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要:科技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為現代建筑學的設計提出了新要求與目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不能只停留在滿足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層面,還需要融入新技術、新科技為居民提供舒適、綠色智能的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構建綠色環保家園,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文章從綠色智能建筑對建筑學的設計基本要求出發,探索了綠色智能建筑在建筑學設計中的應用,以便促進建筑學的設計能夠綠色智能化發展。
關鍵詞:綠色智能;建筑學;設計;要求
中圖分類號:TU855?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針對綠色建筑來講,解決現代環境問題便是其核心目標。現階段,我國黨中央所推行的可持續戰略發展的觀念愈發受到廣泛重視,特別是基于社會持續發展以及科技不斷進步的現況下,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日漸完善,其綜合性也有所提升。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的其中之一,建筑新技術陸續研發與應用極為關鍵。基于綠色智能建筑日漸發展的狀態下,與時俱進,深入發展,逐漸優化日漸重要。
2 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點
2.1 綠色建筑的概念和特點
綠色建筑指在建筑的有效安全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類建造健康、舒適與自然發展相適應的建筑。綠色建筑的特點體現在建筑遵循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了建筑綠色化的理念及以人為本和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結合了人文、地域等方面因素,建造符合地區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建筑。
2.2 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點
智能建筑是指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設備和管理根據所需要求進行最科學的優化組合,從而營造出一個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同時促進了建筑的智能化發展。智能建筑的出現加快了現代建筑的發展步伐,建造出了更加舒適、安全、便利的環境,同時較之傳統建筑模式很大程度地節約了建筑資源的投入,滿足了各種對建筑物環境功能的特殊需求,實現了建筑功能的最大化。
3 綠色智能建筑在建筑學設計中的應用
3.1 樓宇建筑智能化系統節能設計
在智能綠色建筑建設過程中,建筑企業往往將減少能源消耗作為工程項目的目標,這不僅需要重視建筑整體質量,還應加強對建筑材料、資源的管理,實現材料和資源的充分利用,尤其在樓宇建筑工程中,對智能化相關要求比較高,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因此,智能綠色建筑樓宇自控系統設計理念主要是延長智能系統的使用年限、節能降耗、提高建筑物的經濟價值。在節能降耗的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應該全面收集相關的樓宇信息和數據,構建節能環保數據模型。除此之外,在樓宇建筑智能化系統節能設計過程中,相關人員應積極引入先進的技術、材料,實現各項資源的合理優化和配置。
3.2 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高
現代綠色智能建筑一體化的發展首先是要通過提高可持續發展意識,人類的發展在任何時候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又要保證環境的持續性發展是現今各個領域都要面對的難題。地球只有一個,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家園”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事情,保護環境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人類發展的結果只有兩種:一種是繼續無限度的消耗自然資源,以破壞環境資源為代價來促進經濟快速發展,自然環境資源消耗殆盡。另一種就是注重對自然資源的合理科學利用,充分發揮每一份資源的作用,再創造出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加大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力度,遏制資源的無限消耗,實現人類和自然的協調持續共處和發展。在現代建造中,我們要從綠色環保的角度出發,充分意識到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創造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綠色智能一體化建筑。
3.3 節約建筑占地技術的主要應用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之一,在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建筑用地愈發匱乏,因此,就現階段而言,怎樣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占地面積早已成為如今建筑行業與各界人士最為關注的問題。從現階段的現代技術來看,山地建筑技術在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中受到了高度認可,并且該技術已然成為現階段最為高效與優質的節地技術之一,該技術所涉及的車庫多數都是半地下室結構,再采取山地地形錯臺施工技術,由此可以在確保容積率不受到影響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地下建筑面積,還可以全面提升建筑車庫數量,進而有效強化建筑用地應用水平與整體效率。與此同時,該技術下大部分建筑頂層閣樓均是采取小坡屋頂結構進行建設,由此不但可以有效擴展空間,還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采光性能。
3.4 建筑材料選用
建筑物的設計不僅要符合居民的審美標準,美觀、整潔地展現出來,還應該在建筑材料的選取上符合節材與環保的要求。比如:充分利用建筑材料,盡量選用可以重復循環使用的建材,保證材料的利用率。門窗以及墻體的設計就應該選擇可以重復使用的建筑材料。綠色智能的建筑設計需要結合建筑物所在地的經濟發展以及產業發展情況,因地制宜,不僅要滿足建筑物的安全性與環保性,還要選擇可利用的廢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達到節能的要求。比如:可以將粉煤灰、海泥磚等作為墻體材料,利用廢紙作為原材料生產的保溫材料,當地的麥稈,秸稈等設計成裝飾材料等。
3.5 建筑物室內設計
第一、建筑物的遮陽效果。遮陽是綠色智能建筑設計中必須考慮的要素,在設計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剝離材料的遮陽效果,通常,向南、向西的建筑物外窗應該加入遮陽設計,可以選用可調節式外遮陽。同時還應該結合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以及房間的光照時長等利用室外的景觀比如,喬木等高大植物作為提升遮陽效果。第二、采光與光照設計。采光是每個居民關注的問題,因此在建筑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樓層的高度以及樓層間的距離,科學計算出室內的采光時長,保證建筑物的采光與光照符合綠色智能建筑設計的要求。比如:在設計過程中合理應用屋頂天窗、中庭以及天井等,以便加強室內的采光,此外還可以在外窗加入發光板以及散光板等設計,巧妙地將陽光引入室內。第三、通風與換氣。通風與換氣是保證建筑物冬暖夏涼的基本條件。建筑物的設計應該盡可能面朝夏季風的主導風向,避開冬季風的主導方向。建筑物門窗的設計也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地理位置設計大小,為室內提供良好的通風條件,將室內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第四、阻隔噪音。建筑物是居民生活,休息的場所,在建筑物設計時要根據周圍的環境如交通、道路、大型生產制造廠等選擇建筑材料,要為居民提供安靜的居住環境。比如:小區內不應該有交通干線穿過,如果小區靠近城市的主干道,那么就應該選取隔音的建筑材料,加強門窗等的隔音效果。
4 結束語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人們對建筑行業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綠色智能建筑能夠滿足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先進技術融入各個行業的發展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綠色智能建筑中的樓宇自控系統應用和設計是建筑行業應大力開發完善的項目之一,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宸宇.綠色建筑與智能建筑的融合發展[J].江西建材,2017(14):50+54.
[2]?張文麗.最新智能建筑技術在綠色建筑建設中的節能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7(27):41-42.
[3]?楊勇.低耗節能理念下智能化綠色建筑施工發展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22):52.
[4]?肖陽. 綠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統研究與實現[D].寧夏大學,2017.
[5]?宗福生.綠色建筑與智能建筑的一體化發展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6):298-299.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63319881105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