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上海 200233
在生活中,特種設備隨處可見,包括樓宇中的電梯、游樂場內的游樂設施、生產場地中的起重機械等。伴隨著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特種設備的使用數量日漸增多。特種設備危險性大,并且容易發生事故,如2019年3月21日,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一化工廠發生安全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19年第10號文《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18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的通告》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特種設備總量達到1 394.35萬臺。其中,鍋爐有40.39萬臺,壓力容器有394.6萬臺,電梯有627.83萬臺,起重機械有234.79萬臺,場(廠)內機動車輛有94.12萬臺。2018年,全國共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和相關事故219起,死亡224人,受傷68人。按設備類別分,鍋爐事故有8起,壓力容器事故有9起,氣瓶事故有6起,壓力管道事故有1起,電梯事故有31起,起重機械事故有100起,場(廠)內機動車輛事故有59起,大型游樂設施事故有5起。其中,電梯、起重機械、場(廠)內機動車輛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所占比重較大,事故起數依次占14.16%、45.66%、26.94%,死亡人數依次占9.82%、51.78%、24.11%。如圖1所示,對特種設備事故原因進行分析,違反工藝占據較大比例,比其它原因的總和還要多。
從制造業出發,收集某電氣集團2015年~2017年的數據報告,人因和材料占整體不合格報告的比例超九成,如圖2所示。可見,需要重點關注人因問題和材料問題。

圖1 特種設備事故原因

圖2 某電氣集團不合格報告數據對比
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對比,人因導致的問題與國家市場監管機構匯總的分析數據基本吻合。對外部質量問題缺陷進行分析,按缺陷類型進行歸類,從中抽取某特種設備制造企業的數據,主要的表現形式為焊接缺陷、尺寸偏差,合計占比高于50%,見表1。造成焊接缺陷與尺寸偏差的原因既有管理,又和人的責任意識密不可分。
綜合上述數據分析,對特種設備制造企業而言,更應該重視過程的制造質量,因為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基礎安全由制造質量來保證。隨著城市發展規劃的不斷出臺,傳統制造業將面臨轉型或產能轉移,如何穩定確保轉移有章、生產有序、控制有法,是很多特種設備制造企業面臨的問題。筆者借鑒行業內一些供應商管理的經驗,對特種設備制造的第二方審核進行研究。

表1 某特種設備制造企業外部質量問題缺陷分析
第三方審核在某些方面具有公正性、獨立性的特點,但是審核的方式主要是符合性審核,如對控制點的見證、對過程記錄的審核,由此造成對系統的整體控制有相對限制性。相比第三方審核,第二方審核從使用需求的角度開展,對于生產的把控更具針對性,對于細節的管理更具專業性,并且對于法規要求,尤其是特種設備管理方面的法規要求更具深入性。
產品審核的準則一般就是產品的技術標準和工程規范,對于過程審核和體系審核的準則,根據ISO 9001、IATF 16949規范進行編制。尤其是在汽車行業,很多企業都擁有自己的第二方審核準則模式,并且被作為行業的標桿進行推廣,如大眾汽車的FORMQ、福特汽車的Q1、長安汽車的QCA等。但是,在特種設備制造方面,并沒有一套較為合適的第二方審核準則。通過以上介紹可見,開展特種設備制造第二方審核是有必要的。
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開展特種設備制造的第二方審核:明確開展第二方審核的條件和范圍,識別第二方審核的要求,確定相適宜的第二方審核要素或重點,制訂第二方審核的計劃,落實第二方審核的資源,實施第二方審核,形成第二方審核的報告,反饋并收尾。特種設備制造第二方審核的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特種設備制造第二方審核流程
(1) 明確第二方審核的時機和要求。通常而言,第二方審核的策劃可以從年度質量分析著手,以問題或改進方向為導向,確立相應的審核重點及審核范圍。同時,以期望結果為目標,確定開展第二方審核的方式,如針對一事一評估的產品審核、針對產品流程控制的過程審核、針對供方開發初期開展的體系審核等。制造控制的基礎是體系支撐,產品則是過程控制的有效輸出,因此,建議將產品審核和過程審核一起進行,這樣不僅高效,而且不會有遺漏。對于體系審核,可以在供貨商質量能力預審核階段進行,審核過程中,可以具體查驗相關控制的執行情況,重點關注與產品相關的控制,如過程管控、風險管控等。
(2) 確定相適宜的第二方審核要素或重點。作為代替用戶審核而開展的第二方審核,其顯著特點就是定置化色彩較濃。如何既運用好特種設備的規則要求,又滿足用戶的審核要求,這一點非常關鍵。根據TSG 07—2019《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規則》中附件M《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重點關注文件和記錄控制、合同控制、設計控制、材料與零部件控制、作業工藝控制、焊接控制、熱處理控制、無損檢測控制、理化檢驗控制、檢驗與試驗控制、生產設備和檢驗試驗裝置控制、不合格品(項)控制、質量改進與服務、人員管理、執行特種設備許可制度等15個環節。需要注意的是,特種設備制造有別于其它普通制造行業,特種設備制造資質需經行政審批方可取得。因此,涉及人力資源、設備資源等的內容,在許可審核過程中已由國家相關授權機構確認,為開展第二方審核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考慮到合同分包的從屬關聯,建議將產品的具體過程控制環節作為第二方審核的重點。結合以往開展供應商審核的經驗,可以從標準、操作、資質、材料、最終評估五個環節,開展特種設備制造第二方審核,即五指審核。
五指審核如圖4所示,其審核要點見表2。

圖4 五指審核
可以對審核進行縱向延伸,評價相關要求落實的有效性。也可以對審核進行橫向延展,評價信息傳遞及職能孤島情況。
(3) 制訂第二方審核計劃。結合第(1)步,在識別審核供方范圍及方法后,制訂相關的第二方審核計劃。通過審核計劃,可以在審核團隊的組成方面實現預約化機制,也可以合理統籌考慮審核總體安排,做到視用戶需求而有序調整。

表2 五指審核要點
(4) 落實第二方審核資源。通常第二方審核更多受用戶委托,開展某一特定需求的相關審核工作,所以審核資源的保障非常重要。資源不僅僅局限于費用成本,而是包括審核團隊的培訓及專業資源條件的獲取。因此,在確認審核計劃的基礎上,要及時鎖定審核團隊成員,獲取審核所需的知識資源、人力資源。
(5) 實施第二方審核。具體包括發布審核安排通知、首次會議、現場巡視、分組審核、情況匯報、交換意見、總結會議。
(6) 第二方審核收尾與歸檔。撰寫審核報告,確認不符合項和整改驗證相關要求。對于不同的審核機構,可以形成有審核機構特色的審核報告樣張,從而規范審核報告的表述內容,并作好相關的臺賬管理。目前,信息化技術正在高速發展,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存儲,但是要保證審核報告通過相關審核及審核團隊會簽,進而提高報告的真實性、共識性。
對于審核報告中提及的不符合項整改,作為第二方審核服務的提供方,需做到審核企業反饋的每一個不符合項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進行實施過程的跟進及整改報告的驗證工作。對于嚴重不符合項,建議進行現場確認,以充分評估整改措施的落實及后續的風險規避能力。
審核數據的歸檔不僅是數據的匯集,更是對審核過程的檢驗,對審核人員工作質量的考核,以及對第二方審核機構整體服務質量的考評。因此,在審核結束后,歸檔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審核數據歸檔時,需將審核過程中所產生的相關原始數據信息進行集中匯總并存檔,包括各審核成員的過程審核記錄信息、審核實施各階段通報及受審機構的確認信息、評審報告及相關整改落實信息等。建議第二方審核機構可以通過清單化手段,識別資源歸檔的充分性,同時和相關的審核臺賬一一對應,形成可追溯的文檔管理模式。
《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中明確了完善服務體系的要求,提出支持裝備制造業領域技術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開展標準化和質量改進咨詢服務,為企業制訂標準提供國內外相關標準分析研究、關鍵技術指標試驗驗證、質量咨詢與診斷等專業化服務;大力推進標準化服務業發展,提供標準實施咨詢服務,為企業實施標準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指導企業有效執行標準;支持標準化專業機構、行業組織等開展標準對比評價活動,挖掘標準大數據信息,服務企業、產業和政府決策;探索裝備制造企業優質服務承諾與管理制度,完善顧客滿意度測評體系,鼓勵優秀服務企業做出優質服務承諾,以優質承諾與市場選擇引領服務質量升級。
作為第二方審核的服務機構,應緊扣質量提升服務規劃的發展態勢,實現審核服務工作的制度化、知識化、標準化。筆者對特種設備制造的第二方審核進行研究,分析了開展特種設備制造第二方審核的必要性,給出了特種設備制造第二方審核的流程,并詳細論述了第二方審核的步驟。從標準化推進的角度而言,其中還有很多工作可以深入開展,在提供審核服務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完善并固化經驗,進而指導后續審核服務工作,以提高特種設備制造的安全性與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