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浩明 編輯/易可
有關A股交易實行T+0的問題,最近市場議論比較多。起因是有關方面提出要活躍證券市場,也有證券專業媒體刊發文章,認為應該考慮恢復T+0交易制度,從而在投資者中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并且產生了不小的爭議。作為一種證券交易制度,作用是為市場提供高效、安全的買賣通道,維護市場的穩定。而之所以現在圍繞T+0會有這么多的議論,也表明T+0交易對市場運行是有重大影響的。
所謂的T+0交易,是股票回轉交易的俗稱,其含義是指當天買入的證券,在當天就可以賣出。這是當今世界各國、各地區證券市場普遍采取的交易模式。早期的滬深股市,一度也實施過T+0交易,由于當時市場規模比較小,并且也不太規范,在T+0的情況下,股票交易極度活躍,換手率非常高(有的股票曾經超過100%),使得投機氣氛很重,不但影響到了市場的穩定,同時也嚴重扭曲了股票的價值。

在1994年年底,有關部門決定取消T+0交易制度,改為實施T+1的方式,也就是當天買入的股票,必須在下一個交易日才能夠賣出。這一政策推出后,一度給市場上帶來了很大的震蕩,股指連續下跌多日,一度還出現全線跌停的狀況。
話說回來,在實施T+1交易以后,盡管買進賣出的條件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是投資者很快也就開始適應了,市場上換手率仍然很高,并且長時間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近幾年來雖然有了較大的回落,但也維持在0.5% %的水平,較之國際市場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0倍。從這個角度來說,A股市場其實還是不那么太成熟的。因為高換手率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長期投資者的缺乏,人們以博取短線差價為主,重點關注的是股票的量價關系、板塊輪動,而不是中長期投資價值。
然而,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只有實施T+0交易,才能與國際通行的交易制度接軌,而每當市場處于較為低迷的時候,也就會有人把恢復T+0交易制度作為“救市”的政策建議提出來。在開設了股指期貨以后,要求當天買入的股票也能夠當天賣出,以與期貨交易制度相對應的聲音也不小。不過,也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一是認為在現行的交易制度下如果股票交易搞T+0,而股票交割及資金清算仍然是T+1,這就可能產生交收風險。央行前幾年發表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提出過這方面的問題。二是在有些人看來,A股的交易已經很活躍了,T+1制度基本可以滿足實際需要。而如果推行了T+0,則很容易導致交易的過度活躍。多年前的權證交易,以及現在的轉債交易,都是保留了T+0的模式,其實際狀況的確是買賣超級頻繁,在相當程度上成為一個高度投機的市場。權證交易被暫停,以及最近對轉債市場監管力度的加大,都反映出有關方面對此類現象的關切,這恐怕也是雖然一直有人呼吁恢復T+0交易,但并沒有為監管部門所接受的原因之一吧。

最近,高層提出要活躍市場,這是否是指要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呢?也許未必是如此,因為市場的活躍是全方位的概念,并不僅僅是指買賣的活躍。至于是否要恢復T+0,在筆者看來還是需要做更多的研究與論證。從大趨勢上講,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恢復T+0是必要的,這既是完善基礎制度的需要,也是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需要。但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也許先做些試點,逐步推廣比較合適。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中先行先試的一個板塊,在交易制度上有別于主板等,運行一年下來,基本平穩,也沒有出現什么風險事件,能否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候率先嘗試T+0交易制度呢?當然具體如何去做,還是需要慎重決策。總之,在當前應該開展有關T+0交易制度的相關研究,做好各種風險防控的設計,但似乎還不到需要馬上就恢復T+0交易制度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