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闊
摘要:作為現代城市的一項重要標志,建筑工程不單單是施工人員勞動結晶,供人們生活辦公、娛樂消遣,還是決定一座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現階段,我國城市化發展腳步不斷推進,各個地區建筑工程不斷趨向于規模超長、超大化,儼然轉變成各座城市必不可少的風景線。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諸多施工環節,要求施工人員不斷去探索、發掘有效的適用的施工技術手段。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便是建筑工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基礎部分。開展好后澆帶施工,強化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是保證全面建筑工程整體結構質量及施工進度的一大前提。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55?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離不開建筑工程的建設發展,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城市,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對經濟建設、政治文明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但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施工作業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施工作業質量問題頻頻出現。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及作業人員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實際施工作業過程中增強對質量管理的完善,通過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提高施工作業質量,并能夠利用有效的施工技術措施提升施工作業質量,降低施工作業成本。后澆帶施工作業作為建筑施工作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建筑工程結構質量及施工進度是極為重要的。
1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特征
1.1優化建筑結構的特征
后澆帶在建筑施工中具有優化結構、完善基礎設計等優勢。在建筑整體性施工中,很多建筑的地基承重能力受到影響,甚至產生了地基沉降,導致建筑結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可以對建筑澆筑時間、建筑結構等強度參數進行計算、核對,并對整體建筑產生的內部應力進行模擬計算,可有效解決裙房的結構問題,優化建筑基礎設計。
1.2強化建筑工程質量的特征
后澆帶施工主要功能是避免溫差過大、施工不當等所造成的建筑結構收縮以及膨脹,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若產生了嚴重溫差,會導致其產生一定的應力,導致其出現擠壓力量,使墻體結構出現嚴重的形變,甚至產生嚴重裂縫。后澆帶施工以預留裂縫方式,對溫度應力等進行綜合考慮,并在混凝土結構凝結收縮過程中,實現保護整體建筑結構的作用,提高建筑施工質量。
1.3控制混凝土收縮特征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混凝土在澆筑完成后,一般情況下會放置一段時間才能充分得以使用。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混凝土也是最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出現變形情況,甚至是收縮現象。所以需要提醒施工作業人員在進行混凝土施工作業完成后,要在規定范圍內對混凝土加以保護,因溫度變化導致混凝土變形的發生則需要針對不用的變形程度,合理選擇后澆帶施工工藝,使得整體上確保施工作業的質量安全,并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作業成本。
2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措施
2.1合理設置后澆帶
不同的建筑物的斷面形式不同,因而后澆帶施工的斷面也不盡相同,在混凝土結構的斷面要與后澆帶施工斷面相同,保持同步性。在斷面形式的選擇上要根據墻板厚度的不同進行不同的選擇,厚度超過60cm,選擇齊口縫;若厚度在30cm范圍以內,則建議進行平直縫施工;若厚度在30~60cm之間,建議采用階梯縫施工方法。原因是在于不同的斷面形勢對于壓力的承受能力不同,厚度越小,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小,因而選擇承受能力不強的直縫施工的方式,進行形變的保護工作。
2.2模板支護
模板的支護工作是進行后澆帶施工的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固定的作用,在用拉鉤對墻體后澆帶施工的鋼筋交匯點進行有效的保護,防止骨架的移動引起的不必要的事故。結合后澆帶施工中強鋼筋間距的設定,利用松木板進行側面固定的工作。木方的側模處理的時候配合鋼筋支架、雙層鐵絲網,使得支護效果更加的明顯。在模板搭建的過程中,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適當降低墊層面標高以便后期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也能夠更加方便的對后澆帶施工的殘留物進行處理工作,方便后期施工。后澆帶施工施工的過程中,要符合相關要求而規定,對于承重、壓力承受能力方面要符合工程的需求。
2.3接觸面鑿毛處理施工工藝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業中,待混凝土施工作業完成后在初凝階段,可以通過有效的施工作業措施加以處理干凈,此時則可以采取鋼刷針對表明進行處理,這樣能夠使得混凝土表明出現鑿毛的現象,然后用清水擦洗管徑,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想在混凝土表明形成一層鑿毛,這樣在進行現場施工作業混凝土配比時就可以清晰找到相應地位置,很容易在出現沉降后對其進行后澆筑的處理。在其保護層中形成一定程度的保護膜。在澆筑完成后可以通過木板的方式來完成對后澆帶位置的密封處理,防止灰塵進入,最終影響質量。傳統做法中鑿毛是將所有舊混凝土表面全部剔除,混凝土沒有松動的或沒有嚴重污染的只需要鑿毛即可滿足受力要求,因為后澆帶的封閉一般是在主體結構封頂之后,此時對于混凝土雖然已終凝,如果不是松動或者污染不會影響接觸面的受力。優化做法中不僅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時省去了后期清理鑿毛的施工,明顯節約工期與成本。
2.4后澆帶混凝土建筑技術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是保障建筑施工質量的基礎,在澆筑工作開始之前,需要對雜物進行全面清理,并排除混凝土結構、施工區域的雜質。后澆帶澆筑過程中,要保障兩側構件表面的濕潤程度,保障其可維持一天以上的濕潤度。針對后澆帶施工中的鋼絲網,要對其進行積水、雜質的清理工作,避免其出現銹蝕情況,導致后澆帶質量受到影響。在后澆帶施工過程中,要清除周圍松散的混凝土,避免其出現連接裂縫,影響新舊混凝土之間的科學連接。若澆筑類型屬于水平后澆帶,需要控制鋼絲網承受的側壓力,在保障鋼絲網穩定基礎上,實行后澆帶混凝土的振搗作業。在振搗過程中,要利用振搗器,控制與模板之間的距離,避免出現混凝土漿流失情況。
2.5后澆帶垂直縫控制施工技術
在后澆帶垂直縫施工中,要利用鋼釬振搗施工裂縫,保障后澆帶混凝土的緊實度。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安排專門人員對沖洗工作進行全面檢驗,并重視檢驗人員的責任心,制定相關的施工檢驗標準。在后澆帶溫度控制上,要科學控制混凝土澆筑的溫度,理順混凝土澆筑的工序,保障后澆帶與原混凝土結構之間結合的有效性。通常情況下,10℃是最科學的混凝土施工溫度,可保障混凝土具有很強的膨脹、收縮結合度。在后澆帶施工中,需要科學控制其時間,保障其工期在三天之內結束,防止混凝土出現干裂問題。
2.6加強后澆帶保護
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后澆帶技術應用有效性,則需要強化其保護意識,將有效的保護工作落實到位。具體表現為:(1)在后澆帶縫的兩側設置擋水設施,用木板或鐵皮予以應對,避免水或其他雜質影響后澆帶應用效果,實現對這方面的保護處理;(2)加強性能可靠的砂漿使用,在后澆帶周圍設置好防水帶,考慮周圍環境因素對其性能方面的影響,確保后澆帶保護工作落實的有效性,滿足其技術科學應用方面的要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施工中,一定要重視后澆帶施工,積極采取措施保證后澆帶各個階段的順利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將建筑施工做的更加完美,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唐國松,劉慧娟.試述建筑工程中后澆帶的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6(39):28-29.
[2]?趙士智.淺談建筑工程后澆帶的施工工藝[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35):159-160.
[3]?王海旭.建筑施工中后澆帶功能作用及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5):252.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18319921118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