藥師方面,也要注意藥物調配,防止出現差錯事故。醫師正確開具處方:“用藥如用兵”,這就是說醫院臨床上進行藥品使用就像古代派遣兵將去打仗一樣。古代打仗時合理的調兵遣將可以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臨床上用藥也是這樣,臨床醫生的責任很大,需要高超的醫技、高尚的醫德。臨床醫生要考慮到臨床路徑、臨床治療指南、藥典用藥須知、處方藥品集、藥物正確使用說明書,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綜合醫藥知識理論體系,對病人合理使用醫藥,做到藥到病除。臨床醫生對病人病癥進行明確診斷是合理用藥的前提條件,臨床科室醫生可以對病人以往的病例情況、藥物使用方案向臨床藥師進行簡要匯報,臨床藥師在給藥劑量、藥物選擇、給藥頻次、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藥、手術期間預防用藥、藥物經濟學方面的問題上,和臨床醫師充分交流。認清醫院病人的疾病特征和病情嚴重情況,據此進行用藥劑量、品種上的選擇,制定出合理科學的用藥方案。護士加強藥品管理:臨床護士在藥物使用的前線,是臨床醫生醫藥治療囑咐的實際執行者,護士需要注重病區藥品藥庫的管理,尤其對待高危的藥品管理,例如氯化鉀針這種藥品的管理。臨床護士還要注意藥物間的搭配禁忌,防止藥品間出現不良反應。當臨床護士發現藥品出現問題時,要及時把藥物情況匯報給主治醫生,及時杜絕病人用藥后可能出現的危險,保證病人能夠用藥安全。成立藥物治療委員會:醫藥可以根據國家衛生部門的有關規定,成立藥物的治療委員會,及時對自己醫院臨床醫生的門診處罰以及住院病例進行檢查監督,當發現臨床醫生有不合理用藥情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