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衍福,任勝漢,劉斌,劉伯勝,劉海林,李志波,董長樂,蔡忠彪,郭連京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2
我公司的焊材使用經歷了進口焊材→進口焊材為主,國產焊材為輔→國產焊材為主,進口焊材為輔的三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發展都伴隨著國產焊材技術能力的不斷提高。公司時刻關注國產焊材的發展,一旦技術水平到達或接近進口焊材,公司都會及時引進。
對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仍在使用的日本神鋼LB-52U手工封底焊條,試驗室進行了多年的國產化替代研究,通過與國產焊材廠家的合作,雖然取得部分成果,但仍不能完全取代進口焊條,隨后試驗室研究人員瞄準了金屬粉芯焊絲。
金屬粉芯焊絲是由薄鋼帶包裹粉劑組成,粉劑的主要成分為鐵合金粉,非金屬礦物含量很少。因此,與實芯焊絲和普通藥芯焊絲相比,金屬粉芯焊絲具有如下優勢:①金屬粉芯焊絲的保護氣一般要求使用Ar+CO2或Ar+O2的混合氣,用于封底焊道,背面成形良好。②較大的電流密度,可以達到更高的熔敷率。③具有較寬的電子發射區域,形成的熔池更穩定。④金屬粉芯焊絲熔透較寬,可以消除側壁未熔合。⑤抗銹、抗氣孔能力強,熔敷率高,相較藥芯焊絲可提高生產效率30%以上。⑥兼具藥芯焊絲和實芯焊絲的優點,熔渣少,可連續焊接4道以上不需要清渣,飛濺小、電弧柔軟、焊接工藝性好。⑦熱輸入范圍寬,焊接參數容易設置。⑧極低的擴散氫含量,一般低于4mL/100g。⑨粉劑中鐵合金粉成分可調換,能夠獲得性能更佳的熔敷金屬[1,2]。
因此,試驗人員結合以往新焊材開發經驗,對金屬粉芯焊絲封底焊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分析,優選出了性能更優,且具備一定價格優勢的備用焊材,進行焊接工藝開發。
(1)試驗材料 試驗采用的是中海石油金洲管道有限公司生產的API 5L X65MOS高頻直縫電阻焊鋼管,尺寸為φ406.4mm×12.7mm,其化學成分見表1。
試驗焊材為京群GCL-70M,符合標準AWS A5.18 E70C-6M,直徑為1.2mm;神鋼DW-A55LSR符合標準AWS A5.29 E81T1-Ni1M,直徑為1.2mm。前者為封底焊材,后者為填充、蓋面焊材。其化學成分見表2。
(2)焊接系統 整個焊接采用的是松下YD-350GM焊接系統,保護氣體為80%Ar +20% CO2混合氣。

表1 試驗鋼管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

表2 焊材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
(3)試件準備 試件采用單V形坡口,坡口角度60°±5°,鈍邊1~2mm,組對間隙2~4mm(見圖1)。先用角向砂輪清除試件待焊表面的鐵銹、油污和水分等雜質,使之呈現金屬光澤,表面不得有裂紋、夾渣等缺陷。

圖1 坡口設計
在焊接前,采用手持烤槍加熱,預熱溫度選取70℃,以此減緩焊后的冷卻速度,這有利于焊縫金屬中擴散氫的逸出,避免產生氫致裂紋。同時也減少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淬硬程度,提高焊接接頭的抗裂性。
(4)焊接參數 焊接參數見表3,焊接采用金屬粉芯焊絲封底,藥芯焊絲填充、蓋面工藝。焊接過程中嚴格控制熱輸入。焊絲焊接過程中控制焊絲干伸長,數值選擇15~25mm。焊接過程中,著重控制焊槍的擺動寬度。焊槍盡量深入焊道底部,保證焊道全熔透。試板焊接如圖2所示。

圖2 焊接試板
(1)NDT檢測及宏觀形貌 焊接完成后24h對焊縫按照DNV OS-F101—2005標準進行NDT無損檢測,包括外觀、X射線檢測。封底焊縫外觀如圖3所示,成形均勻美觀,無表面氣孔、夾渣、咬邊及裂紋等缺陷。圖4為焊縫宏觀照片,用肉眼觀察,焊縫金屬和母材完全焊透、熔合,并無裂紋,焊縫焊根及余高均符合標準要求,測試結果滿足要求。

圖3 封底焊縫外觀

圖4 焊縫宏觀照片
(2)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測試 根據相關標準的要求對焊接試件進行了拉伸、彎曲、沖擊及硬度測試,其結果如下。
1)根據ASTM E384-11e1對試件的焊縫金屬、熱影響區、母材進行了顯微硬度測試,硬度測試結果見表4,硬度測點位置如圖5所示。通過表4可以發現封底焊道硬度值大于其他區域,但所有值均小于硬度要求值325HV,說明所采用焊接工藝是成功的。

表3 焊接參數

表4 硬度測試結果 (HV)
2)焊接接頭力學性能見表5。觀察表5可以發現,焊縫金屬的抗拉強度較高,均高于標準值要求,特別是-40℃低溫沖擊值,有較大的技術余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拉伸試樣均斷裂在母材。

表5 焊接接頭力學性能
3)彎曲試驗用于測定焊縫接頭的完好性和延展性,試驗壓頭尺寸為63.5mm,彎曲角度為180°,試驗溫度為20℃,濕度為20%。試驗的8個試樣均無裂紋產生,說明焊縫表面和根部的塑性良好。
4)沖擊試驗在-40℃的條件下進行,在焊縫中心、熔合區、距熔合區2mm處和5mm處,每個位置需3個試驗件,焊材焊縫沖擊值均高于標準要求(最小值為34J,平均值為50J),封底性能良好。
(3)焊接接頭及熱影響區CTOD性能測試 根據BS 7448對焊接接頭及熱影響區進行CTOD性能測試,試驗結果見表6。
結合該焊材應用要求,對于0℃的CTOD要求≥0.15mm,由表6可以看到,焊接接頭3個焊縫值以及3個熱影響區值都在0.15~1.09mm之間,滿足項目要求。
(4)擴散氫測試 考慮到開發的金屬粉芯焊絲主要應用于封底工藝,而根部裂紋缺陷是焊接缺陷中較常出現的一種。因此,新開發的封底工藝抗裂性能如何,是工藝開發性能的重點。擴散氫含量是影響抗裂性能的重點,因此試驗人員對此進行了細致研究(見表7)。

表6 CTOD測試值
由表7可知,五種試驗焊材,金屬粉芯焊絲擴散氫含量最低,藥芯焊絲(GFL-71Ni、DWA55LSR)擴散氫含量最高,焊條(LB-52U)、STT焊絲(TM-60)擴散氫含量居中。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金屬粉芯焊絲擴散氫含量低于藥芯焊絲和焊條數值,這是因為前者介于藥芯和實芯之間,更加偏向于實芯焊絲,而在同等焊接施工條件下,實芯焊絲的擴散氫更低。
2)GCL-70M金屬粉芯封底焊絲擴散氫含量最低,理論上抗裂紋傾向能力更優。

表7 擴散氫含量測試
本文開發的國產金屬粉芯焊絲封底焊焊接工藝、參數科學合理,焊前處理得當,焊縫成形良好。經檢測,各項性能良好,特別是硬度、低溫沖擊韌度、抗裂性等,滿足工程項目技術要求。應用于工程項目的封底焊中,能夠替代之前使用的進口手工封底焊條。待工程試用性能穩定后,經過進一步論證方可正式取代原有焊材。由于其封底性能更加優越,且具備價格優勢,今后應用于工程中,必將為公司節約大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