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尚璞 編輯/長歌
脫發作為一種“現代病”,不僅患病人群日益龐大,而且患者年齡日趨年輕。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分清脫發類型,采取針對性治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見的脫發有以下幾種。
這是臨床最常見的脫發類型,可以有家族史。主要見于20—30歲左右的男性,表現為:從前額兩側開始頭發密度下降,頭發纖細、稀疏,逐漸向頭頂延伸,額部發際向后退縮,前額變高,前額發際線呈M形;或從頭頂部的頭發開始脫落;也有頭頂部和額部的頭發同時脫落。脫發漸進性發展,頭頂部與額部脫發可互相融合,嚴重者僅枕部及兩顳殘留頭發。脫發區皮膚光滑,可伴有頭皮油脂分泌增加。
發生于女性的雄激素性脫發又稱“女性型脫發”,癥狀一般較輕,多表現為頭頂部頭發逐漸稀疏,一般不累及顳額部。頂部脫發呈彌漫性,脫發的進程緩慢,程度因人而異,但極少發生頂部全禿。
以青壯年多見,但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主要表現為頭皮出現一個或者數個邊界清楚的脫發斑,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大約1—3厘米,或者更大,若脫發斑逐漸擴大可融合成不規則形。如果頭發全部或幾乎全部脫落,稱為全禿;全身所有的毛發(包括體毛)全部脫落,稱為普脫。脫發區皮膚除無毛發外,不存在其他異常。

如果大量處于生長期的頭發,同時提前進入休止期,就會出現毛發大量脫落,表現為彌漫性頭發脫落,但很少超過50%,部分患者伴有發根疼痛。常見于甲狀腺機能減退、貧血、高熱、產后或避孕藥停藥、大手術之后。
除此之外,還有疤痕性脫發、生長期脫發、感染性脫發、牽拉性脫發、拔毛癖等。
若存在以下情況的并有生發需求的患者,請及時就醫。
1.頭發突然成片狀或呈網狀脫落。
2.每天大量掉發(每天脫發數量大于一百根,持續超過一個月)。
3.短期內發量明顯減少。
4.頭皮起皮疹或頭皮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