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鴻礎 張佳美

二胡情結 伴隨人生成長
生命是一條河,在不斷向前流淌的時候,總會有令人難忘的閃光記憶。1968年,張新軍出生在河南沁陽,在父親指導學習二胡的初學階段就已顯示出音樂天賦,后得到名師指導,琴藝日漸提高,于1984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新鄉市文化藝術學校。在校期間,他苦練基本功,并博采眾長,兼收并蓄。三年的學習讓他的演奏技藝日臻成熟,畢業后被分配到新鄉市豫劇團工作。
豫劇團的實踐鍛煉,為他以后的演奏夯實了基礎。
2004年他榮獲河南省專業器樂大賽一等獎; 2014年榮獲“英德杯”河南省第七屆器樂大賽個人一等獎,同年榮獲“英德杯”首屆中國黃河流域紅梅獎器樂大賽個人金獎。他憑借自己多年的功力厚積薄發,于2016年成功舉辦了二胡獨奏音樂會。
音樂會在新鄉三所高校的成功舉辦,在牧野大地產生了強烈反響,每場他都演奏6首曲子,這對演奏者的功力、耐力、體力都是一次考驗,也是總體實力的展現,開創了二胡獨奏音樂會規模之大、難度之高、效果之強烈的先河。
在演奏中,密集多變的復合節奏,大段快速的換把和極限音區的使用,都被表現得完美和諧、淋漓盡致。新鄉市領導及新聞媒體對音樂會好評如潮,時任副市長更是直接形容他的演出如行云流水。他不聲不響、耐得住寂寞多年練琴的積累,在那瞬間爆發,真可謂:于無聲處精進,鳴則一鳴驚人。
河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于2016年4月籌備成立二胡專業委員會,他被提名為副會長候選人。縱觀會長、副會長人選,地市級副會長人選唯他一人,能否服眾,對他而言又是一次挑戰。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省二胡專業委員會成立之際要舉辦一場音樂會,省民樂學會臨時點將,張新軍被組合到一個由準副會長組成的集體節目中。兩天排練一個新曲子,張新軍不負眾望,在與多人合作的演奏中,他駕輕就熟、出彩地完成了臨時組合的演出,由此也奠定了他的二胡演奏水平在全省的聲譽。
勇于擔當 當然無懼風霜
2000年張新軍擔任市豫劇團副團長之時,全國演藝處在低谷時期,戲劇不景氣的現象已持續多年,工資全靠自己創收才能維持,在這種艱難日期,怎樣掙錢吃飯,在考量著劇團領導的責任擔當與執政能力。
張新軍從長計議,打算以發展的眼光來創辦戲曲培訓班,一來減輕劇團工資發放的壓力,二來解決劇團后繼無人的問題。他的建議付諸了實施。張新軍面對分流人員講“教師是一個神圣的稱呼,要是能招來學生,我們就是人民教師;要是招不來學生,我就帶著大家去賣胡辣湯。”他們背水一戰,走村串鄉深入到家戶,苦口婆心地反復做工作,終于有了收獲,戲劇培訓班成立之時共招收73名學生。在張新軍的領導下,培訓班逐步克服了重重困難,歷經五年艱難困苦,終于為劇團培養出了一批戲劇接班人,此時的豫劇團仍在極端困難中求生存。
2007年6月,張新軍被任命為市豫劇團黨支部書記、團長,當時的劇團工作舉步維艱、入不敷出,經常面臨停水停電的窘境。但張新軍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他開拓戲曲市場,主動為企業、農村量身訂制節目,配合農村好媳婦的評比、孝順之家的評比排出《曬被子》,配合黨的方針政策編成廉政戲劇《榮辱人生》,同時還抓住機遇,配合新農村改造排出《梨花寨的笑聲》《新月》等一臺臺戲劇,在全市巡演多場,干部群眾受到了教育,也大大增加了劇團收入。他的智慧與勤奮換來了劇團生存面貌的逐漸好轉,演職員工的工資基本能按時發放,得到了職工的信任,羸得了人心。這幾年的踏實工作和突出貢獻,也使他榮獲了河南省委組織部授予的“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新鄉市委宣傳部頒發的新鄉市“踐行新鄉精神圖強人物提名獎”等。
演藝公司 彰顯改革輝煌
2012年8月,隨著國家文化體制改革,新鄉市原豫劇團、雜技團、歌舞團、演出公司合并成立新鄉市演藝有限責任公司,張新軍被任命為董事長、總經理,同年10月,他榮獲“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執著敬業的張新軍不敢懈怠,他審時度勢,抓住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尊老愛幼的永恒主題,排演大型現代豫劇《游子吟》,在河南省第十三屆戲劇大賽中一舉獲得了文華獎、文華劇作獎等九個單項獎。《游子吟》的演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此戲進一步升華的空間很大,他嗅到了此戲精排后的巨大影響力,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動,又精雕細琢于細微末節之中。苦心所致,金石為開,《游子吟》逐步被打磨成精品,成功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舞臺藝術創作項目。2016年11月,北京市文化主管部門邀請演藝公司進京演出,他又一次創造了新鄉豫劇史上的高峰。
繼《游子吟》之后,張新軍又陸續出品了大型現代豫劇《豫北女人》等多部劇目。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張新軍的政治敏感,讓他又一次抓住了機遇。在他的帶領下,演職員工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排出了一部熱情謳歌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巨大變化的《老村里的新故事》。
現代豫劇《老村里的新故事》,再次奪得河南省“天中杯”第八屆戲曲大賽劇目銀獎;后又應河南省文化廳邀請赴北京長安大戲院參加“出彩河南·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活動,這也是張新軍擔任演藝公司董事長之后的第三次進京演出。新鄉演藝公司默默力排精品大戲,連續三次進京演出,真可謂:靜水流深積淀,響就響徹云霄。
民樂發展 續寫錦繡華章
2005年張新軍成立了新鄉市民族管弦樂學會,在他的帶領下,新鄉市出現了一個成分多樣的民族樂團。樂團成員以豫劇團演奏人員為骨干,吸納社會優秀演奏人才為基本隊伍,招募活躍在當地社會教學的音樂演奏人才為志愿者。這近60人的民族樂團定期排練,已堅持數年。在2006年舉辦了新鄉市首屆迎新年“金環之夜”民族音樂會。當晚,新鄉市領導、群眾參加觀摩,對音樂會給予了很高評價,在整個新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繼“金環之夜”民族音樂會后,陸續舉辦了“光彩之夜”“電力之夜”等迎新年民族音樂會,樂團演出成了新鄉市迎新年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新鄉音協 重繪宏偉藍圖
2019年12月,張新軍當選新鄉市音樂家協會主席,上任伊始,就遇見了一場罕見的新冠疫情。作為音協主席,一種責任和使命讓他不甘安逸,他以專業、高水準的文藝形式,來謳歌在疫情期間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并宣揚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理念。
其間,他組織開展線上公益講座和聲樂交流活動,策劃、創作《擁抱春天》《愛從春天來》等20余首音樂作品,分別在“學習強國”“今日頭條”等媒體平臺發表。現在,張新軍正在制作以新鄉市優秀醫務人員為原型的抗“疫”題材音樂劇《春之殤》。
結束采訪的時候,他風趣地說:“這次選我當音樂家協會主席,我要做的就是兩件事,一個是修路,一個是搭臺。修路就是整合好音樂人才資源,為音樂事業的發展繁榮創造條件。搭臺就是為我市文藝工作邁入全省第一方陣提供最好的服務,這就是我的初衷。”
千巖競秀 試看佳績再創
張新軍近些年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他何以能在短短幾年的發展中,在全省文藝界獨領風騷?靠的是殫精竭慮、用盡心智的創造,靠的是點點滴滴的積累,靠的是日日夜夜的苦干。公司從小到大,業務項目愈建愈多,服務功能愈變愈全,辦公環境愈來愈好,排練廳擴大增加,小劇場拔地而起,各團演出碩果累累。如今的演藝公司,天天在發展,月月有變化,發展的是經濟,變化的是面貌,但不變的是執著的愛崗敬業精神和一絲不茍頑強拼搏的進取精神。
愿新鄉市音樂家協會、新鄉市演藝有限責任公司志存高遠、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