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霄雯


【摘要】目的:研究觀察優質護理在預防神經外科重癥病人肺部感染的應用效果。方法:2019.2-2019.12,本院神經外科一共收治重癥病人106例,根據奇偶數法將患者分組,甲組實施基礎護理,乙組實施優質護理,在護理接受后獲取相應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結果:乙組的肺部感染發生率5.7%、病死率0明顯低于甲組的肺部感染發生率17.0%、病死率7.5%(P<0.05)。乙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低于甲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甲組(P<0.05)。結論:神經外科的重癥病人治療期間實施優質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發生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優質護理;基礎護理;神經外科;肺部感染;病死率
神經外科屬于醫院重點科室,具有較強的專科性,患者多為重癥患者,病變變化大,病情發展速度快,護理難度較大[1]。因此,想要保證神經外科患者的治療達到預期目標,在預期時間內完成治療,輔以有效的護理時非常有必要的。臨床有研究[2]明確指出,神經外科病人治療期間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加速患者康復。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9.2-2019.12收治的106例重癥病人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基礎護理、優質護理的實施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9.2-2019.12,本院神經外科一共收治重癥病人106例,根據奇偶數法將患者分組,每組53例。甲組男女性別比是29:24;年齡區間45-81歲(63.45±5.12)歲;疾病類型,腦梗死30例,腦出血17例,其他6例。乙組男女性別比是28:25;年齡區間45-82歲(63.70±5.16)歲;疾病類型,腦梗死31例,腦出血15例,其他7例。兩組一般數據比較,P>0.05,但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組實施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定時進行動脈血氣分析、遵醫囑用藥等基礎護理。
乙組實施優質護理,①入院評估:在患者入院后,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生命體征、臨床表現等,及時采用意外事件危險評估量表、高中低危導管評估表等對患者進行評估,合理評估患者的護理風險,并根據患者的護理風險等級,實施針對性護理。②環境安全護理:在患者意識清醒時,及時向患者介紹自己,講述醫院規章制度,及時向患者介紹病區環境,及時向患者、家屬進行安全教育,指導患者不可輕易下床活動,病床護欄提前升起,預防患者墜床、摔傷。③導管護理:密切監測患者的氣管以及導尿管等狀態,合理固定患者的導管位置,及時進行機械通氣針對性護理干預。④肢體運動護理:在患者住院期間,定時指導、協助患者進行肢體運動(被動運動與主動運動,如握力訓練、抓物訓練、屈伸訓練以及行走訓練等等),定時按摩患者的肢體,促進肢體血液循環,提升肢體感覺功能。⑤心理干預:因為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患者需承受較大痛苦,因此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與負面情緒。護士需及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若患者始終存在不安、緊張情緒,需在病房內播放舒緩音樂,緩解患者的不安情緒。
1.3 觀察指標
(1)兩組肺部感染發生率、病死率;(2)兩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生存質量評分,分別采用焦慮自量表[3]、抑郁自量表[4]以及QOL生存質量調查問卷[5]獲取,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分數越高,情緒狀態越差,生存質量評分越高,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研究數據均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肺部感染率、病死率對比
乙組的肺部感染發生率5.7%、病死率0明顯低于甲組的肺部感染發生率17.0%、病死率7.5%(P<0.05)。
2.2 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生存質量評分對比
乙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低于甲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甲組(P<0.05)。見表二。
3 討論
神經外科重癥病人多為老年人,患者本身伴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病情復雜多變,病情危害性大,部分患者無法與外界進行有效溝通。因此,常規護理工作雖然可做好疾病護理,但無法滿足患者的實際護理需求。
優質護理不僅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案,也是一種具有科學性、預見性、整體性、及時性、全面性特點的護理方法。優質護理要求護理人員能夠重視患者的護理需求,能夠思患者所思,想患者所想,能夠及時為患者提供有效護理。同時,優質護理要求護理人員能夠及時與患者溝通交流,改善護患關系,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與心理變化,緩解患者的生理痛苦,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優質護理轉變了護理人員的護理觀念,促使護理人員形成了優質護理服務觀念、主動服務觀念。觀念的轉變導致護理人員的護理責任心與護理素養明顯升高,能夠在日常工作中考慮患者的想法,能夠讓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懷,可讓醫護之間的氣氛更為溫馨。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后,乙組的肺部感染發生率5.7%、病死率0明顯低于實施基礎護理甲組的肺部感染發生率17.0%、病死率7.5%,乙組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生存質量評分均有顯著改善。
由上可知,優質護理可有效減少神經外科重癥病人的肺部感染率。
參考文獻:
[1] 詹仁燕,張春燕.預見性優質護理模式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康復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8,42(10):1030-1032.
[2] 張冬瓊.預見性優質護理模式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康復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7,7(18):240-241.
[3] 杭曉慧,季翠玲.優質護理在氣管切開和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5):90-91.
[4] 丁燕.預見性優質護理模式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康復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7,7(12):263-264.
[5] 宋麗萍.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2):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