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英 王京賢 謝二辰



【摘要】目的:對孕婦產前焦慮和抑郁水平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有針對性的制定干預措施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2316例住院待產孕婦進行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測試,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分別有13.34%和22.45%的孕婦存在焦慮和抑郁狀態;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孕周與焦慮及抑郁呈現出文化程度越低、孕周越小其焦慮抑郁程度越重的關系。結論:孕婦存在著焦慮抑郁的風險狀態,醫護人員、其家庭成員以及全社會要給予高度重視。
【關鍵詞】孕婦產前焦慮抑郁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prena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evels of pregnant women and analyze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orminga set of targeted intervention. MethodQuestionnaire survey usi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ratinganxiety scale (SAS) was conducted with 2316 expectant womenand analyze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found in 13.34% and 22.45% of pregnant women, respectively;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howed the lower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the earlier gestational weeks, the greater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onclusion Pregnant women are at risk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edical staff,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the whole society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it.
[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prenatal, anxiety, depression, analysis
女性孕期的生理變化受到高度關注,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來越受到更多的關注。本研究對2019年1月—6月在我院住院待產的2316例孕婦進行了心理篩查,了解其焦慮和抑郁狀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有針對性的制定干預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取2019年1—6月在我院產科住院待產的2316例孕婦。年齡:<25歲275人,25-35歲2002人,>35歲39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學歷774人,高中學歷350人,大學學歷1113人,研究生學歷64人,其他15人;孕周:<37周158人,37-40周1783人,>40周375人。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測試。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是由William W.K.Zung于1965年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是由華裔教授Zung于1971年編制的。它們是美國教育衛生福利部推薦的用于精神藥理學研究的量表之一,是一種分析病人焦慮、抑郁主觀癥狀的相當簡便的臨床工具,因用法簡便被全世界廣泛使用。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為重度抑郁。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及以上為重度焦慮。
1.3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17.0 for windows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對影響因素進行了方差分析和卡方檢驗,若P<0.05,則提示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待產婦焦慮與抑郁水平
在調查的2316例的待產孕婦中,焦慮評估結果為正常低于50分者2007例,占86.66%;輕度焦慮50-59分者,241例,占10.41%;中度焦慮60-69分者47人,占2.03%;重度焦慮大于70分者21例,占0.91%。抑郁評估結果為正常低于53分者1796例,占77.55%;輕度抑郁53-62分者,359例,占15.50%;中度抑郁63-72分者139人,占6.00%;重度抑郁大于72分者22例,占0.95%。
待產孕婦焦慮和抑郁檢出情況見表1、表2
2.2 待產孕婦焦慮抑郁影響因素
2.2.1 不同年齡的待產孕婦焦慮抑郁水平
在調查的2316例待產孕婦中,抑郁水平分為>=53異常和<53正常兩組,抑郁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呈逐漸下降趨勢,焦慮水平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呈逐漸下降趨勢。但是,經統計學分析,不同年齡待產孕婦的焦慮抑郁水平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2 不同文化程度的待產孕婦焦慮抑郁水平
將2316例待產孕婦的文化程度分為初中及以下至碩士及以上5組。去除其他學歷組外,其抑郁水平平均值,最高的是初中及以下組,為45.09,最低的是碩士及以上組,為40.55,呈文化程度越高,抑郁水平越低趨勢。
在焦慮水平方面。去除其他學歷組外,其焦慮水平平均值,最高的是初中及以下組,為45.94,最低的是碩士及以上組,為37.31,呈文化程度越高,焦慮水平越低的趨勢。
經統計學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待產孕婦的抑郁水平有顯著性差異,P<0.01;不同文化程度待產孕婦的焦慮水平有明顯差異,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待產孕婦抑郁及焦慮水平的詳見表3和表4。
2.2.3 不同孕周的待產孕婦焦慮抑郁水平
將2316例待產孕婦的孕周分為小于37周,37-40周和40周及以上三組。焦慮抑郁水平最高的是不足37周組,抑郁為45.67,焦慮為41.65;最低的是40周及以上組,抑郁為42.97,焦慮為39.74。呈孕周越大,焦慮抑郁水平越低趨勢。
經統計學分析,不同孕周待產孕婦的抑郁水平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1;不同孕周的待產孕婦的焦慮水平有明顯差異,P<0.05。不同孕周的待產孕婦的抑郁焦慮水平詳見表5和表6。
3 討論
在孕產婦心理健康管理專家共識中指出:孕產婦的心理問題不僅會直接影響其自身的健康狀況,還會增加產科和新生兒并發癥的風險,并影響母嬰聯結、嬰幼兒健康及心理適應能力等[1]。本次測查中焦慮、抑郁的檢出率分別為13.34%和22.45%[2],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孕周與抑郁及焦慮呈現出文化程度越低、孕周越小其抑郁焦慮程度越重的關系。緩解待產孕婦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以有效減少難產的發生機會,減少產后出血量[3],降低胎兒窘迫發生率,提高純母乳喂養率。因此,我們要做好孕期心理保健,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同時提示尤其是針對文化程度較低的孕婦要做到內容通俗易懂。有早產傾向的孕婦必須引起高度的關注;在家庭成員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孕婦順利渡過孕產期;同時認真做好待產時的心理評估,早期識別異常癥狀,及時給予恰當的治療,為其順利分娩提供保障,促進母嬰健康。
參考文獻:
[1] 中華預防醫學會心身健康學組等,孕產婦心理健康管理專家共識(2019年)[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9.30(7):148-153.
[2] 陳禮娟.任建華,孕婦焦慮抑郁狀況對睡眠影響的調查研究[J].右江醫學.2019.47(7):531-534.
[3] 謝云英,護理干預對產婦心理狀態及產后出血發生率的影響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