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
一個列兵,入伍短短6個月的列兵,干部稱贊他是“智多星”,新戰友視他為標桿,而親戚朋友則夸獎他是“傳遞正能量的使者”。他,就是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的陸軍航空兵學院廊坊營區學兵16隊列兵李超。
清晨,當官兵還在沉睡時,李超就早早起床,借著微弱的燈光,練仰臥起坐﹑俯臥撐、蹲起、平板支撐……短短30分鐘,汗水就濕透了軍裝后背……“每天都要進步一點點!”李超根據自身條件、訓練任務、崗位需求等,按照每天、每周、每季度、每年的時間節點,分階段為自己定制微目標,逼自己“每天都綻放出新精彩”,每天都成為最棒的一天。
起初,因李超體質弱,身材瘦小,體能不過關,戰友們為他擔心:恐怕過不了三公里越野關。可誰也沒想到,就憑借“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咬牙堅持,風雪無阻苦練加巧練,三公里武裝越野考核,他取得優秀成績。500米障礙低姿匍匐過鐵絲網,開始速度總是上不去。李超脾氣倔強不服輸,每次訓練,他都給自己增加難度,他的作訓服時不時就被刮到鐵絲網上,雙肘、雙膝、雙腿磨出血,結了痂,再磨出血再結痂,最后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十多塊傷疤。考核那天,頭皮被鐵絲網刮破,血流不止,可他繼續向前沖。結果速度比大綱規定提前了13秒。
那是一個周末,大隊干部征求意見建議。還是學兵的李超,竟然提出一個誰也沒想到的建議:“分段休假”,能保障官兵“常回家看看”。李超說,官兵可根據自己應享受休假的總天數,進行分段休假,軍官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月休、季休或年休,實行分休制能避免重要崗位人員因一次性休完年假而長期脫離崗位;也可避免官兵因工作崗位特殊,導致年假休不全、休不了的問題。官兵都稱贊“實行分段休假好!”
李超習慣在兜里揣個小本子,聽到看到有意思的問題,他就細心記下來,反復琢磨,直至弄出結果來。他所在學員隊的指導員理論課講得特棒,通俗易懂,戰士愛聽。聽到別的學員隊理論授課講不好,一上課戰士就睡覺時,他琢磨怎么解決這一問題。為此,他四處求教,甚至還向母校內蒙古師范大學的老師求援。最后,他大膽建議:“招標授課”,就是全大隊根據每月理論學習授課重點確定選題范圍,讓各學員推薦一名干部骨干重點備課,參加大隊的“招標評選”,最終評出的優秀者獲得授課資格,給各連巡回“串講”。領導采納了他的建議,講得好的登講臺,講不好的逼其當學生趕隊。改進了傳統的授課方式,促進了教育質量提高。
新兵入伍的第二天,李超從朋友圈里發現田丹家里特別困難,父親患肺癌3年,因治病欠下一大筆外債,田丹患白血病已是無錢救治。李超沒多想,便把手機里僅有的幾百多塊錢用微信轉給了田丹一家。他把田丹一家的遭遇發到同學微信群里,很快就有不少同學直接通過微信轉賬捐款。李超又鼓勵同學再給同學的同學朋友轉發這個消息,結果引來數百人加入到了捐款救助田丹的行列。李超又通過多方打聽,與雷鋒班和家鄉駐軍某部的“塞外雷鋒班”取得了聯系,兩個雷鋒班戰士迅速捐款,還分別發出共同救助田丹的倡議書。緊接著,郭明義愛心團隊等公益組織也積極響應。一時間,救助田丹的消息,從內蒙古飛向遼寧、廣東、河南、江蘇,數以萬計的網友關注著這位花季少女的病情,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