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子璋
“不叫李白叫李黑”
這是一位看上一眼,就知道是“非常聰慧以及思想活躍銳利”的人。
這當然符合事實。隨著深入的采訪,才又知道,李輝主席還另有一個綽號:“李黑”。
在酒場,有人總愛把“李白斗酒詩百篇”當作對文人敬酒的理由來對付李輝,不勝酒力的李輝很有自知之明,馬上自嘲“俺不是李白是李黑!”
“酒場李黑”的名頭不脛而走。
李輝喜歡這名頭,不僅可以智慧地擋酒,還是他一段身世的真實寫照,激勵著他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李輝主席的成功之路走得艱難,他在三十歲之前,幾乎與酒無緣。他14歲輟學后,便進入社會,先是到農村看果園,后到建筑工地搬磚掂灰。抬預制板時,右手中指指甲被木杠連根軋掉。后來到電池廠當庫工。夏天,別人工余上街納涼喝酒,他就躲在倉庫里讀書看報;數九隆冬,在清冷的散發著刺鼻怪味的化工原料倉庫內,凍得直跺腳的李輝靠來回跑著背古詩詞“取暖”;在市再生資源開發利用公司當“破爛王”時,有一年他回收了幾十噸重的卷煙廢舊設備,一下子就完成了大半年的任務,他便將這幾個月的富余時間,全部用在了叩擊文學殿堂的大門上。
最終,靠著手中一支筆,憑著公開招聘高分寫就的一篇評論和厚厚一摞作品簿,李輝終于如愿以償叩開了報社的大門。
按李輝主席自己的話說,三十歲之前的他一直就生活在社會的底層,與酒肉無關,與李白的風花雪月、玉食美酒更無關,與大詩人李白相比,他就是李黑!
他遠離美酒喧囂,執著地在文學的洪爐里冶煉,成為一塊沉甸甸的黑金屬。這使他具備了撥弄雜文的品質和風骨。他自稱“李黑”的另一層含義也在于此。
咬釘嚼鐵說李輝
進入報社之初,有文藝界前輩給他指點,文學寫作要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才能闖出一條路子!在眾多的文學品類中,雜文與評論漸漸成了他自己的文體特色與寫作優勢,而在新鄉風生水起,成為新鄉市雜文與文藝評論的一支筆,這也為他后來擔任新鄉市日報社的評論部主任埋下了伏筆。
創作雜文與評論,除過硬的文學功底之外,還需要高度的政治素養與理論水平,以及一種特有的品質與風骨。有人用一篇標題為《咬釘嚼鐵說李輝》的文章來高度贊揚李輝的這種風骨,稱在他的字典里,沒有諸如“唯利是圖、以權謀私、奴顏婢膝、爭權奪利、鉤心斗角”這些詞匯!
進入日報社后,李輝如同中原一棵野生的雜文“鐵”樹,露出了一道道文學的鋒芒:雜文《欲把美女比西湖》獲得全國第十四屆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銅獎;《監督“羊屁股”》一文參加《雜文月刊》大獎賽,在高手如林之勢下,憑讀者投票他輕取月度獎。一向很挑剔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和地位尊貴的《人民日報》等大報大刊,李輝的雜文一度常到那里做客。
《槍桿子也能出特權》《馬加爵被判死刑“大快人心”嗎》等還在全國引起良好反響,刊發后被《雜文選刊》轉載,又載入花城出版社《中國雜文年選》,遼寧人民出版社《中國最佳雜文》,雜文報社《思想花園》等。
業內人士評價他的雜文:意識濃烈,嗅覺靈敏,能于瞬間捕捉到“獵物”,之后文思泉涌,倚馬可待;思想深邃、文字犀利;觸之敲之,似有鐘鳴;本色本質,絕不作態。
迄今為止,他在全國400多家報刊發表雜文、詩歌、散文、小小說等三千余篇,結集有《李輝雜文選》公開出版發行。十多篇雜文作品入選花城出版社《中國雜文年選》、遼寧人民出版社《中國最佳雜文》等書。
憑著文字的成績,李輝成為新鄉市日報社總編室主任,省雜文學會理事、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2016年12月,被推舉為新鄉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新使命 ?新擔當
2019年12月,新鄉市文聯下轄的各文藝家協會成功進行新一屆換屆選舉。作為新鄉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的領頭人,李輝面對的不僅是同人的信任,還有肩上沉甸甸的新使命、新擔當,而且也必須更有新作為。
李輝主席告訴筆者,面對新鄉文聯黨組高標準嚴要求,他與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團的成員們,都應該轉變思想,拿出新思路,實現新作為。而且,在文聯黨組的關懷支持下,他們已經邁出了新步子!
他說,文藝評論家協會是從文學、從作家協會的領域里分化出來的一個新分支,過去的寫作與工作都與作家協會存在不同程度交叉,甚至重復的情況,從作家的角度來看還很嚴重!這絕對不是從上至下新成立文藝評論家協會的初衷。作為文藝評論家協會就應該找準定位,引領會員們站在黨和人民的角度,站在意識形態的角度與高度,品評引領新鄉市的文學藝術創作,在新的時代,走向新的正確的新一輪快速發展道路。
李輝在經年的創作中,涉獵領域廣泛,是不外行的“業內人士”!他自幼就愛好與涉足書法和美術,所以對文學藝術的各個門類并不陌生,加之他的素養,相信他及文藝評論家協會的全體同人,會正確地開展工作,把新鄉市文學藝術界的文藝評論工作做好,做扎實,發揮正確的思想引領與理論評價作用!
小試牛刀
當我們剛要走出己亥年,前腳行將跨進庚子年的時候,武漢的疫情如火情蔓延,“防控”工作旋即席卷全國。
新鄉市文藝界在市文聯黨組領導下,迅疾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上來,統一到新鄉市委、市政府要求上來,為武漢鼓與呼!為新鄉鼓與呼!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講好抗擊疫情防控故事,積極展現新鄉文藝界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
作為文藝的輕騎兵,新鄉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也亮身份、猛沖鋒、作表率,積極貫徹市文聯“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主旋律,就是要把疫情防控宣傳輿論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的指示精神,利用深度挖掘作品意義的優勢,在輿論宣傳的主陣地,高高揚起了文藝評論的旗幟。
2月8日,文藝評論家趙長春的詩歌在《新鄉日報》副刊編發; 同一天,孟憲航與李明建的作品《新鄉在行動》亦在《新鄉日報》副刊刊發。
3月3日,《新鄉日報》第四版發表評論作家朱佳佳的文藝評論《用激情書寫敬意 ?以真知描摹無畏 ——從任國鋒抗“疫”繪畫作品想到的》,評論文章中寫道:“文藝工作者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斗志,擂起了從一場又一場災難中浴火重生的激越戰鼓!此時此刻,凡是與民族的靈魂同躍動的藝術家是不會缺席的!”這極大地鼓舞了文藝工作者為武漢鼓與呼、為新鄉鼓與呼的萬丈豪情。
3月4日,緊緊圍繞新鄉正在開展的參與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及家屬關愛服務“六個一”行動這一主題,李輝主席撰寫的評論《為“最美逆行者”當好堅強后盾 》,也以高揚著“導向正確,鼓舞士氣與民心”的主旋律,備受關注!新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濤同志對文章給予高度贊賞!2月23日、3月5日,李輝主席兩篇高揚主旋律的文藝評論分別被“學習強國”平臺采用推出。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英雄。越是形式緊迫、風云變幻,越要在時代大潮中保持定力,越要堅守人民情懷、家國情懷、創新情懷、工匠情懷,越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律,以“四力”嚴格要求自己……這是新鄉市文聯黨組對文藝評論家協會及協會主席李輝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宣傳工作給予的高度評價,同時,也是對他及協會今后工作的更嚴格要求。
鑄煉文藝輕騎兵 ?勇擔時代新使命
“鑄煉文藝輕騎兵,勇擔時代新使命!”這是新鄉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李輝的豪言壯語;是他對自己及協會的目標要求。
李輝說,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文藝工作者把握時代脈搏、堅守人民立場,創作更多優秀作品,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助力全市各項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的關鍵之年。
在這個值得記錄和書寫的年份,他要率先垂范,積極帶領新鄉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全體會員,拿起手中的筆,創作出更多有時代特色、更接新鄉地氣、更有生命力的精品力作。
李輝主席還在代表協會主席團遞交省文聯的目標計劃書中鄭重地寫道: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我們要追尋評論人初心,勇擔新時代使命,繼續發揚評論輕騎兵的尖刀作用,當好新時代文化守望者,通過和各協會文藝創作的雙向互動,為新鄉市厚積起滋養人、陶冶人的文化土層;通過打造新鄉文化高地、建設文明美麗新鄉、為中原更加出彩增光添彩發出自己的文藝聲音,為牧野文學更加出彩貢獻文藝評論創作者的力量!
有明確的目標方向,才會有確實具體的成績。
我們對李輝主席,對他精干的文藝評論團隊,殷切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