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田 彭俊堅 龍詠梅 廖光宇
摘要:對藍山縣規模豬場發生的仔豬水腫病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治療及預防措施進行了介紹,旨在指導養殖戶進行綜合防控,進一步提高養殖效益。
關鍵詞:仔豬水腫病;臨床癥狀;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8?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04-0021-02
仔豬水腫病是由病原性大腸桿菌產生的毒素而引起的斷奶仔豬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濟失調、頭部和眼臉部水腫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發生于斷奶后1~2周齡的仔豬,發病率雖低,但病死率卻較高。近年來,由于養豬規模不斷擴大,藍山縣很多養殖戶到外地購買仔豬或種豬。由于仔豬長途運輸、溫度突然改變、飼料和環境變化等引發仔豬水腫病,給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現對藍山縣發生的仔豬水腫病的發病原因和防控措施進行介紹,供養殖戶參考。
1? 發病情況
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藍山縣大橋鄉、所城鎮、塔峰鎮、新圩鎮、楠市鎮、土市等鄉鎮規模豬場陸續發生急性仔豬水腫病。
2? 臨床癥狀
通過對發病仔豬觀察,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仔豬突然發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有的病豬體溫升高至40.5~41.0 ℃,行走不穩、搖擺,四肢運動不協調、轉圈。有的病豬前肢跪地,兩后肢直立。呼吸困難,聲音嘶啞,腹瀉或便秘。部分仔豬出現不同程度的顏面、頸部、頭部腫大,有的出現明顯的上下眼臉、顏面、下頜部、頭頂部皮下水腫[1]。
3? 解剖變化
對病死仔豬進行病理解剖,可見其胃壁及腸系膜水腫,胃的肌肉層和黏膜層之間切開呈膠凍樣,流出清亮的白色液體,水腫厚度達2 cm;胃底黏膜出血,可見結腸間膜水腫較明顯;腸道黏膜紅腫,賁門部水腫,大腸漿膜有出血點;全身主要淋巴結水腫,特別是乙狀結腸腸系膜淋巴結較明顯;肺水腫;心包、胸腔、腹腔內積液,呈淡黃色;腦膜充血,大腦間質水腫和有出血點;肺、喉頭、膽囊、腎包膜等出現漿膜樣水腫。
4? 緊急措施
(1)對該批次外購仔豬進行全面隔離、分棟飼養管理,觀察診斷。
(2)將有癥狀或體溫升高的仔豬與癥狀不明顯或體溫正常的豬進行分欄飼養。
(3)采取緊急消毒,對已發病的豬舍、食槽、飲水器、運動場、欄舍、用具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
(4)固定飼養人員,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豬場,飼養人員的工作服、進場膠鞋等嚴格按規定進行消毒。
5? 治療措施
(1)采取對癥治療。用青霉素80萬~100萬U 1次肌內注射,3次/d,連續注射3 d。同時為了預防仔豬脫水,用20%的磺胺嘧啶鈉15~20 mL,50%葡萄糖注射液40~60 mL靜脈注射,另外肌內注射卡那霉素3萬U/kg體重,1次/d,連用3 d[2]。
(2)對患病仔豬未完全好轉或經治療尚有輕度癥狀的仔豬,在第3天以后改用復方磺胺-5-甲氧嘧啶,3 mL/kg體重,肌內注射,1次/d,連用2~3 d。同時用卡那霉素50萬U、5%碳酸氫鈉30 mL、25%葡萄糖溶液40~50 mL混合后進行靜脈注射,2次/d,同時肌內注射維生素C 2 mL,2次/d。
(3)為防止其他仔豬繼續感染,在治療過程中對其他同批次購買的仔豬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土霉素進行預防。
(4)對個別出現便秘的病豬,用硫酸鈉15~30 g加適量冷開水內服,1次/d,連用2~3 d。
經采取以上措施1周后,除2頭極重病例死亡外,其他仔豬全部治愈[3]。
6? 外購仔豬發生豬水腫病的主要原因分析
(1)盲目引種。引種前未做調查,對豬場仔豬出欄前是否注射過豬水腫病多價滅活疫苗未做了解。
(2)仔豬離開保育舍,在運輸途中溫度變化過大,造成抵抗力過低,從而體質下降。
(3)突然改變仔豬生長環境,容易產生過激反應。
(4)飼料改變過快,仔豬不適應。
(5)原仔豬飼養地與現飼養地溫度差異過大,現飼養場未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造成仔豬應激,誘發水腫病。
7? 預防措施
(1)加強對斷奶前后仔豬的飼養管理,多喂易消化的青飼料,補足鈣和維生素,促進仔豬胃腸蠕動,斷奶、更換飼料不能太突然,要逐漸過渡。
(2)要搞好豬舍及周圍環境衛生,同時保證仔豬有適當的運動場所,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
(3)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菌藥物,如土霉素、鏈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等對預防該病有一定作用。
(4)在仔豬斷奶前14 d注射豬水腫病多價滅活疫苗,每頭2 mL頸部肌內注射。
(5)如需外購仔豬,必須做好防寒、保暖、通風,嚴禁突然較長時間改變溫度,以免仔豬產生應激反應。外購仔豬回欄后,不能突然改變飼料,要逐步變換飼料。
(6)外購仔豬回場后,要特別加強飼養管理,防止溫度變化過大。外購仔豬回場后不能立即與本場仔豬進行混群飼養,需經過一定時期后方可進行同欄飼養。
8? 小結
仔病發病后,首先要了解仔豬發病情況、癥狀、病情擴散輕重度及死亡情況,根據發病豬的臨床癥狀作出初步診斷,調查該場原疫情發生情況,集合本次病例進行分析,逐步排除其他可疑病例。近年來,藍山縣規模養豬場發展迅速,養豬規模及數量不斷擴大,但有的養豬戶在引種過程中沒有足夠重視仔豬在運輸途中和回場后飼養需注意的方法和事項,造成仔豬水腫病的發生,尤其是新辦的養殖場引種常有發生,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對養豬戶特別是新辦場的養殖戶應加強動物防疫培訓工作,加大引種規模注意事項宣傳,增強養殖戶的防疫意識,了解防疫引種運輸注意事項,場舍要定期消毒,仔豬要預防接種疫苗,加強飼養管理,增強其自身的抗病能力。
參考文獻:
[1] 肖繼明.豬水腫病診斷與防治[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12):145-146.
[2] 花麗茹.水腫病的分析診斷和防治措施[J].飼料博覽,2019(5):56.
[3] 朱景平,楊桂霞,王丹丹.豬水腫病的診斷與防治[J].豬業科學,2018(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