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飛
在新時代,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素質,體育與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密切。新世紀將呈現以人為本的追求幸福健康的新的體育觀,體育運動能夠更加有效的促進人的現代化,體現人是社會的主體。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得雙邊教學活動。學校田徑運動會作為學校組織規模最大的全校性體育活動,既可以看做是老師教學成果的檢驗,也是學生獲得體育訓練成果的保證。
田徑運動會是一種重要的體育運動競賽形式,可以有效的檢驗體育教師的工作質量和效果,檢測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有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了解。學校舉辦的學生田徑運動會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進行的。學校田徑運動會能夠更好地促進許昌學院學生身體機能和體能的發展,更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性格和學習習慣。學生田徑運動會對于學生的運動能力起到了推動作用,運動會形式的多樣性、運動項目內容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能夠增加學生與他人的交流能力和面對困難能夠勇敢戰勝的精神品質。
通過對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的現狀調查與發展研究,進一步提高許昌學院廣大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思想和形成頑強拼搏、激勵進取的精神,促進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的進步與發展,體育文化知識的創新。
1.1.1 許昌學院近三屆學生田徑運動會參賽人數統計與分析
據統計,許昌學院第十三屆至第十五屆學生運動會中,第十三屆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參加的院系是23個,分為甲組(普通院系)和乙組(體育學院),是三屆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參加院系最多的一屆,甲組參賽總數是735人,乙組是121人。第十四屆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參加的院系是22個,甲組參賽總數是708人,乙組參賽總數是108人。第十五屆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參加的院系是22個,甲組參賽總數是704人,乙組參賽總數是70人。由此可見,第十三屆田徑運動會參加的院系最多和學生參賽人數最多,第十四屆和第十五屆學生參加田徑運動會的人數整體下降,男生參加學生田徑運動會的人數大于女生,學生參加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積極性逐年下降。
1.1.2 許昌學院近三屆學生田徑運動會競賽項目人數統計分析
對許昌學院第十三屆─第十五屆學生田徑運動會競賽項目的參賽人數進行統計,在許昌學院舉辦的三屆田徑運動會中,4×100米、4×400米為團體賽,參加人數最多,分別為568人,404人。在其他競賽項目中,可以看出田賽項目中,參加人數最多的鉛球項目,人數是406人,其次是跳遠項目,人數是356人,再次是跳高項目,人數是210人。徑賽項目中參加人數最多的是100米,人數是478人,其次是200米和400米,參賽人數是363人。中長跑項目中800米的參賽人數是332人,1500米項目參賽人數是301人,3000米的參賽人數是295人。
1.1.3 許昌學院近三屆學生田徑運動會趣味性項目人數統計分析
在許昌學院舉辦的三屆田徑運動會趣味性項目中,第十三屆學生田徑運動會的參賽人數是1512人,第十四屆1482人,第十五屆1550人。由此可以看出,許昌學院舉辦的第十三屆─第十五屆田徑運動會參加的人數差別不大,每一個項目對于人數有一定的限制,趣味性項目的參賽人數較為平均。主要在于趣味性項目沒有發生改變,缺乏增加新的趣味性項目。
1.2.1 學生參加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動機
根據表1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參加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動機中,有310名學生,占總人數的73.80%認為參加田徑運動會是為班集體爭光,贏得班級利益和榮譽。336名學生,占總人數的80%認為參加田徑運動會是為了拿個人證書和獎勵,以此加素質拓展的學分。有168名學生,占總人數的40%認為參加田徑運動會是為了補足每個院系的參賽名額。有264名學生,占總人數的62.85%認為參加田徑運動會是為了個人喜歡,有自身特長的運動項目,想要展示自己的運動能力而參加。還有182名學生,占總人數的43.33%認為參加田徑運動會是為了提高自我運動能力,磨練自己意志品質,督促自我,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表1 學生參加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動機(n =420)
注:此題為多選題。
1.2.2 參賽學生對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競賽項目的滿意程度
在420份有效的調查問卷中,學生對于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競賽項目非常滿意人數是48人,占總人數的11.42%。對于競賽項目滿意的人數是124人,占總人數的29.52%。一般滿意競賽項目的人數是198人,占總人數的47.14%,不滿意競賽項目的學生人數是50人,占總人數的11.90%。由此可以看出,對于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持一般態度的學生人數最多,也有少部分學生不滿意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的競賽項目。通過滿意度數據分析可發現,競賽項目的內容單調,缺乏創新。
1.2.3 參賽學生認為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趣味項目存在的不足之處
根據表2我們可以看出,在420份有效問卷中,認為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的趣味項目內容單調的學生有184人,占總人數的43.80%,其次是認為趣味性不足的學生有98人,占總人數的23.33%,場地器材落后的人數是74人,占總人數的17.61%,最后是認為時間不充分的人數為64人,占總人數的15.23%。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趣味項目內容過于單調,在許昌學院舉辦的第十三屆─第十五屆田徑運動會中,甲組的五個趣味性項目始終是袋鼠接力賽、兩人三足跑、滾雪球、旋風跑、同心鼓五個項目。乙組的學生沒有設置趣味性項目內容,并且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學校田徑運動會趣味性項目趣味性不足,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賽積極性,場地不足和器材也相對落后單一,在學校舉辦的三天運動會中,競賽項目占時間較多,趣味性項目比賽的時間較為緊促。

表2 參賽學生對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趣味項目的態度(n =420)
1.2.4 參賽學生對于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獎勵辦法的態度
參加運動會并取得名次的學生想獲得證書獎勵的學生人數最多為172人,占總人數的40.95%,其次是希望獲得學分獎勵人數是118人,占總人數的28.09%,禮品獎勵的人數是76人,占總人數的18.09%,最后是獎金的人數54人,占總人數的12.85%。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參加田徑運動會更加注重的是證書獎勵。還有部分學生注重學分獎勵,參加田徑運動會并努力取得名次的學生,可獲得許昌學院素質拓展學分少部分的學生注重的是禮品獎勵和獎金獎勵,比如:“保溫杯、雨傘”,團體分數較高的院系可獲得許昌學院獎勵的現金獎勵。
根據表3我們可以看出,對于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團體獎勵和單項獎勵辦法非常滿意的學生人數是62人,占總人數的14.76%,對獎勵滿意的學生人數為98人,占總人數的23.33%,認為獎勵一般的人數為173人,占總人數的41.19%,對獎勵不滿意的學生人數為87人,占總人數的20.71%。由此可以看出,認為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獎勵一般的學生人數最多,學生對獎勵認可的程度不高,許昌學院的單項獎勵不夠豐富,不足以調動學生參加比賽的積極性。

表3 表示學生對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獎勵 辦法的滿意程度(n =420)
1.2.5 參賽學生認為影響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因素
在對420名學生進行的調查中,學生認為影響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的影響因素中各二級學院的落實和執行能力為280人,占總人數的66.66%,從側面體現出領導的執行能力和落實能力應該不斷加強。認為場地器材方面的學生為86人,占總人數的20.47%,對于許昌學院來說,場地器材方面還不錯,除了跳高、跳遠項目對于場地器材要求高一點之外,學校的場地器材和設備還算完好。運動會的比賽項目限制方面為176人,占總人數的41.90%,部分學生可能在某些項目有特長,但是因為項目已經有人報名而只能換其他運動項目。運動會比賽規則與獎勵規則方面為294人,占總人數的70%,運動會的比賽規則需提前下發,讓每個運動員都提前了解并且嚴格按照比賽規則進行,獎勵規則也應該透明公正,完善比賽規則和管理從嚴的要求。運動會宣傳力度方面占的比重最大為310人,占總人數的73.80%。學校在舉行運動會之前,可以加大對學生進行“體育節”知識方面的教育,加大力度宣傳,調動積極性,提高他們對于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的重視感和參與感。
2.1.1 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的項目內容單一
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所進行的競賽項目內容單調,田賽
項目內容僅僅有跳高、跳遠和鉛球。跳高、跳遠和鉛球項目需要掌握較高的運動技巧和經驗,趣味性項目內容缺乏創新,不夠多樣,這些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參加田徑運動會。
2.1.2 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缺乏宣傳和教育
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參與人群更多的是第一和大二的學生,學校也沒有結合“體育節”方面的知識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講解和教育。學生對于自身的要求和素質不高,缺乏體育鍛煉的精神和堅韌的意志品質,參賽的積極性下降。
2.1.3 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競賽時間安排不合理
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共進行三天時間,而競賽項目的內容占據兩天半的時間,趣味性項目的比賽時間只有半天的時間,對于趣味性項目比賽來說,時間過于緊促,學生對趣味性項目缺乏濃厚的興趣,趣味性比賽時間過短,內容過少會減少學生想要投入其中的積極性。
2.2.1 促進學生田徑運動會項目內容多元化
學校在設置田徑運動會項目內容前期,可以調查大二到大四學生對于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項目內容的意見和想法,合理安排田徑運動會的項目內容,使競賽項目更加多樣性。創新趣味性項目內容,增加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參加比賽的積極性。
2.2.2 加大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宣傳教育工作
學校在田徑運動會舉辦前期,要加大許昌學院學生田徑運動會的宣傳教育,結合許昌學院特色和體育校園文化節的知識,使學生了解許昌學院田徑運動會的知識,從而去關注到許昌學院的田徑運動會,增加學生對田徑運動會的興趣。
2.2.3 合理規劃項目內容的時間安排
學校在賽事組織的安排上,要合理規劃好賽事組織的時間安排,合理劃分競賽項目和趣味項目的時間分配。增加趣味項目內容的時間和學生參與度,創造積極熱烈、富有激情的田徑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