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矩陣

“犯錯就要承認,挨打就要立正”是中國人從古至今最樸素的刑罰正義觀念,但李小龍和喬丹形象被侵權的結果卻讓普通人大感意外—是的,維權方都敗了。
這其中涉及的法律細節過于復雜,很難也沒辦法展開細說,而且類似明星、名人形象侵權在各個領域都存在,當然也包括游戲領域。
首先我們需要確認一點的是,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明星和名人的肖像權維權非常難。這是因為法律上認為:藝術形象不能完全等同于肖像權;動作體態、穿衣打扮等細節即便一致,也不算侵權;面部五官相似也不一定是侵權。
總結來說就是,如果你想告對方侵犯你的肖像權,就得證明對方用的這個形象百分之百就是你,如果僅是長得像不行。
關于在國內游戲圈“撞明星臉”或者“蹭明星臉”案例,就不得不提在2004年推出、開啟明星肖像權糾紛的首款網絡游戲—《墨香online》。
當初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就是因為《墨香online》宣傳海報上的角色非常像周杰倫。要知道2004年的周杰倫,實力與人氣正值巔峰,他那一張臉擺出來,商業價值可以說“秒殺”同期絕大部分明星。
正是因為這張海報,很多人都在問:到底是不是周杰倫代言了這款游戲?雖然官方的解釋是,海報上這位俠客的臉只是碰巧像某位明星,但當時周杰倫所屬的阿爾法公司給各家媒體的答復是:事態比較嚴重,保留追訴權利。當然,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想維權就得“怎么證明這個形象百分之百就是你”,這個事件最終不了了之。
不過,有趣的是,如果去進一步了解《墨香online》這張海報的更多細節,我們可以發現更多問題。首先是百度知道和天涯論壇上,當年都有人指出這張海報是國內知名畫師翁子揚畫的。
翁子揚何許人也?他是將中國水墨畫手法融入動畫插畫中的一代先驅,其風格極具個性化與美感,一度被譽為水墨動畫大師,曾長期擔任知名奇幻小說系列《九州》的御用插畫師。但后來網上曝出,翁子揚不少作品都是直接用明星照片修圖處理的,另外他還有過將他人畫作拿來疊合的行為。
至于那張酷似周杰倫的海報,到底是不是翁子揚畫的,網上多年來并沒有相關證據。只有翁子揚任教的武漢大學官網上,記錄過他在2007年參與《墨香online》這個項目—嚴格來說與2004年的時間不符。但即便不針對具體某款游戲或哪位畫師,在十多年前的國內市場,關于明星肖像權的商業糾紛就已經存在了。
在周杰倫被“撞臉”之后,國內又一起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那就是六小齡童在2010年狀告網絡游戲《西游記》侵權案件。
這一次,六小齡童告的是游戲“使用了自己所塑造的孫悟空形象并對外銷售獲利”。當然,人臉打官司都很難贏,六小齡童化妝后的“猴臉”就更難了。一審法院認為,六小齡童塑造的“孫悟空”形象并非其本人肖像;二審法院認為,被告方所使用的“孫悟空”形象,與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形象存在一定差異。

從這個案例不難看出一個結果:創造并使用與影視角色形象相似的游戲形象,并不構成侵權。這也給不少游戲公司指出了一條路,那就是許多古典小說和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非常受玩家歡迎,那么將這些影視形象用到游戲角色上,豈不是很利于提升游戲在玩家中的認知度?
因此我們在很多游戲里,能看到很多經典的形象,比如帶著酷似黃日華的丐幫幫主、林青霞的魔教教主等—只要別點明他是喬峰、東方不敗,就不會惹上官司。可以說,這種游戲角色形象與著名影視形象交叉的手法,只要不是完全一模一樣,目前在中國以及美國幾乎算是合法的。而且美國的法律解釋得更加含糊,不管是動視暴雪的《使命召喚》系列,還是R星的《GTA5》,都被認為“只不過是一種文化評論”,游戲角色外觀和人物形象代表的是一個時代下的人群,僅是形象相似不能合理地辨認為侵權。
換而言之,只要不是拿著未經授權的明星、名人照片來打廣告,“撞臉蹭臉”這種事真的不會被告倒—但是,國內就偏偏存在拿人家照片來宣傳的。
這么心狠敢干的公司,數起來還真不少,巴西著名球星羅納爾多給金嗓子喉寶“代言”這事,在國內廣告業界就一直被津津樂道。但像這種在人家不知情的情況“霸王硬上弓”的游戲,國內就只有《熱血球球》這么膽大,被侵權的人則是阿根廷著名球星和前阿根廷國家隊主教練馬拉多納。

雖然游戲公司的辯解是被無良中間商欺騙,給了錢和簽了合同才敢這么打廣告的,但問題是合同上的簽字完全不是馬拉多納本人的筆記,才導致這場肖像權維權官司贏得毫無懸念。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玩家想問,到底有沒有那種只是游戲角色“蹭個臉”,然而明星還把官司打贏的?還別說,真的有,而且那款輸了官司的游戲還是大名鼎鼎《英雄聯盟》。
這起案例能夠贏,和前面提到的幾個最大不同在于:一是它在荷蘭打的官司,二是游戲公司被自己人“坑”了。
官司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荷蘭知名球星戴維斯,狀告《英雄聯盟》的英雄角色皮膚“奪命先鋒”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權。其中最“實錘”的一點就是,游戲公司的內容人員在社交平臺上發消息稱:這款皮膚的靈感來源確實是戴維斯本人。
雖然游戲公司“一臉無辜”地無力反駁道,戴維斯只是靈感來源,我們玩家不會將游戲角色和真人搞混的。但法官并不接受,要求清算這款皮膚在荷蘭的所有收益,并對戴維斯做出等額賠償。
大家注意到了嗎?這場維權官司的勝利,只能為戴維斯帶來荷蘭這個范圍內的賠償,出了荷蘭還是《英雄聯盟》該怎么賺就怎么賺。
可能是見過了太多或咨詢了律師,很多明星對這種游戲角色蹭臉的事情也看開了。作為被游戲“蹭臉”的“鼻祖級大佬”,《街頭霸王2》中拳擊手拜森的原型,知名的世界拳頭泰森,就對這個事情看得比較開。
前一陣子出席ESPN電競頻道欄目時,主持人就給泰森解釋了《街頭霸王2》“蹭他臉”的來龍去脈,但泰森表示自己對這一角色非常欣賞,并且自己感到很榮幸。
時隔30年后,聽到泰森大度的理解之后,不知道游戲公司有沒有松一口氣?畢竟相比其他明星,大家更擔心的是泰森會不會“親自動手”維權。
每個人的長相都是獨一無二的,肖像權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明星亦是如此。肖像權最明顯的一個用處就是打廣告,許許多多的廣告公司都會選擇與明星簽協議利用明星的肖像打廣告。如今游戲越來越多,廣告更是遍地都是。因此,游戲侵犯明星肖像權的事例也會逐漸增加,相信監管也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