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本學
摘 要:在新時勢下,電力企業對實際情況做到深究,結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將配電網的整體結構做到相應完善,應對后續管理所遇的諸多挑戰,同時優化各環節的作業方案,使電力工程中隱蔽性的風險被規避,夯實運行基礎而滿足社會多樣需求。
關鍵詞:配電網;工程技術;問題;安全措施
引言
電力企業在各階段的前行中會使用各種先進且多樣的技術,故需要一定的應用水平對其做到極大程度駕馭,使各項操作呈現出規范及長效性,更是凸顯極強安全性,讓電網系統可以在較好的環境下做到長期且穩定的運行。
1配電網電力工程的技術問題
1.1系統運行技術
配電網電力工程所使用的設施因城鄉分布、地理位置等的不同而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大部分區域都進行著配電網系統的構建,以滿足各時期的用電需求。但經濟和地區等因素給配電系統的優化帶來阻礙,可能在傳輸上出現問題,也易使整體功能得不到有效釋放,足見當中潛在的技術問題。為此,配電網的運行應邁向自動化,通過多種不同技術的融合,讓電力輸送做到科學且全面配置,同時調整各階段的供給量,對配電網所用的資源做到極大程度節約,使成本控制在最佳范圍內,將電力企業經濟效益擴大化。
1.2電源設置
各地區的電力建設情況不足,那么供電系統所需線路的布局則暴露出一些問題,沒有對線路進行科學預設,對電網所具有的便捷性有所限制,養護成本上升,更是將電網電源在運行時的分配效率做到極大程度降低。同時,人員因素使操作環節缺失規范性,而配電網系統的定期養護不足,易留下多種隱蔽性的隱患。為此,應對配電資源進行科學且人性化配置,讓電源分布得到改善而減少多種不同因素帶來的破壞情況。
1.3補償技術
配電網的無功補償環節在新形勢下暴露出施工方式的不足,缺少科學性的參照,同時沒有過多理論上的支持,故使供電系統中的變壓器得不到有效運行,繼而使電量輸出不足,留下不同程度的隱患。與此同時,部分配電站的發電機功率與實際運行的需求不同,那么整體功能有著不穩定性,在供電環節缺少有序性。電力企業可在供給系統中巧用無功補償設備,將配電網的環境做到相應優化,讓配電設施能夠釋放出其應有效用而滿足不同的供電需求。
2配電網電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措施
2.1設計檢查周期,規避多種風險
各企業在生產中所需的電力呈現出多變性,電力企業應對配電網運行的時間進行重視,故必須完成各階段的檢修,以使電力系統在各時期能夠穩定且長效性的運轉。電力企業應結合實際情況來設計檢查方案,做到周期性并形成一定的管理模式。因電力設備的使用量在激增的社會需求下加大,電力企業應對檢修的整體力度做到極大程度加強,對工作時間進行有針對性調整,繼而完成各階段的細致化檢修,讓傳統的檢修周期改變,避免盲目性,同時提升整體的檢修效率。電力企業帶著前瞻性思維,對緊急情況做到深究,能夠找到電力故障的原因并設計預防方案,讓電力設備的損耗減少,能夠輸送足夠的電力資源而凸顯平穩性。具體操作中,施工人員應對危險點進行極高且精準的辨識,同時配以防范對策,使配電網電力工程中的不安全狀態做到全面且科學分析,規避不安全行為而將危險源進行整合,將操作中的危險情況進行徹底消除。為此,施工或檢查之前應做好技術交底,確認管道、電纜等潛在的危險點,配以評估來劃分其等級,還應審查施工各階段的方案,結合現場情況來完成后續的修改,迎合配電網電力工程的建設需求。除此之外,電力企業還應設計多元宣傳方案,讓施工人員帶著極高責任感去進行定期化的細致檢查,對于微小的隱患也不會放過,使整個電網凸顯出穩定和長效性。
2.2優化管理措施,實現規范操作
(1)設計桿塔管理時,應將重點放在架設環節,使整體結構穩定,故應結合強風影響、底部的埋挖需求等來進行操作。電力企業應對實際的加固標準做到深究,計算出架設高度、選用金屬材質的桿,同時根據區域特點規劃所用線路,讓其更為科學而迎合配電網系統的需求。實際操作時,電力企業應加強現場的管理,讓地錨、抱桿等完成布置,重視鉸磨施工,對于地面拼裝應做到細致化。施工人員還應將螺栓進行固定、找準吊點,要對操作現場做到及時清理,讓各工序同時進行,控制好施工的整體進度。(2)針對線路環節,采用架空手段,特別是野外操作時應做到多方考慮。若遇到線路交叉而引發的一些問題,電力企業可深究設計圖紙,將施工的困難逐一克服并控制好整體的成本。對線路進行組裝時,施工人員應結合可能出現的結果或風險預測等來優化線路,對其中裝置做好增設,例如,線路中所需用的絕緣子應帶有防雷功效,將意外事故概率的減少。通過接地裝置將雷擊所帶來高壓引入地下,使電力工程設備不會受到雷擊的破壞,提高安全管理在配電網電力工程中的有效性。
2.3巧用自動技術,凸顯智能管理
配電網的運行中受到各環節的影響及設備本身精準度的制約而易出現一些誤差,故自動化操作可將失利等問題做到極大程度避免,將誤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使整體的供電服務在新時期下呈現出智能和優質化。自動化技術與配電網電力工程的結合時應做到有方向的改進,而不是呆板套用,讓供電穩定性增強,還能對配電網絡的功能做到科學且全面化的配置,讓網絡帶有極強的疏通性,應對以往遺留的問題而凸顯自動化技術的價值。(1)在架空線路的設備中增設自動開關,根據合閘操作的實際原理與自動化技術結合,讓開關的配置操作有著精準和靈活性,還能在先進技術下做到主從綜合監控。(2)可增設電纜線路的設置開關,結合實際需求,配以自動的三遙功能而自動隔離故障所在區域。例如,環網線路中某個一遙出現突發故障,那么三遙功能會開啟而將信息傳遞至總控制中心,繼而迅速將故障區域進行隔離。(3)在架空分支位置處增設線路開關,使之能夠對控制模塊進行自動化的保護,配以故障隔離來減少整體損失,能夠在最快速度中完成高質量的檢修,將常見問題做到極大程度的規避,同時還可以對整個運行系統做好配置。
3結束語
電力企業基于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優勢和實際運行狀態等內、外多種因素來設計嚴謹且細致化的管理措施,使后續各項操作呈現出標準化,將整體的操作質量做到極大程度提升。實踐中,電力企業在遵循施工標準的前提下,對安全設施保障進行切實有效完善,能夠將各環節緊密結合而有序進行,使技術得到科學考量,讓電力工程的施工水準邁向新高。
參考文獻:
[1]楊志華.配電網電力工程的技術問題分析與施工安全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13):123-124.
[2]孫偉.配電網電力工程的技術問題分析與施工安全措施[J].企業技術開發,2012,31(26):106-107.
[3]劉鑫林.關于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問題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電子世界,2015(14):166-167.
[4]王世杰,李德保.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及其施工安全問題[J].裝備維修技術,2020(02):79.
[5]張銳鋒,盧飛.關于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問題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14):141-142.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五蓮縣供電公司,山東 日照 2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