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麟 陳旭 高斯桐 肖嘉揚
摘? 要:基于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過去的5年“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的認可,肯定高校在競技體育中取得的成績。競技體育在高校健康發展不斷深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困擾運動員及教練的問題。本文基于運動員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運動員訓練和學業矛盾難以平衡情況下的心理變化,對理工類院校大學生運動員進行系統化的分析。
關鍵詞:理工科大學生運動員? 運動心理學? 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c)-0238-02
Abstract: Based 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 ping's recogni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n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oblems that the athletes meet in the daily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athletes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ining and study is hard to balance,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college athlet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athlet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orts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1? 高校理工科大學生運動員現狀及其心理影響因素
1.1 心理疲勞對理工科大學生運動員的影響
心理疲勞又稱心理耗竭。在運動領域內,心理耗竭也稱身心耗竭或者崩潰,它是指運動員由于經常不能有效的適應訓練或者比賽應激要求而產生的一種消極的心理生理反應。隨著競技體育高競爭性、高強度和高應激對運動員身心狀況、訓練水平和比賽狀態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長時期的訓練下使很多理工科運動員都不同程度的出現心理疲憊,甚至在一次小小的失利下都會放棄自己的運動生涯。運動性心理疲勞不僅會對運動員的訓練質量、比賽效果等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對運動員的信心也有著很大程度干擾。更為嚴重的是,長時間的心理疲勞使大學生運動員人際關系質量消極化,隨著日常應激反應延長并消極堆積,導致抑郁的嚴重后果。
1.2 心理情緒對理工科大學生運動員的影響
賽場上的外界環境對運動員來說可能是提升自己的動力,也可能是摧毀自己的壓力,能有效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對一位優秀的運動員來說至關重要。很多運動員在比賽中缺少主觀能動性,不具備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建設。他們會因為一次小小的失誤,或者裁判的一個判罰而對其造成很大影響,甚至導致情緒低落,消極比賽的嚴重后果。
2? 心理訓練、調節對運動員競技水平發揮的作用
隨著競技體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及運動心理學的日益成熟,擁有強大心理素質的運動員將成為每一個運動團隊培養的重點對象。同時,對于自身的培養,不能僅靠技戰術訓練和大強度、大運動量的訓練來實現, 必須對其進行科學、合理、準確、系統的心理鍛煉,在日常生活、訓練中不斷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用科學的心理訓練方法去指導他們,使之逐漸建立起強大的心理應激機制,從容面對運動的中困難和壓力。
3? 心理構建的有效途徑
3.1 創設運動比賽的心理發展情境
理工科大學生之所以會產生心理障礙, 主要是對失敗的歸因產生了偏差。這與以前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是分不開的。失敗就會受到懲罰和批評甚至是冷眼旁待,這種錯誤的主觀意識和主觀認知往往會對運動員產生較大的影響。需要高校的體育教師和教練員要適當的激勵和鼓勵學生運動員培養他們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的精神。要克服心理障礙是在逆境中才能夠習得的一種能力。所以高校的體育教師應適當的創造一些逆境來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度能力。
3.2 運動員心理疲勞的控制
心理疲勞是一種常見的“心理耗竭”現象,長期艱苦的訓練和比賽很容易使運動員產生心理疲勞,從而影響運動員正常訓練和降低競技水平。具體表現有情緒和體能耗竭感、成就感的降低和運動萎縮低能等消極狀況。大學生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可顯著負向預測成就感降低和對運動的負評價2個維度, 大學生運動員特質運動自信心可顯著負向預測情緒、體力耗竭維度,訓練比賽中的滿意程度以及特質運動自信心可顯著降低心理疲勞。訓練員可以在運動員日常訓練中適當滲入自信心強化訓練。例如,訓練后對運動員進行鼓勵,比賽后對運動員的成績給予肯定,增強自主決策訓練等。
3.3 比賽心理素質的培養
運動員在比賽中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在各大比賽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在關鍵時候不慌亂、沉著冷靜、優勢的時候不驕傲、落后的時候不氣餒,所以比賽的心理訓練的重要性本身不亞于競技比賽。比賽的心理素質培養可分為3個方面,賽前、賽中、賽后心理訓練。賽前心理培養主要是幫助運動員確定比賽目標,正視自己在比賽中的定位,以及如何正確使用技戰術等。賽中培養主要幫助運動員怎樣去調節最佳狀態,怎樣面對判罰尺度做出正確的應對,怎樣面對對手并給予回應。賽后培養主要是鼓勵運動員的努力拼搏,總結運動員的不足,幫助運動員更清楚的認識問題的有效訓練方式,從而培養出更加優秀的運動員,改善理工科運動員的綜合素質。
4? 結語
(1)各大高校應更加全面地從大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問題的本質出發,建立高校體育運動員實際表象的數據庫、聯合搭建心理構建平臺、加大大學生心理技能培養力度。(2)創建比賽情景幫助大學生運動員適應比賽時心理應激強度,加強科學、合理、準確系統的心理訓練。(3)有效控制不良比賽情緒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影響,加強運動壓力疏導,緩解運動帶來的負面阻礙。(4)解決運動心理負荷產生的焦慮、急躁、自我懷疑等現象,通過心理訓練使之輕松快速地進入到熟悉的、良好的、自我認可的、流暢的比賽狀態。
參考文獻
[1] 毛志雄,遲立忠.運動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98-200.
[2] 王雨.簡析大學生排球運動員不良心理狀態對比賽的影響[D].河南大學體育學院,2018.
[3] 楊少強,沈曉霞.高校大學生籃球運動員心理素質培養分析[D].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2005.
[4] 郭忠云,邊曉明.河北省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就業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J].體育時空,2016(11):112-113.
[5] 陳玉霞.非體院大學生運動員的培養目標[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