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瑋 王葉文
摘 要:? 在交通運輸大系統中,公路交通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日益顯著,因此對公路交通的經濟影響進行評價分析,有助于充分認識我國公路交通對社會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
關鍵詞:? 公路交通;經濟;影響
【中圖分類號】F3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06-0294-01
1 前言
交通運輸和經濟的協調發展是世界各國所關心的共同問題。從一般意義上說,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所帶來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己為人們所熟知。然而,交通運輸和經濟之間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關系是極為復雜的。在交通運輸大系統中,公路交通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日益顯著,因此對公路交通的經濟影響進行評價分析,有助于充分認識我國公路交通對社會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有助于科學引導公路交通事業的協調發展。
2 公路交通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2.1 公路運輸在綜合交通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路交通運輸系統是社會經濟和綜合運輸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社會經濟水平和交通運輸需求決定著公路運輸的發展進程;反之,公路運輸也會影響并制約著社會經濟和交通運輸的發展水平。公路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基礎設施,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公路運輸的地位及作用將越來越顯著。公路運輸在綜合交通系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其重要性和發揮的作用因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及交通運輸結構特點而異。公路運輸的特點如下:機動靈活,直達門戶。公路由多種技術標準,運輸工具有各種型號,可以因地制宜,根據需要與可能逐步設置與完善,以便實現直達運輸。迅速,適應性強。公路運輸可以避免中轉重復裝卸,分批運輸,尤為適和。面廣量大、深入腹地。公路運輸可以實現四通八達,深入偏僻山村、集鎮和千家萬戶,連通邊防哨所和礦山井點。高等級公路的通行能力很大,可以適應繁重的客貨運輸。
2.2 公路交通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物質生產活動和商品流通的支柱,也是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要條件。高度發達的交通運輸是一個國家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國防鞏固、人民生活富裕的重要前提。所以交通運輸必須先行。公路交通是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汽車運輸具有機動靈活、迅速方便和公路建設投資相對較少、建設周期相對較短的特點,在整個交通運輸體系中,它是唯一能夠深入城市大街小巷和農村山區各個角落的一種運輸方式。公路交通和其他運輸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便于普及。公路交通以它的點多、線長、面廣,可以深入到城鎮、農村和山區的各個角落。(2)能實現直達運輸。送貨上門,取貨到家的直達運輸,明顯的彌補了公路運輸成本高于鐵路、水運的不足,從而使它在中短途運輸和部分長途運輸中取得了較好的綜合效益。
(3)適應性強。公路運輸能結合所運貨物的不同種類、特點和不同的作業機具,組成不同的專業車輛。(4)方便群眾。公路修通以后,除了運輸部門的車可以行使,而且拖拉機、人畜力車、自行車和行人等也可以通行。
公路交通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取決于它自身的優勢。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公路交通技術裝備設施的改善提高,公路交通的優勢,包括它的潛在優勢,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從而使人們清楚的看到它在國防、開發邊疆、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公路交通經濟影響分析
3.1 公路交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國民經濟增長一般用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的來衡量。因此,公路交通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主要指公路交通行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包括公路交通行業直接創造的增加值和間接創造的增加值,以及直接和間接創造的就業機會。
(1)公路交通行業直接創造的增加值。
公路交通行業的經濟活動包括公路建設和客貨運輸兩個方面。從國民經濟行業劃分看,公路建設屬于建筑業,客貨運輸屬于運輸業。建筑業提供的是有形的產品,運輸業提供的是無形的服務,二者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二者在提供有形產品或無形服務的同時,本身也都創造了由勞動者報酬。生產凈稅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等組成的增加值,從而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的主要貢獻行業。
(2)公路交通行業間接創造的增加值。
公路交通行業間接創造的增加值是指與公路交通行業經濟活動密切相關的其它行業經濟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因此也稱對相關行業的促進作用或波及作用,這種波及作用由三部分組成:后向波及作用!前向波及作用和消費波及作用。公路交通行業間接創造的這些增加值也是國內生產總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3)公路交通行業創造的就業機會。
交通行業的建筑和運輸活動,作為交通行業中間投入的產品的生產活動,以交通行業產品為中間投入的生產活動,以及因消費增加而擴大生產的經濟活動等,都必須有人力的參與。因此,發展交通運輸會直接或間接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從而使交通行業成為接納社會勞動力的重要部門。但是,與直接創造增加值和促進相關行業發展的貢獻相比,創造就業機會的貢獻只是衡量角度的不同,前者是從最終成果角度來衡量的,后者是從就業機會角度來衡量的,兩種貢獻實際上都是相互對應地產生于同一經濟活動之中。
3.2 公路交通對產業結構影響
交通條件是產業區位選擇和產業布局調整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發生變化,產業布局也將隨之調整。公路運輸系統作為支撐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之一,對產業結構演進有著重要影響。發達的公路運輸系統,清除了不同地區所存在的天然障礙,加速了統一市場的形成,而市場競爭所形成的淘汰機制,又進一步促進了不同產業之間的調整組合,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產業發展規模化、企業經營集約化,從而提高了沿線地區工業產品結構的高級化程度、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促進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3.3 公路交通對對外貿易影響
對外貿易是經濟活動的特殊領域。資源分布的不勻、產品特性的差異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致使各國之間開展貿易往來成為必然,甚至成為各國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交通條件是對外貿易的基本前提。沒有交通條件的依托,就沒有對外貿易的可能。反之,交通條件改善,將使對外貿易的規模得以擴大,對外貿易的范圍得以擴展,從而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結語:公路作為現代運輸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區位因素,其對加大經濟空間結構中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連接,優化整個經濟空間結構的協調性,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