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勝安


【摘要】目標:探討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手術在深Ⅱ度燒傷中的應用效果及注意事項。方法:結合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多例深Ⅱ度燒傷患者進行研究,向患者提出治療建議,在建議下由患者自行選擇治療方案,最終獲得62名患者的支持,其中31名患者(對照組)選擇采取常規治療,其余31名患者(觀察組)選擇采取瘢痕切除聯合中厚皮移植手術治療,燒傷愈合后對比兩組患者基本恢復情及關節共鞥恢復情況,同時對觀察組患者植皮存貨質量進行評價,檢驗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手術的應用效果。結果:兩組患者燒傷愈合后觀察療效差異顯著,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100%,對照組為81.25%,療效有明顯的組間差異(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植皮成功率(96.88%)相對較高,關節恢復情況也由于對照組(P<0.05),術后均未見的感染、血腫、撕脫等并發癥。結論: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在深Ⅱ度燒傷治療中有較好效果,不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皮膚外觀,還能夠改善治療效果,且患者術后并發癥出現率低,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關節活動;植皮存活
深Ⅱ度燒傷通屬于損傷及真皮層的燒傷,相對較為嚴重,正常愈合速度較慢并容易留下較大瘢痕,同時燒傷部位愈合后皮膚也會發生皺縮和變形等問題,進而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在采用瘢痕切除與植皮手術治療的情況下能夠更好地規避壞死組織造成的創面局部炎性反應,一方面實現皮膚外觀美化,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避免恢復后的生理性功能障礙。本文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的臨床應用實際來探討其療效及安全性,以期為臨床應用和推廣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期間筆者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多例深Ⅱ度燒傷患者中征求研究參與者。其中患者基本納入標準為依照《燒傷外科學高級教程》診斷標準且預后可能出現瘢痕的,考慮到治療過程中患者依從性不足可能對恢復效果造成影響,因此對合并精神性相關疾病的患者進行排除。在患者的同意參與研究的前提下征求患者對治療方案的自主選擇意見,最終收集有對比性的62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研究。
其中對照組有31名患者,自主選擇采用常規治療,即一般瘢痕切除,本組中男17例、女14例,患者年齡19-43歲(平均32.37±1.68歲),總體表燒傷面積62%-100%(平均81.37±3.02%),燒傷原因主要為火焰燒傷、熱液燙傷、電燒傷;實驗組有31名患者,自主選擇瘢痕切除聯合中厚皮移植術治療,本組中男19例、女12例,患者平均年齡22-45歲(平均34.17±2.01歲),總體表燒傷面積63%-100%(平均80.15±2.61%),燒傷原因主要為火焰燒傷、熱液燙傷、電燒傷。經統計對比,聯組患者在性別分布、年齡分布、燒傷面積情況分布、燒傷原因類型分布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具備可對比性。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后,實施治療并開展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瘢痕切除術,術后使用普通燒傷膏涂抹治療,并隨患者創口恢復實際情況適時介入指導其開展功能訓練。其中使用燒傷膏為國內應用較為普遍的美寶濕潤燒傷膏(汕頭市美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00004,每1g相當于飲片0.21g),對于不耐受患者換用復方肝素鈉尿囊素凝膠(Merz Pharma GmbH & Co. KGaA(德國),注冊證號H20181229,50g/支/盒)。
觀察組患者采用瘢痕切除聯合中厚皮移植術:手術在瘢痕形成早期(一般在三周左右)進行,術前綜合評估瘢痕情況和受累關節功能情況,科學選擇制皮部位和面積,選擇合適供區;術中對瘢痕切除區域先行浸潤麻醉,完整切除畸變瘢痕組織,切面應位于瘢痕基底,同時也應視瘢痕浸潤情況選擇性地增加切除面積,最終以保證軟組織可得到充分松懈為基本目標,即植皮應以功能及畸形糾正為首要目標;瘢痕切除后有效止血和清創,尤其要做好感染預防,同時于設計供區切取略大于瘢痕切除面積的自體中厚皮瓣,保證有效覆蓋并避免縫合張力超過合理范圍,同時也要避免切取面積過大而引起的植皮隆起現象;縫合后應進一步做好感染預防工作,后期護理過程紅必須定期檢查,加強醫囑以保證患者按照安全標準保護植皮部位恢復。7-12天內根據患者皮瓣和縫合處愈合情況拆線,并開展進一步的功能恢復訓練,促進患者更快恢復正常組織功能和運動水平。
1.3 觀察和指標
術后主要觀察患者的瘢痕組織的恢復情況、燒傷受累關節的運動能力恢復情況、觀察組患者的植皮存活質量。
1.4 評價標準
具體療效評價分為三類:
基本療效主要評價瘢痕組織的恢復情況:瘢痕組織恢復到與正常皮膚組織基本一致的高度、柔軟度,同時不存在明顯的關節功能障礙,植皮區域或邊緣側無可見畸形、未出現瘙癢或疼痛等情況的視為治愈;瘢痕組織外觀和柔軟度接近正常皮膚,其組織略高于正常皮膚,或有輕微關節運動障礙、植皮區域有輕度偶發性瘙癢或疼痛的視為的有效;治療后患者瘢痕處外觀畸形仍十分明顯,且有明顯關節運動障礙,植皮部位常發瘙癢或疼痛的視為無效。
關節運動能力恢復效果以關節的伸展、側屈、旋轉運動程度進行評價,對比其伸展、側屈、旋轉的角度判斷其恢復情況:術后關節運動角度與正常人相應關節一般運動最大角度的比例高于90%的視為對關節運動能力無明顯影響,比例在80%-89%的視為有輕微影響,比例在70%-79%的視為有明顯影響,比例在69%以下的視為有嚴重影響。
依照皮瓣、血管恢復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植皮皮瓣存活且組織完全愈合,血行通暢,植皮區域無明顯色差的視為顯效;植皮皮瓣存活且組織完全愈合,血行通暢,植皮區域有略微色差或的縫合位置偏硬的視為有效;皮瓣壞死或皮膚攣縮未改善,并存在血行不通暢的視為無效。同時觀察嚴重植皮恢復過程中是否出現明顯感染、血腫、撕脫等情況,并做記錄。
1.5 統計方法
按照統計標準統計級量資料,使用SPSS 19.0軟件對兩組患者計數資料進行卡方校驗,P<0.05說明組間存在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基本療效對比
兩組患者術后瘢痕組織恢復的基本療效對比如表1所示,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瘢痕組織恢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術后植皮的瘢痕恢復效果十分顯著。
患者關節運動能力恢復情況如表2所示,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恢復質量更佳,也說明了切除術聯合植皮術更有利于消除關節運動障礙風險。
2.2 植皮存活水平 術后觀察組患者植皮恢復水平整體較好,有30例植皮存活顯效,1例有效,1例無效情況,該例無效僅出現了皮膚攣縮改善不佳的情況,植皮皮瓣未壞死、血管恢復正常且無顯著的瘢痕殘留,同時治療期間未出現感染、血腫、撕脫等情況。
3 討論
人的皮膚有再生功能,但很難恢復到初始水平,而是恢復部分僅有不完全皮膚功能的結締組織,這是燒傷后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瘢痕限制患者運動并有可能導致其痛苦。所以一般瘢痕切除術并不能有效解決燒傷患者皮膚外觀及累及關節的恢復質量,一般預后不佳,而附加自體中厚皮移植術則避免了相應組織的結締化修復,能夠進一步還原患者燒傷部位的皮膚外觀和關節運動功能,本文研究也充分證明了這一方案的有效性(100%,相對于單一瘢痕切除術效果提升顯著,P<0.05);同時研究過程中未發現感染、血腫、撕脫等情況,當然這也與后期護理工作的完善性有一定關系。此外,近兩年人工真皮聯合自體薄皮的應用率有所增加,這更有利于患者瘢痕恢復,且能夠大大降低新瘢痕形成率,建議燒傷科在完善燒傷自體植皮能力的前提下積極探索人工真皮聯合自體薄皮的植皮方案,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 何英. 早期整形手術在深Ⅱ度燒傷患者治療中的作用[J].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9(5):2382-2387
[2] 施文娟, 戴強, 徐琦量, et al. 兩種修復方案治療頭面部深II度燒傷的療效比較[J]. 安徽醫學, 2018, 40(7):778-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