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學森 編輯/一帆

近年來,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人移民海外,其中包括一些退休后跟隨子女到海外定居的老年人。有些人擔心,到境外定居之后,自己的國內養老待遇是否可以繼續享受。其實,按照現行政策,在我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依法退休之后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能夠繼續享受國內的養老待遇。領取不方便的,還可以委托親屬或他人代為領取。
老王退休前任某學校教師。退休后,在美國工作的女兒一直想將父母接去一起生活,但老王都沒同意。2014 年,女兒生了一對雙胞胎,老王非常高興,想到自己年事已高,跟外孫團聚的時間不多了,于是決定去美國定居。走之前,老王擔心的是自己定居美國后,養老保險金是否還能領取。
咨詢社保機構后,老王不用擔心自己出國定居養老金的領取問題,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第四條規定: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并辦理相關手續后,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托親屬或他人代領。
國務院僑辦僑政司、勞動人事部保險福利局《關于獲準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后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已獲準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后,根據勞動保險條例“凡在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內工作的工人與職員(包括學徒),不分民族、年齡、性別和國籍,均適用本條例”的精神,可以繼續享受規定的退休待遇。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第四條: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并辦理相關手續后,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托親屬或他人代領。在國內異地居住的,也可以委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郵局、銀行寄匯給本人;出國定居的,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款寄匯至國外的,匯費由其個人負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2004 年)第二十三條第 1 款規定:按照國家規定退休(離休)的歸僑、僑眷獲準出境定居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的退休(離休)待遇不變。其養老金可以委托他人領取,但需每年向原工作單位或者負責支付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由我國駐養老金申領人所在國的外交(領事)機構或者所在國公證機構出具的本人生存證明文件。
外交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自 2015 年 7 月 1 日起,中國領事可根據海外當事人的申請,為其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進行生存驗證,免收領事規費。
退休人員即便加入了他國國籍,只要他在國內履行了繳納養老保險金的義務,便符合相關養老保險法的規定。出于保護個人財產權的角度,理應支付其基本的養老金。養老金是根據勞動者在工作期間的積累和貢獻,在退休后給予的保障,這樣的保障不能因為勞動者退休后的居住地或者國籍的變化而被抹除,這屬于一個債權債務關系,必須剛性兌付。而且,國際上領取異國養老金的情況也比較普遍。
事實上,中國境外退休金制度可追溯至 1982年,當年規定,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每半年需提供一份由中國駐外使領館或者當地公證機關出具的本人生存證明書。由公證機關出具的證明,須經中國駐外使領館認證(居住在尚未和中國建交的國家的,須經駐該國并已與中國建交的第三國使領館認證),方為有效。上述證明,支付單位按期支付應得的款項。經過幾次政策優化,現在出國定居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的方式,更加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