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防疫攻堅戰還在繼續,教育人堅守防疫崗位的同時,又接到“停課不停學”網上授課的新任務。雙重任務驅使下,松原市寧江區教育局精心策劃,認真部署,統籌兼顧,完成使命。其間涌現出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體現了教育人的大智慧與大情懷。
統籌安排。領導重視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教育部門在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的安排部署,寧江區教育局結合本區實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于2月16日印發了《寧江區延期開學期間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方案》,要求各學校、幼兒園按照方案要求,借助互聯網,做好延期開學期間的教育教學工作。
務實求真。部署工作
線上教學是特定時期的應急之舉,寧江區教育局局長張彥偉即時進行調度和部署,副局長申樹平在落實工作任務時重點強調:各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平臺,組織實施好本校的網上教育教學活動;各校要制訂差異化實施方案,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切忌“一刀切”;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發校本課程,開展本校有特色的活動;要按照簡單便捷、易于操作、靈活多樣、實用普惠的要求,切實有效組織教師、學生開展網上教育教學活動,確保活動務求實效。
在區教育局、區教師進修學校高度重視下,寧江區的“停課不停學”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
優選平臺。逐級培訓
為保障線上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2月18日上午,松原市寧江區開展了由寧江區教育局組織,區教師進修學校具體負責,采用網絡直播的形式,對全區70所中小學共202名骨干教師、電教員及業務領導進行了網上教學平臺及教學軟件應用培訓。
2月19日。寧江區又組織各學校參培教師對本校任課教師進行了校本級培訓,要求所有任課教師必須掌握線上互動教學方式,并鼓勵有專長的教師開設直播課程。
松原市寧江區教師進修學校電教部主任張占軍和寧江區教育局科技信息科的鞠娜老師作為本次培訓的主講教師負責培訓和指導。兩位教師為各學校制訂網上教育教學工作方案,選擇合適的網上教學方式,從而指導各學校穩步開展疫情期間的教育教學工作。這為全區線上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和網絡平臺保障。
嚴格審核。科學規劃
寧江區教育局要求各學校根據本校實際,制訂符合本校的網上教育教學工作實施方案,要按照實用、易用、好用的原則篩選好教學軟件及教學服務平臺,全面做好線上教學活動的安排部署,同時強調各學校的方案中教育教學內容要細化并有明確的安排。
各學校的網上教育教學方案提交后,區教師進修學校針對學校提交的方案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審核。在審核方案時,區教師進修學校發現部分學校的教學方案比較空洞,沒有達到區教育局的要求,2月20日,寧江區教師進修學校緊急下發了《關于寧江區延期開學期間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幾點要求》,指導各學校把方案制訂的重點放在課程內容的設計和安排上,同時,要求各學校業務領導要逐學科、逐年級審核課程內容。審核通過后,形成各年級第一周的課程列表,課程列表內容包括日期、授課具體時間、學科、課程內容、執教者、操作平臺等。
寧江區教師進修學校還要求各學校提供登錄平臺的二維碼,學校登錄賬號及密碼,便于教研部門深入平臺隨機指導工作。經過區教育局、區教師進修學校的積極協調和悉心指導,各學校二次上交的工作方案較之前有了很大改觀,教學內容、時間安排以及授課方式一目了然。
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寧江區教育主管部門也做到了精心規劃和科學引導。幼兒園主要通過微信等方式,指導家長科學開展親子活動,為廣大家長提供科學育兒知識輔導。
小學各學校均根據不同學科設置了不同的教學內容,并按進度安排了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學習的學習任務、學習內容等。
中學各學校教學內容設置則依據學年的特點,初三立臣講練結合,布置多樣化的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一、初二合理安排學生線上對已有知識的鞏固和提升,夯實基礎,為開學做好準備。
在區教育局、區教師進修學校的科學規劃下,各學校還從本校實際出發,輔之安排了音樂、美術、科學、體育等不同學科的內容,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家也一樣堅持體育鍛煉,同時。個別學校還安排了硬筆書法、大閱讀以及新聞實事、眼保健操、防疫常識等內容。
針對個別學校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安排不夠合理等問題,教育主管部門也與這些學校進行了及時溝通,督促學校立即改進。一系列舉措的實施,確保了寧江區每一所學校的課程設置科學合理,為全區各學校線上教學能夠取得最佳效果保駕護航。
專業引領。助力教研
在專業引領方面,區教師進修學校堅持“停課不停研”的工作總思路,要求每位教研員要發揮好引領者、輔導者、督促者的作用。
做好引領者。面對海量的網絡資源,以往教師一般要先去搜集、體驗、嘗試,之后需要思考適合自己學生的課程資源在哪里、特色是什么、怎樣來學,這樣的教研方式不但費時費力,也給教師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沉重負擔。
為減輕教師的負擔,寧江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學科教研員們搜集整理了資源包,定期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及時向一線教師發布,為教師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做好輔導者。為了更好地做好答疑解惑工作,區教師進修學校各學科教研員還建立了本學科的微信網絡教研群,針對全區教師在備課、上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困惑,隨時進行答疑指導。
做好督促者。特殊時期,各學校教師要做到防疫、教學兩手抓,特別辛苦。為了全面保障教師教學效果,掌握好教學進度,避免懈怠,區教師進修學校成立了中小學教育微信群,既為各學校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臺,也實現了學校間的相互督促。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功能的充分發揮也為線上教學取得實效做了良好助力。
線下播種。線上開花
2月24日,寧江區教育局、區教師進修學校潛心籌備的線亡課堂正式開課。但是,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等平臺由于用戶量驟然猛增而發生了擁堵,面對突發情況,各學校緊急應對,通過錯峰上線的方式,很快解決了這一難題。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一幅幅別開生面的學習畫面不斷傳送到微信群,讓人領略到了不一樣的課堂風采。
線上課堂開課以來,教師進修學校的學科教研員每天都要深入到學校的學習平臺進行督查指導。線上直播課、錄播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多樣;多種方式的作業批閱與展示,微信群的互動和答疑,充分彰顯了“互聯網+”時代的學習優勢;學習資源極其豐富,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和眼界。
恪守職操。真情永駐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寧江區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他們深知,雖然疫情將師生們“困”在家里,但是教育沒有暫停鍵,這一刻,職責不能推卸,更不能退卻。要想盡一些辦法,用盡一切手段讓教育繼續,讓每個困在家里的學生在疫情期間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樣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如果說線上教學是年輕教師的強項,那么,時下對老教師來說就是一次莫大的挑戰。寧江區回族小學英語教師李東明,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離退休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但在這段特殊的日子里,李老師仍兢兢業業,克服網絡技術不熟練等重重困難,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七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她不僅認真地為學生們上好每一節網課,而且還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對學生們上傳的音頻和書寫進行批改和訂正,有時一忙就忙到晚上八九點鐘。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著學生,感動著家長,也在影響著回族小學的每一位教職工。
寧江區第二實驗中學的校領導們原本以為教師們接到網上授課的通知后多少會產生些畏難情緒,因為會受到工作任務、工作量、信息技術應用所限,但出乎意料的是,教師們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們一方面自行安排好了工作時間。一方面在微信群中紛紛提起了建議,各種程序和應用軟件紛至沓來,讓人真切感受到了教師們上網課的那份熱情。
對于教師來說,網課最大的困難就是每天的作業布置。由于學生上交不夠及時,為此,教師們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進行督促:有的把批改形式改為語音勸導式,激發學生做作業的熱情;有的在網絡直播中直接喊話要求;有的利用抖音視頻截取一段搞笑型視頻,寓教于樂,幽默督促。
疫情當前,松原市寧江區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及各學校的領導、教師、教研員們都在危難之時盡顯了他們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人生本色,可愛而又可敬。“掃陰霾,捷報傳,神州大地換新顏,笑迎黃鶴還。上網課,崗前站,朝夕無怨兩相擔,國難師魂現。”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一次疫情。是不幸。也帶來了機遇和改變。除了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最大限度地促進了學習方式的變革。堅信在松原市寧江區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下,疫情過后。“互聯網+教育”的學習方式會極大地改變師生們的教育理念,未來的信息化課堂也會因此而光彩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