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紅

【摘 要】 目的:探究消化道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針對性護理。方法:將本次納入研究的所有患者按照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方案。比較兩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93.3%,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83.3%,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消化道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針對性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有利于患者身體的盡快恢復。
【關鍵詞】 消化道潰瘍;消化道出血;針對性護理
文章編號:WHR201908107
消化道潰瘍又稱為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為慢性、節律性、周期性中上腹部的腹痛,有返酸、噯氣、惡心、嘔吐及其他消化不良的癥狀。部分患者可能無明顯癥狀,由于未引起重視,未做到規范治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癥狀加重的情況,導致發生穿孔、出血等并發癥,甚至出現癌變。消化道潰瘍導致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很常見,往往是因為潰瘍較大較深,加之飲食不當、喝酒或不當用藥等誘發出血,輕者可以表現為黑便、大便隱血陽性,重者表現為嘔血或暗紅色血便,因此有必要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護理[1]。本文作者為探究消化道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針對性護理措施,特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消化道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現將有關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消化道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本次納入研究的所有患者按照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5例;患者的年齡為25~63歲,平均年齡為(43.7±8.6)歲;出血量為400~1000mL,平均出血量為(514.6±64.5)mL。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4例;患者的年齡為26~67歲,平均年齡為(44.8±9.3)歲;出血量為405~1025mL,平均出血量為(514.9±64.8)mL。所有患者均經過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引發的消化道出血,排除其它嚴重心血管、腎臟疾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結果顯示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按照醫囑為患者實施靜脈輸液,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以及飲食指導。
觀察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方案。具體步驟如下:1)護理評估,待患者入院以后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了解,然后對血的顏色、量及性質進行評估,并對出血位置、出血量進行初步評估。對患者脈搏、血壓和體溫進行密切監測[2]。2)待評估工作完成后打開患者的靜脈通道,按照醫生的囑咐給予患者輸液,及時補充血容量,使酸堿、水電解質平衡得到維持,將輸血準備工作落實到位。3)按照醫生的囑咐給予患者服用消化道止血藥物。4)心理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積極與患者溝通,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患者在對病情缺乏正確認知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恐懼以及悲觀失望的心理,醫護人員要盡量安慰患者,耐心地鼓勵患者,從而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5)充分保證患者病房的干凈整潔,溫度濕度都要適宜。6)在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因為嘔吐而引起窒息,做好飲食護理,出現嚴重嘔血或明顯出血時,立刻禁食,24h之后若病情有所好轉,可以給予少量溫熱流質的易消化食物,等病情穩定之后,要指導患者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避免吃一些粗糙、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同時要戒煙戒酒,不要喝濃茶、咖啡等,注意做好口腔的護理工作,減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惡心嘔吐。7)術后2d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嚴密監測,查房時耐心詢問患者是否出現心慌、頭暈、黑便、嘔血等癥狀,若出現異物感、咽部疼痛等不適感,合并黑便、嘔血次數增多等再出血癥狀,需及時通報醫生,盡快處理[3]。8)出院指導,向患者說明飲食、藥物、休息對患者康復、防止其再度出血的重要性[4]。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總滿意率,參照本院自制的調查表,從服務態度、溝通、健康教育、病情監測、細心方面入手,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進行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表1的的各項數據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93.3%,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83.3%,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消化道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類疾病,此疾病的產生多與現今社會的快節奏有一定的關系,患有此類疾病的患者多有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酗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一旦發現腹痛,就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5]。本次研究主要對消化道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措施進行探討,通過針對性護理措施,能夠更加全面地把握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系統的評估工作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從環境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生理護理等方面入手,有助于臨床效果的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患者心理狀態得以調整,身體、生理各個方面逐漸好轉,也是其對護理工作高度滿意的關鍵原因。從本次的研究結果可知,采用針對性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93.3%,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83.3%,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消化道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針對性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有利于患者的身體的盡快恢復。
參考文獻
[1] 魏嫦.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有效護理方式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3(20):36,41.
[2] 王攀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4):162-163.
[3] 莊大香.4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01):176-177.
[4] 袁衛珍.對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07):156-157.
[5] 劉蘭春.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要點分析[J].智慧健康,2018,04(3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