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華

【摘要】目的:分析胎心監護在胎兒窘迫診斷中的作用。方法:隨機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分娩孕婦中胎心監護異常198例孕婦設為觀察組,另抽取同時間段內我院分娩孕婦中胎心監護正常200例孕婦設為對照組,統計對比兩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和胎兒窘迫有關危險因素的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出現比對照組更少,胎兒窘迫有關危險因素發生比對照組更少(P<0.05)。結論:經胎心監護可早期觀察到胎兒窘迫,對減少圍產兒病死意義重大,但該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還需結合醫院條件聯合采取多種方法開展監護。
【關鍵詞】胎兒窘迫;胎心監護;新生兒窒息
胎兒窘迫屬于產科一類常見問題,據有關報道顯示[1],其發病率在2.7-38.5%,不僅會對胎兒的宮內安全產生威脅,同時還可出現新生兒窒息或者出生后神經永久性損傷后遺癥,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早期診斷胎兒窘迫對改善母嬰預后意義重大。目前,胎心監護是臨床診斷中一類重要手段。本文就胎心監護在胎兒窘迫診斷中的作用開展分析,給臨床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現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分娩孕婦中胎心監護異常198例孕婦設為觀察組,另抽取同時間段內我院分娩孕婦中胎心監護正常200例孕婦設為對照組,2組年齡分別為21-38歲、20-39歲,均值分別為(26.25±2.28)歲、(26.30±2.15)歲;孕周分別為35-40周、35-41周,均值分別為(38.25±1.96)周、(38.32±2.02)周。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選擇200型電子監護儀(日本夏普),經腹部開展間接監測,予以孕婦縮宮素激惹試驗或者無應激試驗,通常監測時間在20min左右,個別會延長到40min。(1)不良的胎心監護圖形診斷:判斷胎心監護選擇改良Fischer評分方法,8-10分反應型屬于正常,≤4分無反應型或者5-7分屬于異常[2];(2)胎兒窘迫診斷:胎心率<120次/分或者>160次/分;羊水胎糞污染,結合不同程度,將羊水污染分為三度,3度為黃綠色或者深綠色。說明胎兒存在急性缺氧,3度為棕黃色,且質地稠厚,說明胎兒存在嚴重缺氧;胎動異常,初期缺氧時胎動較多,后胎動逐漸減弱;12h之內的胎動次數<10次說明存在缺氧;(3)新生兒窒息診斷:出生時新生兒1min或者5min的Apgar評分未超過7分。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圍生兒預后對比 觀察組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出現比對照組更少(P<0.05)。如表1:
2.2 兩組的胎兒窘迫有關危險因素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35例臍帶繞頸,7例羊水過少,5例前置胎盤,合計47例,占23.50%(47/200);對照組52例臍帶繞頸,12例臍帶扭轉,4例臍帶打結,1例臍帶隱性脫垂,1例臍帶脫垂,15例前置胎盤,6例胎盤老化,1例帆狀胎盤,3例胎盤早剝,40例羊水過少,13例重度子癇前期,1例中度貧血,1例風心病心衰,合計150例,占75.76%(150/198),差異對比顯著(χ2=20.378,P<0.05)。
3 討論
胎兒窘迫屬于圍生兒死亡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對胎兒窘迫做出早期診斷,進而開展相應處理,盡可能降低圍生兒發病率和病殘病死率意義重大,受到了臨床廣泛關注。慢性胎兒窘迫在妊娠末期較為多見,此時宮口未開無法開展破膜檢查羊水,因此無法結合羊水性狀對胎兒是否存在缺氧作出判斷,而胎動計數受到孕婦的主觀感覺影響。有研究發現[3],胎心監護有著客觀、操作方便以及無損傷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到臨床,在早期診斷胎兒窘迫中有著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的胎兒窘迫出現多于對照組,提示診斷胎兒窘迫中,胎心監護異常有著較高的敏感性。觀察組的新生兒窒息出現多于對照組,因新生兒窒息和宮內窘迫有著密切關系,這進一步反映出胎監異常預示著胎兒窘迫。觀察組胎兒窘迫有關危險因素出現顯著增加,胎兒窘迫危險因素和其發病為正相關關系,提示胎監異常于胎兒窘迫早期診斷中有著重要價值。
總之,經胎心監護可早期觀察到胎兒窘迫,對減少圍產兒病死意義重大,但該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還需結合醫院條件聯合采取多種方法開展監護。
參考文獻:
[1] 孫克佳,劉待霞.臍血流檢測聯合胎心監護在診斷胎兒宮內窘迫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6):1329-1330.
[2] 李金朋.產前產時胎心監護對胎兒窘迫的診斷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6,13(7):104-105.
[3] 張庚秀.產前和產時胎心監護對胎兒窘迫的診斷價值[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3):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