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江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漸嚴重。有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3.7%,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9.1%,超過了國際公認的10%和7%的人口老齡化標準。伴隨人口老齡化而來的是巨大的養老壓力和醫療壓力。為了應對這一問題,上海、北京等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地區從2010年起就開始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模式,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2016年,《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要加快發展醫養結合養老機構、調整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合理配置、增加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供給。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表明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減輕疾病困擾、加強臨終關懷已經成為一個需要社會共同、長期協作的問題。
一、我國醫養結合發展的現狀
據2018年《全國城鄉失能老年人狀況研究》顯示:在養老機構中,配備有簡單醫療室的機構約為54%,配備康復理療室的機構不到20%,且22.3%的養老機構既沒有單獨的醫療室,也沒有專業醫護人員;農村情況最為嚴峻,西部農村60%以上的養老機構缺少專業醫護人員。我國東部地區養老機構的床位利用率明顯高于西部地區,位于中心城區的公辦養老服務機構一床難求,而位于郊區的民辦養老機構床位利用率卻非常低??梢?,養老及醫療服務地區之間的發展與供求不均衡非常明顯,但受傳統觀念、政策、人才、資金等因素的制約,“醫養結合”這種新型的養老模式還無法得到推廣。
二、制約我國醫養結合發展的問題分析
“醫養結合”模式分為以醫為主、以養為主和醫養并重三種。這三種模式各有優缺點,但它們的發展都受到醫療資源的限制。醫養結合的困境大部分源于制度上“醫”和“養”的分離:我國養老與醫療分屬兩個不同的領域,由不同部門進行監管,傳統養老機構的主管部門是民政部門,醫療機構的管理部門則是各級衛健部門,因此醫養結合機構的準入和監管是由兩部門共同負責的。
(一)多頭監管是制約醫養結合發展的體制問題
由于“醫”“養”分屬不同專業領域,相應的公共資源也由衛生、民政等不同部門分配,而且“醫”“養”又受到社保、財政等制度制約,“雙邊治理,各自為政”,各部門對相關政策的認識、調整和落實難以做到協調一致和橫向整合,影響了合作效率。因此,要真正實現“醫”“養”融合,必須打通政策和資源壁壘,加大工作協同力度。
目前,我國醫養結合機構主要是依靠財政補貼和政府支持,其中財政撥款和費用報銷等又分別由財政部門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政府支持主要是體現在稅收、房租、水電減免等政策性優惠上,且地區間支持力度不一,存在偏向公立機構的情況。醫保問題、多頭監管問題、政策取向問題層層疊加,增加了醫養結合機構的管理運營成本,成為投資醫養事業的“隱性門檻”。
(二)盈利困難是阻礙醫養結合發展的市場問題
醫養結合機構的成本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醫療設備和護理人員。數據顯示,全國養老機構護理人員數量不足100萬,其中持證上崗的不足10%。相關專業人才的巨大缺口導致目前醫養行業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在推高醫養結合機構成本的同時,醫療服務水平卻并沒有得到相應提升。高成本、高投入并不能帶來即期的高收益,使得社會資本對醫養結合的投融資望而卻步。
目前,市場上的一些商業化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產品,大多是依靠類地產、類金融產品實現盈利,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其正常運行需要較高標準的醫療設施和護理服務,成本遠高于傳統養老機構,嚴重影響了其投資回報率。這使得社會資本投資積極性不高,不敢貿然投入過多時間和資金。
三、《醫養結合投融資專題研究》一書的研究脈絡及理論創新
童偉副教授的著作《醫養結合投融資專題研究》,從七個方面對醫養結合進行了較科學的論證。具體講:第一章“醫養結合發展概述”。從整體上解答了關于醫養結合“是什么”“能做什么”“為什么要做”“受制于什么”“怎么做”這五個問題。第二章“西方發達國家醫養結合發展分析及經驗借鑒”,分為西方發達國家醫養結合發展總體情況分析、國際領先地區醫養結合發展狀況、國外醫養結合產業發展經驗及借鑒這三個部分,從理論上說明了醫養結合的必要性,并從美國、日本、瑞典、澳大利亞、德國和丹麥等國醫養結合的發展歷程中汲取經驗。第三章“我國醫養結合發展環境分析”,從政策環境、經濟環境、人口環境和醫養結合發展環境及現狀四個角度對我國的醫養結合水平進行了分析。第四章“醫養結合發展的對策及建議”,主要分為醫養結合發展模式探討和醫養結合發展策略兩個層次,將醫養結合發展模式分為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合作以及醫院轉型養老機構三種,并提出了八點發展策略。第五章“醫養結合發展投融資問題分析”,是本書的核心章節之一。從政策、資金、人才和管理機制四個角度探討了醫養結合發展投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在醫養結合投融資的SWOT分析中,分別對第四章中提到的三種醫養結合模式進行了投融資SWOT分析,并以4個醫養結合機構作為典型案例。第六章“醫養結合投融資思路”,也是本書的核心章節。老齡化問題是重要的社會問題,其巨大的市場需求反映出產業投資的潛力。本章從政府主導、健全管理、財政支持等七個方面對醫養結合的投融資提出建議。在對國內外9個醫養結合投融資案例進行分析后得出,我國醫養結合發展一定要符合國情,不能生搬硬套。第七章“我國醫養結合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從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兩個方面對醫養結合發展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同時對醫養結合市場規模進行了預測,得出我國養老地產模式尚在探索,醫養結合將會成為未來養老服務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在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的情形下,醫養結合將成為養老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政府應不斷推進、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形成公辦、民辦、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并存的養老體系,社區居家養老和集中供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至于PPP醫養結合投融資收益保障方面的問題,希望作者及相關研究人員今后再進一步深入探究。
責任編輯 ? ?王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