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強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建筑節能與建造技術協同和創新中心,江蘇徐州221116)
結構傳聲與振動是建筑聲學中最關鍵的問題之一,住宅中樓板聲學性能的好壞會影響到居住者的隱私和健康。住宅樓板的聲學性能包括空氣聲隔聲性能和結構隔聲性能,使用或居住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噪聲與振動,如設備運行噪聲、洗浴生活用水產生的噪聲與振動、樓上的腳步聲、拖動桌椅等產生的摩擦噪聲、家用電器運行噪聲等,都會通過空氣傳聲或結構傳聲的途徑影響鄰近建筑,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困擾。《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規定了環境噪聲的最大允許限值,《住宅性能評定技術標準》(GB 50362—2005)、《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范》(JGJ/T229—2010)、《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規程》(CECS 179—2009)規定了建筑墻體、樓板、門窗等的聲學性能要求。《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50118—2010)、《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2011)中更是規定了高要求住宅分戶樓板[1-2],要求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分戶樓板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標準值≤65 dB,空氣聲計權隔聲量加粉紅噪聲頻譜修正量≥50 dB。住宅結構樓面多采用鋼筋混凝土樓板,樓板結構厚度一般在100~150 mm之間的居多,《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中的國內住宅現場隔聲測量調查結果表明,樓板撞擊聲壓級通常在80 dB左右,不能滿足住宅設計規范、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規程、建筑隔聲評價標準等的取值要求。要達到高要求住宅分戶樓板的撞擊聲壓級≤65dB,樓板撞擊聲改善量ΔL≥15dB,因此在工程設計中應重視樓板撞擊聲壓的改善問題研究。
采用浮筑樓板做法,將彈性減振材料應用在樓板隔聲中,對于改善樓板撞擊聲壓級有積極意義。國內外以合成氈、聚合物化合物、橡膠合成物、礦物和羊毛合成氈等作為彈性減振材料[3-5],構筑形成浮筑樓板,分析其對樓板撞擊聲壓級的影響。如在理論上,將浮筑樓板作為質量彈簧體系,那么彈性材料的動態剛度和頻率變化等性能參數將會影響其結構傳聲的效果。但目前對于彈性減振材料的選擇、彈性減振材料的性能參數研究,特別是彈性減振材料在荷載作用下其性能變化規律[6-7]對于結構傳聲的影響等方面研究的還不多。本文選擇兩種不同的彈性減振材料,考慮彈性材料在不同荷載大小和持續作用時間下的厚度、累計厚度、動態剛度和頻率等的變化規律;然后以彈性減振材料加混凝土浮筑面層構筑浮筑樓板體系,考慮不同彈性減振材料、不同荷載作用的影響,探討其對樓板撞擊聲壓級及其改善量的影響。
結合ISO 10140-3、EN 12354-2標準[8-9],根據GB/T 19889.7—2005《聲學建筑和建筑構件隔聲測量第7部分:樓板撞擊聲隔聲的現場測量》[10]、《聲學建筑和建筑構件隔聲測量—第14部分特殊現場測量導則》(GB/T 19889.14—2010)[11]進行測試。以基層重質裸樓板(即鋼筋混凝土樓板)為參照體,測試時固定傳聲器和撞擊器的位置、數量應符合要求。將四個傳聲器均勻分布在實驗室的設計空間內。撞擊器隨機分布,放置在被測樓板上四個不同的位置,撞擊器的位置與樓板邊界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0.5 m,測試樓板聲學性能參數,包括撞擊聲壓級L和撞擊聲壓改善量ΔL。
根據標準BS EN12431: 2013的規定[12]:在測試樣品的表面上施加不同的荷載,測試試樣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試件為正方形,截面邊長為200 mm×200 mm,加工允許偏差為±1 mm,測試材料不同加載條件下的厚度變化。
根據ISO 9052-1標準[13],模型為單自由度質量彈簧系統,測試其動態剛度。動態剛度s'是動態荷載與其作用下位移的比值,根據式(1)確定:

式中:S為試件面積;F為試樣上垂直作用的荷載;Δd為彈性材料厚度的變形量。
根據ISO7626-2:2015(EN)標準[14],采用單點平移激勵,通過分析系統的頻率響應,獲得其共振頻率參數。通過使用正弦、白噪聲或脈沖信號,可以測試垂直振動作用下試樣和負載板的共振頻率fr。根據半功率寬帶法,確定材料阻尼比δ:

式中:fH、fL分別為共振頻率fr對應峰值降低3dB所對應的高、低頻率值。
(1) 選擇住宅樓板,為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結構,樓板厚度為120 mm。
(2) 彈性減振墊層,彈性墊板采用樣品1(RL1)、樣品2(RL2),材料厚度、質量密度、孔隙特征情況、共振頻率、動態剛度等見表1、表2。
(3) 浮板質量層采用帶鋼絲網的細石混凝土層,厚度為32、80 mm兩種,質量密度分別為80、200 kg·m-2。
(4) 成型不小于10 m2的浮筑隔聲樓板,彈性減振層與結構樓板可靠粘結,其上澆筑細石混凝土,表面平整規則,養護28 d后測試其聲學性能。
表2給出了試驗中采用的彈性材料的相關性能參數。試驗中測試了彈性材料在不同加載條件下的厚度變化,特別是測試2 kN·m-2載荷作用下的厚度。彈性材料選擇需要注意其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特別是厚度的變形對動態剛度的影響。

表1 彈性減振材料性能Table 1 The properties of the elastic damping material
表1給出了彈性材料RL1和RL2的主要性能參數和材料基本特征,包括其密度、自然厚度。按照荷載加載制度,表2中給出了不同加載情況時,樣品在不同荷載作用下的測試厚度DF、DB。圖1中給出了樣品RL2在2 kN·m-2荷載作用下1~12 d的累計厚度變化,隨著時間的增長,彈性材料的變形不斷增加,厚度不斷減小。2d后RL2的變形量達到其總厚度的35%左右,隨后保持在0.1 mm·d-1左右,8~10 d趨于穩定,累計變形約45%。彈性材料在靜態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影響其動態剛度和共振頻率,進而影響彈性材料在浮筑隔聲樓板中的隔聲性能。因而在隔聲設計中,需要注意彈性材料的性能參數變化及其對隔聲的影響。根據標準BS EN12431: 2013和ISO 9052-1,彈性材料的動態剛度是在200 kg·m-2的荷載測試條件下取得。

表2 彈性減振材料性能測試結果Table 2 Test results of elastic damping materials

圖1 彈性墊板RL2累計厚度變化Fig.1 Accumulated thickness change of elastic plate RL2
表3給出了荷載作用下彈性減振材料性能變化,包括加載時間為2d和12d情況下的共振頻率和動態剛度變化。

表3 荷載作用下彈性材料的性能變化Table 3 Performance change of elastic materials under load
圖2中比較了不同荷載作用與加載時間下,不同彈性減振材料澆筑形成的浮筑隔聲樓板結構,其共振頻率的變化情況。圖2中的RL1-2 kPa是考慮2 kN·m-2荷載作用,RL1-0.8 kPa是考慮0.8 kN·m-2的荷載作用。可以發現,不同的荷載,也就是彈性減振材料上作用不同的浮板厚度及荷載,都會引起浮筑隔聲樓板共振頻率的變化,而頻率的變化,會造成樓板撞擊聲壓改善量的變化,其原因與荷載作用下材料的厚度變化,進而引起材料動態剛度的變化有關。圖3進一步分析了不同彈性減振材料澆筑形成的浮筑隔聲樓板結構在相同荷載作用下,其在不同時間段的共振頻率變化情況。隨著荷載作用時間的增加,其共振頻率有變大的趨勢,其隔聲性能相應地下降。試驗結果和圖4中彈性材料動態剛度的變化是一致的,與EN29052-1標準、ISO 10140-3標準以及Cremer等[15]的結果比較一致,因而在設計中如何考慮阻尼變化、動態剛度變化、頻率變化對撞擊聲壓的影響,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理論與試驗分析。

圖2 不同荷載作用、不同加載時間對共振頻率的影響Fig.2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oad and different loading times on resonance frequency

圖3 相同荷載作用下,不同加載時間彈性墊板的共振頻率變化Fig.3 Resonance frequency variation of elastic plate with loading times for same load

圖4 不同加載時間對兩種彈性墊板的動態剛度變化Fig.4 Dynamic stiffness variation of two elastic plates with loading times
樓板撞擊聲壓級改善量的測試,是依次測試基準裸樓板的撞擊聲壓級、鋪裝彈性墊層和浮板質量面層后形成浮筑樓板的撞擊聲壓級,其差值為樓板撞擊聲壓級改善量?L(dB),試驗結果見圖5和圖6。圖5(a)、6(a)中的柱狀圖是不同頻率下的撞擊聲隔聲單值評價量,圖5(b)、6(b)中4條曲線圖分別對應2 d和12 d以及不同荷載0.8 KN·m-2和2 KN·m-2作用下在50~5 000 Hz頻譜范圍的撞擊聲壓級改善量,如RL1-0.8 kPa-2 d和RL1-0.8 kPa-12 d分別代表樣品RL1在0.8 KN·m-2荷載作用2d和12d下的測量值,RL1-2 kPa-2 d和RL1-2 kPa-12 d分別代表樣品RL1在2 KN·m-2荷載作用下2 d和12 d的測量值。圖5、6中的結果表明,樓板撞擊聲壓改善量與彈性材料的頻率和樓板浮筑層的質量密切相關,對于由樣品RL1制作的浮筑隔聲樓板體系,共振頻率在69.8~145.3 Hz變化,其撞擊聲壓改善量相應的變化范圍為 18.7~23.6 dB,共振頻率變化幅度達到51%,撞擊聲壓改善量降低幅度達到27%;對于由樣品RL2制作的浮筑隔聲樓板體系,共振頻率在137.7~254.8 Hz變化,其撞擊聲壓改善量相應的變化范圍為11.1~17.3 dB,共振頻率變化幅度達到46%,撞擊聲壓改善量降低幅度達到35%。結果是在荷載的作用下,兩種材料的撞擊聲壓改善量都出現了降低的趨勢,聚氨酯泡沫板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發泡橡膠減振墊板。

圖5 RL1撞擊聲壓改善量隨頻率的變化Fig.5 Vari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index of impact sound pressure reduction with frequency for RL1

圖6 RL2撞擊聲壓改善量隨頻率的變化Fig.6 Vari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index of impact sound pressure reduction with frequency for RL2
彈性減振材料的性能參數與荷載大小、荷載持續作用時間等有關。隨著荷載增大、荷載作用時間增加,兩種彈性墊層性材料的累計厚度變形增大,動態剛度增大。樣品RL1和樣品RL2在不同厚度浮筑面層形成的浮筑隔聲樓板,其樓板撞擊聲壓級和撞擊聲壓級改善量不同,RL1形成的浮筑隔聲樓板,其撞擊聲壓改善量要比RL2形成的浮筑隔聲樓板效果好,說明彈性墊層性能參數變化對樓板撞擊聲壓級有重要影響。
結合已有的試驗數據分析,現澆梁板式四邊支撐樓板,厚度為120 mm,樓板質量密度為300 kg·m-2,樓板撞擊聲壓現場測試為80 dB,要達到“AAA”高要求住宅的隔聲要求(≤65 dB),還相差15 dB。若采用聚氨酯泡沫板浮筑隔聲樓板體系,浮筑層質量密度為250 kg·m-2,考慮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其樓板撞擊聲壓改善量為10.3 dB;浮筑層質量密度為80 kg·m-2,其樓板撞擊聲壓改善量為13.7 dB;浮筑層質量密度為150 kg·m-2,其樓板撞擊聲壓改善量為17.3 dB;現場測試的樓板撞擊聲壓最大改善量出現在接近系統共振頻率的0.91倍頻率位置附近。同樣,對于發泡橡膠減振墊板制作的浮筑隔聲樓板體系,浮筑層質量密度為80~250 kg·m-2,其樓板撞擊聲壓改善量為16.1~23.7 dB,最佳改善量出現在浮筑層質量密度為138 kg·m-2時,接近系統共振頻率的0.94倍頻率位置。兩種材料的最佳隔聲量,都是出現在系統共振頻率的0.91~0.95之間,這也許與材料在荷載作用下的長期變形有關,由于材料變形,實際剛度發生變化,其耗能的指標在降低,進而影響其隔聲減振能力,這和彈性減振材料在荷載作用下累積變形增大和動態剛度增大的規律相一致。同樣的結構樓板,采用不同的彈性減振材料和不同的浮筑質量層密度,其樓板撞擊聲壓級離散較大,這一方面是由于彈性減振材料的動態剛度、阻尼比和材料頻率等性能參數存在差異,另一方面是由于樓板結構層、彈性減振層、浮筑面層形成的浮筑樓板隔聲體系的共振頻率不同造成的。
本文分析了彈性減振材料在荷載作用下不同時期的厚度變化及變化規律;以單自由度質量彈簧系統為模型,測試其動態剛度;采用單點平移激勵,通過分析系統的頻率響應,獲得其共振頻率參數。彈性減振材料在荷載的持續作用下,其厚度降低,累計變形量和動態剛度變大,其性能參數的變化規律為浮筑隔聲樓板隔聲指標研究提供了依據。
(1) 聚氨酯泡沫板在荷載作用下的累計厚度變化,2 d的變形量達到其總厚度的35%左右,8~10 d趨于穩定,累計變形達到45%左右。
(2) 發泡橡膠減振墊板制作的浮筑隔聲樓板體系,頻率在69.8~145.3 Hz變化,頻率變化51%,其撞擊聲改善量為18.7~23.6 dB,撞擊聲壓改善量降低幅度達到27%,對應浮板質量密度為138 kg·m-2。
(3) 聚氨酯泡沫板制作的浮筑隔聲樓板體系,頻率在137.7~254.8 Hz變化,頻率變化46%,其撞擊聲壓改善量為11.1~17.3 dB,撞擊聲壓改善量降低幅度達到35%。
(4) 聚氨酯泡沫板厚度比發泡減振墊板的厚度厚約1倍,但其隔聲減振性能卻較低,可見將保溫板用作隔聲板,其隔聲減振性能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樓板隔聲設計施工中,浮筑隔聲樓板體系的隔聲效果與彈性材料的性能、浮板質量層有關,特別是與彈性材料在荷載下的厚度變化、動態剛度、頻率變化有關。然而,在設計與施工環節,有關室內環境設計中,特別是樓板隔聲降噪的設計往往不被重視,有關彈性材料在浮筑隔聲樓板中的應用還不多見,工程設計人員在彈性材料的選型、性能參數的取舍以及彈性材料對樓板撞擊聲壓的影響還不是很了解,在今后還需要積極探索研究彈性減振材料的動態剛度、頻率等變化對樓板撞擊聲壓級的影響。建議在后續的浮筑隔聲樓板體系研究中,應進一步考慮彈性材料的密度、厚度、剛度、頻率、荷載下的長期變形及阻尼比等,以期為確定浮筑隔聲樓板體系最佳隔聲量提供依據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