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浩

摘? 要:教學實踐中發現,快樂體育教學符合學生身心的發展要求,可作為中學體育教學的一種發展趨勢。為了證明快樂教學的作用,本文借助于對照實驗的方法表明了快樂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提高籃球的基本技能。文章基于影響中學生籃球興趣的角度,參照學生的實際籃球技巧,通過實驗班快樂體育教學與普通班傳統教學的對比,驗證快樂體育教學對于籃球教學開展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籃球教育? 興趣培養? 學生興趣
中圖分類號:G84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c)-0060-02
Abstract: It is found in teaching practice that happy physical education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ody and mind, and can be regarded as a development trend of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e the effect of happy teaching, this paper shows that happy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asketball and improve the basic skills of basketball.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sketball interest, this paper, with reference to students' actual basketball skills, compares the happy PE teaching in experimental class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ordinary class, and verifie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happy PE teaching on basketball teaching.
Key Words: Basketball education; Interest cultivation; Students interested in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中學的傳統體育教學形式基本效仿于上世紀中葉前蘇聯式的教育理論,其理論基礎是重智主義教學流派,強調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并通過古板的教學方式灌輸給學生課本知識,因此阻礙了中學生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課堂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困擾了正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也阻礙了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快樂體育”從個人發展需要出發,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視為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把終身體育視為自身的目標,強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為中心,達成學生體育教育的主動學習。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快樂體育教學思想在中學籃球教學的運用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中學生快樂體育有關的文獻和刊物,并仔細分析,為本文論述提供一定的理論佐證。
1.2.2 問卷調查法
在華中師大一附中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1份,回收率91%。
1.2.3 對照法
本文在實驗方式的選擇上選擇了空白對照,整個實驗過程中,兩班均采用了32學時的教學,教學條件一致,由同一教師擔任任課老師,在教學期間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組采用快樂體育學法的實施。
將“快樂體育”教學法施力加于實驗組的一些體育游戲方法主要有:“傳接球比快練習”“投籃練習原地投籃比賽”“8字運球上籃”等。隨著課程的進行,學生對運、傳、投等基本技術的不斷熟練掌握,游戲的內容和難度也不斷變化。由單一的基本技術游戲轉變多變的基本技術銜接游戲,由相對靜止游戲轉為運動中完成的游戲,由無身體接觸類游戲,轉為身體對抗性游戲。
1.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SPSS 11.5軟件完成對實驗數據的處理。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前普通班與實驗班學生籃球運球基本技術測試成績的對比分析
根據反饋的數據,對實驗前實驗班學生和普通班學生運球成績進行測試后成績(以時間為計算單位)進行整理統計,普通班成績為13.0997±0.72761(),實驗班成績為13.1033±0.98643(),兩者在運球指標上獲得的成績可區分度不大,保證了實驗班學生和普通班學生在運球成績方面的齊同比較。
2.2 實驗前普通班與實驗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的比較分析
根據反饋的數據顯示,普通班興趣量表得分為86.17±
18.212(),實驗班興趣量表得分為85.57±20.571(),在體育學習興趣水平實驗前的測試成績能夠知道兩組學生興趣得分沒有明顯的差異性,符合對比實驗要求,證明實驗具有可行性。
2.3 實驗后普通班與實驗班學生籃球運球基本技術的測試成績的差異性比較
在籃球基本運球技術方面,在保證其他變量不參與影響的情況下,將普通班和實驗班實際操作之后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得出結果:普通班成績為12.8423±0.78015(),實驗班成績為11.8743±0.37774()。通過分析可知,2組在經過實驗教學后運球成績差異性很大,且實驗班平均用時更短,說明實驗后實驗班進步更大,成績更好。接下來繼續研究分析哪種教學方法更能促進學生興趣水平的提升。
2.4 實驗后普通班與實驗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的差異性比較
對實驗班開展了一個學期的實驗操作之后,重新對2個班的同學進行興趣量表數據收集,最終獲得的數據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實驗后實驗班和普通班學生的興趣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
2.5 實驗前后普通班與實驗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進步幅度的差異性比較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班實驗前后就學習興趣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同時根據實驗前后獲得數據信息,能夠知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的進步。另外實驗前后普通班的均值數據僅為0.267,遠遠低于實驗班的12.100,說明實現前后實驗組的進步效果要比對照組的進步效果更好,表明不同的教學方面能夠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
3? 結論
3.1 快樂體育更能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通過教學實驗后的數據比較分析和教學實驗課堂的觀察,實驗班實驗前后的均值差為12.100,而普通班實驗前后的均值差為0.267,這表明中學籃球課中使用“快樂體育”教學法與運用傳統的籃球教學法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幫助學生培養終生運動的良好意志。
3.2 快樂體育更有利于學生技術的掌握
從技術掌握的情況看,運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訓練的積極性不高,對學習新技術的渴求度不夠,學習的技術動作太分散,對學過的技術動作記得不牢固,導致完成不了教學目標。而“快樂體育”中的籃球教學,注重的是籃球游戲,籃球游戲教學的多樣性、趣味性和技巧性等都充分的調動了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
3.3 快樂體育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快樂體育”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使學生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激發了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和參與欲望,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到籃球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羅永義,仇軍.基于體育本體論的“快樂體育”教學理念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2):105-111.
[2] 章羅庚.把握快樂體育教學的“度”[J].中國教育學刊, 2010(8):50-52.
[3] 白碧琴.淺談新課改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快樂體育[J].思想戰線,2013(2):3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