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蘋,鐘文波
(新疆軍區總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冠心病重證監護病區又稱CCU,而CCU儀器較為復雜,其擔負著監護和救治的重要作用,是保證冠心病危重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也是搶救成功的重要支撐。但是以往的CCU儀器管理中存在缺陷,近些年因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CCU儀器管理問題頻發,如分工不明確,急救設備故障頻發而導致醫療質量降低。目前,CCU儀器質量管理標準也愈發嚴格,因此加強CCU儀器質量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CCU儀器管理中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的運用效果,特選擇選擇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CCU中心20件CCU儀器作為研究對象,依據無縫隙化管理模式實施前后分組,常規化管理模式組和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各10件CCU儀器,常規化管理模式組實施常規管理模式,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實施無縫隙化管理模式,對比兩組CCU儀器的管理質量,詳見下文。
選擇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CCU中心20件CCU儀器作為研究對象,依據無縫隙化管理模式實施前后分組,常規化管理模式組和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各10件CCU儀器。常規化管理模式組10件CCU儀器中,呼吸機2臺,除顫儀2臺,心電圖機2臺,床邊監護儀2臺,PHILIPS中央監護系統1臺,中央吸引器1臺;護理人員10人,均為女性,學歷:中專1人,大專7人,本科2人。年齡24-45歲,平均年齡是34歲。患者100名,男性女性各有46例和54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是58歲。心功能II級19例,III級51例,IV級30例。
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10件CCU儀器中,呼吸機2臺,除顫儀2臺,心電圖機2臺,床邊監護儀2臺,PHILIPS中央監護系統1臺,中央吸引器1臺;護理人員10人,均為女性,學歷:中專1人,大專7人,本科2人。年齡24-45歲,平均年齡是35歲。患者100名,男性女性各有47例和53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是59歲。心功能II級19例,III級52例,IV級29例。
兩組儀器、護士和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化管理模式組實施常規管理模式,以傳統CCU儀器送達流程和使用后消毒流程、維護流程來予以管理。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實施無縫隙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第一,儀器的管理。①創建無縫隙化管理模式小組,組員由有豐富管理經驗與高協調能力的工作人員組成,主要是負責督導和考核CCU儀器的管理工作,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分析改進方案,歸入下個改進循環中。②根據CCU儀器的精密貴重與結構復雜等特征,安排專職人員來管理,質檢員要嚴格依據質量標準對每件CCU儀器的質量予以認真仔細檢查。③積極和CCU儀器生產廠商技術人員交流,要求提供人員培訓,明確CCU儀器維護流程和醫學工程科及廠商責任,嚴格審核儀器送達協議。第二,護理人員管理。明確當前護理人員在使用CCU儀器中存在的問題,如操作不熟悉、不規范、呼吸機使用過程不送氣、儀器使用過程報警、心率血壓監測不準確等,分析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并加強護理人員CCU儀器操作的培訓和對CCU儀器保養工作的培訓,及時檢修和更換故障器械,避免使用老化設備。第三,整改的方案。在護士長領導下,由設備管理護士組織全員護士參與設備的管理,規范心電圖、除顫儀和吸引器等的應用,每個月講解一次,并進行理論考試,每個季度則進行一次操作的考試,并設立儀器管理登記本,每周技術人員進行一次儀器的檢測和登記。將記錄故障的排除方法和搶救設備的操作流程等制訂成冊,方便大家學習。
觀察并對比兩組CCU儀器的管理質量,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對CCU儀器應用的掌握率、護理人員對CCU儀器操作認知的掌握率以及護理人員對CCU儀器維護完好率,選擇100名患者,比較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
應用SPSS 22.0軟件統計數據,用(%)表現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P<0.05表示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10件CCU儀器的護理人員對CCU儀器應用的掌握率、護理人員對CCU儀器操作認知的掌握率、護理人員對CCU儀器維護完好率分別是100%、100%、100%,常規化管理模式組10件CCU儀器的護理人員對CCU儀器應用的掌握率、護理人員對CCU儀器操作認知的掌握率、護理人員對CCU儀器維護完好率分別是80%、70%、70%。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CCU儀器的管理質量要顯著優于常規化管理模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CCU儀器的管理質量對比[n(%)]
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100%和投訴率0%,常規化管理模式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80%和投訴率10%(P<0.05)。
醫療CCU儀器的使用已是當前醫療機構的重要舉措,也是確保冠心病重癥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CCU儀器質量會對醫院醫療護理質量與冠心病患者醫療安全產生直接影響。為了患者的醫療安全保障,CCU中心應當加強對CCU儀器的管理[3-4]。在CCU中心應用無縫隙化管理模式,通過密切觀察CCU儀器管理質量和過程,實時監督并反饋CCU儀器管理情況,明確護理人員對CCU儀器使用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發現問題后通過實施一系列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來持續改進管理質量。通過成立管理小組,制定詳細工作流程與質量管理目標,明確和落實各自工作責任,在管理期間不斷找出問題,再由小組分析討論問題,制定解決方案,保證能及早發現和解決問題。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對CCU儀器的正確操作規范,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通過無縫隙的護理管理可提升工作人員整體素質水平,來實現高效化與優質化管理[5-7]。
此次研究顯示,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CCU儀器的護理人員對CCU儀器應用的掌握率、護理人員對CCU儀器操作認知的掌握率、護理人員對CCU儀器維護完好率分別是100%、100%、100%,常規化管理模式組分別是80%、70%、70%,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CCU儀器的管理質量要顯著優于常規化管理模式組(P<0.05)。無縫隙化管理模式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100%和投訴率0%,常規化管理模式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80%和投訴率10%(P<0.05)。
綜上所述,無縫隙化管理模式在CCU儀器管理中具有顯著應用效果,可顯著提高CCU儀器管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減少投訴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