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亞菲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級綜合醫院的疾病構成狀況,為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及疾病預防控制提供依據。方法:選取該院2015-2019年住院病案首頁,將主要診斷按ICD-10進行分類,分析該院出院患者的主要疾病構成,觀察五年間該院疾病構成及順位的變化情況。結果:五年間,出院患者前六位的疾病構成一致。神經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保持第一位;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由第二位下降至第四位;肌肉、骨骼疾病及功能障礙、循環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分別上升至第二、三位。結論:醫院應側重于神經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肌肉、骨骼疾病及功能障礙等前六位疾病的診療和防制工作,做好疾病的三級預防,合理分配醫療資源。
【關鍵詞】出院患者;順位;疾病構成;住院病案首頁
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發生改變,導致臨床上疾病構成狀況發生變化。公立醫院在經營過程中,不僅應當強化自身的發展策略和管理理念,還需要明確醫院中的疾病構成狀況,了解醫院在當地收治的病種范圍和特征,針對患者需求給予相應的醫療服務,合理分配醫療資源,為醫院開展醫療工作提供基礎[1]。本次研究旨在了解某醫院2015-2019年間的疾病構成及順位變化狀況,為醫院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及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持。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本研究資料來源于北京市某區某三級綜合醫院上傳至北京地區住院醫療服務績效評價平臺的2015-2019年住院病案首頁信息。將主要診斷按照ICD-10進行疾病分類,統計分析五年間醫院的疾病構成及順位變化情況。
2 結果
表一顯示,五年間醫院出院患者前十四位的疾病構成保持不變,約占所有出院患者的95%。神經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的構成比順位保持第一位,涉及科室主要為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及疼痛科;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功能障礙由第二位下降至第四位,構成比由13.7%下降至10.7%;肌肉、骨骼疾病及功能障礙由第三位上升至第四位,構成比由13.1%上升至14.3%;循環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由第四位表1 2015-2019年醫院出院患者前十四位疾病構成及順位上升至第三位,構成比由11.8%上升至12.0%;妊娠、分娩及產褥期以及呼吸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穩居第五、六位;頭頸、耳、鼻、口、咽疾病及功能障礙由第十位下降至第十四位,構成比由3.0%下降至1.9%;腎臟及泌尿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由第十一位上升至第八位,構成比由2.7%上升至4.7%;其余系統疾病的順位及構成比變化不大。
3 討論
該院作為北京市某區三級綜合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本轄區最大區域醫療中心,2015-2019年年均出院人數3.7萬人。五年間,醫院出院患者前六位疾病構成保持不變,約占所有出院患者的70%,這些疾病是院內管理的重點,應在提高醫療資源配置、加強專科建設的同時,對這些疾病開展防治調研工作,探析原因,加強健康教育力度,做好三級預防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神經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穩居第一位。而腦梗死是神經系統疾病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死亡率、致殘率、復發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質量[2-5]。這提示醫院一方面要將其作為診療的重點,加強醫療資源配置,開設卒中綠色通道,快速、高效、規范救治腦梗死;一方面要分析其危險因素,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做好三級預防,尤其是一級預防工作,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其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4-5]。
肌肉、骨骼疾病及功能障礙、循環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腎臟及泌尿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的構成比及順位上升,提示應適當提高這些疾病的醫療資源配置,并重視其防控與診療工作。
綜上所述,醫院今后應側重于神經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肌肉、骨骼疾病及功能障礙等前六位疾病的診療和防制工作,適當提高肌肉、骨骼疾病及功能障礙、循環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腎臟及泌尿系統疾病的資源配置,做好疾病的三級預防,合理分配醫療資源。
參考文獻:
[1] 魏小林,李紅娟,應志野,錢麗娟,孔平,殷晉,李春漾.新疆某三甲醫院2013-2017年出院患者疾病構成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04):481-486+489.
[2] 邊連防,伍愛民,寧方芹,陳曉紅,李津,徐桂紅.腦梗死患者死亡原因的探討[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8(09):604-606.
[3] 陳雪扉. 1790例腦梗死患者的死亡危險因素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8(02):305-307.
[4] 易宣孜. 昆明地區1487例老年腦梗死住院及死亡病例的回顧性分析[D].昆明醫科大學,2018.
[5] 劉國權,王四安,梁昌華. 基層醫院急性腦梗死流行病學特點及預后分析[J].右江醫學,2013,41(04):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