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娟



摘? 要:為了清楚地了解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利用CiteSpace Ⅴ(版本號為5.1.R8.SE)分析軟件對CNKI數據庫1998—2019年收錄的主題為“羽毛球運動”的核心期刊(CSSCI)共218篇相關文獻進行科學計量與可視化分析。結果顯示:20年來,羽毛球運動研究的發文量呈現跳躍式增長,高產作者以程勇民、戴金彪、章建成等為代表;高產機構主要由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學院和廣東體育學院構成。研究熱點體現在羽毛球運動的訓練、比賽、技戰術、教學、生物力學、生物化學方面。
關鍵詞:羽毛球運動? 知識圖譜? 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c)-0215-03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frontiers and focuses in the field of badminton sport, and using CiteSpace Ⅴ (version 5.1. The R8. SE) analysis software of database of CNKI from 1998 to 2019, included the theme of "badminton" core journals related paper (CSSCI) 218 scientific measurement and visualiz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on badminton sports has increased by leaps and leaps. The productive institution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badminton training, competition, skills and tactics, teaching, biomechanics and biochemistry.
Key Words: Badminton; Knowledge mapping; Research progress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體育運動,它器械設備簡單,技術要求和運動量可自行控制,同時又是一項競技項目,比賽緊張激烈,觀賞性較強。羽毛球運動是我國傳統優勢項目,自1992年進入奧運會以來,一直為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我國學者分別從羽毛球教學、技戰術、訓練、生物學特征、人才培養、起源與傳播等視角對羽毛球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整理。知識圖譜對特定領域的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進行可視化分析,已成為目前對文獻研究的新趨勢[1]。本文利用CiteSpace Ⅴ(版本號為5.1.R8.SE)分析軟件對CNKI數據1998—2019年收錄的主題為“羽毛球運動”的核心期刊(CSSCI)共218篇相關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和內容挖掘,分析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前沿和熱點,為優化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羽毛球”為主題詞或關鍵詞或篇名進行檢索,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檢索時間和學科不限,截至2019年4月9日,來源類別為“CSSCI”,檢索條件“精確”共檢索相關文獻218篇,以此作為數據來源。選擇CSSCI期刊的文獻質量更高,對當下問題研究根據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對文獻檢索來源進行了一定限定。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Ⅴ(版本號為5.1.R8.SE)軟件,對文獻的高產作者、核心機構、研究熱點進行可視化處理,通過高頻關鍵詞形成關鍵詞共線圖譜可清晰展現羽毛球運動研究的整體狀況。
2? 研究框架
本研究運用上述研究方法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確定羽毛球運動相關文獻的研究熱點主題,具體研究框架如圖1所示。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研究文獻年分布
分析文獻年分布可以間接熟悉該領域的研究歷史和研究現狀,通過繪制相應論文發文量的時間變化,對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的演變、前沿熱點及發展趨勢有重要的意義[2]。由圖2可見,從文獻的發展脈絡來看,自1998開始,被CNKI數據庫收錄的CSSCI關于羽毛球運動的論文截至到2019共計218篇,平均每年發表9.91篇,文獻總體呈跳躍式上升趨勢。文獻年分布圖中出現了一個規律,在奧運會結束后對于羽毛球運動研究文獻的數量迅速增加,出現高峰。究其原因,可能與奧運會的籌備與舉辦密切相關,以及對于羽毛球運動比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提高羽毛球運動的技術技能。
3.2 高產作者分析
在文獻計量學中,核心作者在某個學科具有重要影響力,是學科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推動者[3]。根據普萊斯定律,核心作者的發文量為M≈0.749(M為核心作者最低發文量,Nmax是統計的年限中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論文數)。核心作者發文量最大臨近整數3作為核心作者候選人的最低論文發文數[4]。在CiteSpace Ⅴ軟件運行得到作者共線圖譜,發表該領域研究成果3篇及以上的作者有17位,如表1所示。
從表1和作者共現圖譜中可以看出,形成了以程勇民、金花等為中心;以戴金彪、蔣健和盧志泉等為中心;以章建成、王樹明和周成林等為中心;以戴勁、遲立忠和鐘建萍等為中心;以陳滔和佘曦等為中心;以劉宇和魏勇等為中心的6個主要合作研究網路。
3.3 研究核心機構分析
研究機構可以反映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力量分布狀況,根據普萊斯定律,核心機構有12所。從表2看出,專業體育院校和師范院校成為核心力量。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學院和廣東體育學院是羽毛球運動研究的主要力量,研究成果占中總研究的31.2%。對于羽毛球的研究根據學校所在地發現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高產作者大部分都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專業體育院校,同時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較快,擁有國家隊、體育研究所等所需科研支撐。
3.4 羽毛球運動研究的熱點分析
關鍵詞是研究文獻的高度濃縮,是研究主題的精簡表達。對關鍵詞進行分析可以看到該領域的研究進展和研究熱點。文章主要依據關鍵詞的頻次,結合其中心性來分析研究熱點。關鍵詞共現可以對文獻中特定字段進行運算, 得到結果為關鍵詞共現網絡, 能反映出該領域當前研究熱點及過去產生過的熱點。采用CiteSpace Ⅴ軟件,將檢索得到211篇“羽毛球、羽毛球運動”文獻進行分析,選擇Keywords獲得羽毛球運動研究熱點主題共現圖譜(見圖3)。
其中,采用了關鍵詞技術分析,對頻次較高的表達意義相同、相近和同質性較高的關鍵詞進行了合并,如將“優秀羽毛球運動”“優秀運動員”“羽毛球運動員”合并為“運動員”,“技術、戰術”合并為“技戰術”等。
表3列舉出頻次在4以上的前20位高頻關鍵詞,我國研究羽毛球運動的文獻高頻關鍵詞有“羽毛球”“運動員”“訓練”“競技體育”“羽毛球運動”“技戰術”“羽毛球教學”等。共現圖譜結合中心性顯示:其中,第1、5、9位關鍵詞為“羽毛球(0.58)”“羽毛球運動(0.32)”“球類運動(0.04)”,說明研究主題;“高校(0.1)”“運動員(0.32)”“青少年(0.02)”為焦點對象,說明羽毛球運動在專業運動員、高校學生、青少年研究較多;重點剖析“訓練(0.13)”“技戰術(0.04)”“教學(0.03)”“男子(0.01)、女子單(0.03)雙(0.04)打”“特征(0.04)”體現出羽毛球運動的訓練、比賽、技戰術、教學、運動生物生化、運動生物力學等方面研究。
對于羽毛球運動訓練與技戰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羽毛球技術風格、單項技術的專技戰術分析、訓練規律、制勝規律以及競技能力等。教學主要集中在對青少年及高校學生羽毛球訓練的教學現狀、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考核標準等。羽毛球運動生物生化研究主要表現在羽毛球運動員形態學特征身高、體重、身體質量系數(BMI)、體脂,以及這些指標與運動員運動能力或損傷的相關性;生理學特征主要針對不同運動水平和比賽項目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和無氧能力;羽毛球運動員損傷的描述損傷發生率、損傷部位分布特征、損傷類型、損傷程度及損傷致因等方面。運動生物力學主要集中鞋前掌楔形結構對羽毛球前場蹬跨步動作、不同蹬跨技術動作對羽毛球運動員下肢運動以及疲勞對羽毛球運動員完成不同方向跨步動作下肢生物力學特征的影響等方面。還有羽毛球運動員選材和人才培養以及運動員的大腦可塑性等。
4? 結語
借助科學計量學中的可視化分析方法,通過量化分析,繪制了國內CSSCI期刊關于羽毛球運動的知識圖譜,用可視化的形式展示出的國內羽毛球運動研究的潛在關系。羽毛球運動國內論文的發文量呈跳躍式上升趨勢,高產作者以程勇民、戴金彪、章建成等為代表,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學院和廣東體育學院是羽毛球運動研究的主要力量。研究熱點,主要體現在羽毛球運動的訓練、比賽、技戰術、教學、運動生物生化及生物力學等方面研究。通過可視化分析方法研究羽毛球運動當前的發展與演變,是能夠對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產生影響,并能夠客觀、直觀地揭露其間的聯系。
參考文獻
[1] 李杰,陳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6.
[2] 何秋鴻.基于知識圖譜的我國體育教學模式研究動態與演進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7):631-635.
[3] 譚力文,丁靖坤.21世紀以來戰略管理理論的前沿與演進——基于SMJ(2001-2012)文獻的科學計量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14,17(2):84-94.
[4] 郭文斌.知識圖譜理論在教育與心理研究中的應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