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顯飛
(遵義市播州區中醫醫院,貴州 遵義)
中藥是由中醫理論為指導,對疾病進行預防、治療與診斷,同時還具有保健與康復作用,主要是由天然藥物與其加工品組成,多為植物藥品。中藥在我國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底蘊豐富,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傳統的中藥理論也逐漸被世界所接受,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1],對其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然而,在中藥飲片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管理辦法、規范的合理性缺乏,使得中藥材出現劑量偏大、數量超標等現象,患者治療費用增加[2]。因此,應當重視中藥房的管理。本文將以1000例中藥處方為對象,探究現代化管理模式提高中藥房中藥管理效果。
本研究涉及對象為1000例行中藥治療的患者,研究時間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500例。參照組,男性219例,女性281例;年齡為34-76歲,平均(54.78±3.65)歲。研究組,男性223例,女性277例;年齡為33-77歲,平均(54.98±3.78)歲。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使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參照組
給予參照組常規藥房管理:
按照規定放置藥物,記錄藥品用藥情況。
1.2.2 研究組
給予研究組現代化管理模式:
成立監管小組,由藥房主任、責任醫師、執業醫師組成,其中藥房主任為組長,負責分配任務、制定有關制度與管理規范、監督實施與執行等,組員負責討論、審核與監管開具藥方正確性與格式。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在中藥房建立網絡管理系統,具有查找系統、錄入系統等,以便清楚掌握藥品的庫存、調價、報損、明細賬等多種信息,使用計算器對藥品進入、實銷數量等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不斷完善此系統。
對藥房進行監管。在醫師將處方開具以后,由藥師審查,主要復核處方用藥合理性、處方內容弄無歧義、處方配伍禁忌是否存在、禁忌癥等,若未發現問題,則由藥師簽名,確認后調劑;審查中藥飲片的質量:由2名藥師制作重要飲片,技能對飲片進行復核,確保飲片承重誤差為處方要求的±5%內,名貴藥材與毒性大的藥材需控制為±1%以內,同時,飲片均需按照要求實施炮制、保存與使用;審查發藥:在發藥以前,對處方有關信息進行復核,確認為患者本人,并向其講述藥物使用方法,包括煎煮方法、用藥劑量等,對藥品的過期情況、霉變情況進行檢查,確保用藥安全;對監管進行總結:每季度對處方中搜存在的差錯事件進行收集與分析,改進監管標準與監管方法。
分析所有患者的處方不合理情況、不良反應、管理者認知態度、專業知識評分,進行對比分析。
處方不合理情況:統計兩組患者的不合理處方、飲片數量不合理、單味飲片劑量不合理、毒性飲片使用率。
管理者認知態度:統計兩組不同管理模式中各5名管理者,使用調查問卷,分析其認知態度;隨后,發放知識量表,評估其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
本組實驗涉及到的數據信息統一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給予參照組常規藥房管理,給予研究組現代化管理模式,處方不合理情況如表1所示,研究組不合理處方、飲片數量不合理均優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
給予參照組常規藥房管理,給予研究組現代化管理模式,毒性飲片劑量情況如表2所示,研究組毒性飲片劑量偏高使用率優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
給予參照組常規藥房管理,給予研究組現代化管理模式,不良反應情況如表3所示,研究組不良反應低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處方不合理情況分析(n/n%)

表2 兩組患者毒性飲片劑量情況分析(n/n%)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分析(n/n%)
給予參照組常規藥房管理,給予研究組現代化管理模式,認知態度如表4所示,研究組管理者管理前認知態度與參照組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組管理者管理后認知態度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
表4 兩組管理者的專業知識評分分析

表4 兩組管理者的專業知識評分分析
組別 n 管理前 管理后研究組 5 25.77±5.36 39.98±4.42參照組 5 25.89±5.17 30.28±4.87 T / 0.5784 6.8957 P / 0.6936 0.0000
給予參照組常規藥房管理,給予研究組現代化管理模式,專業知識如表5所示,研究組管理者管理前專業知識評分與參照組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組管理者管理后專業知識評分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
表5 兩組管理者的專業知識評分分析

表5 兩組管理者的專業知識評分分析
組別 n 管理前 管理后研究組 5 76.97±6.67 94.97±5.45參照組 5 78.83±6.36 87.27±6.24 T / 0.8464 7.6745 P / 0.3875 0.0000
在我國的傳統中醫文化中,中藥為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中醫臨床辯證治療重要支持與有效手段,同時也是預防保健與疾病治療有效途徑。合理與規范應用重要處方是中藥飲片的藥效發揮重要前提,一旦出現不合理藥材劑量,或者不規范的處方,將直接或間接影響藥效,從而引發多種不良反應,損傷組織器官[3]。《隋唐嘉話》中有云:“澄自為處方,以此藥為主,其病自除。”表明辨證論治,方可藥到病除。此外,《胡尚書奏議序》有云:“能言病未必能處方,不能言病,而輒處方,誤人死矣。”表明處方有效、合理、規范對疾病的治療十分重要,合理、有效處方體現了醫學水平[4],同時也對患者的健康安全有著重要保障。因此,需科學、規范的管理中藥飲片處方。
中藥具有無耐藥性、毒副反應小、安全性高等特點[5],跟隨現代化發展腳步,廣泛應用于臨床。新包裝、新品種的中藥不斷進入人們的生活,使用藥局限性打破,服用方法更加便捷,從而促進需求量增加。西藥相對于中藥而言,毒副反應高,而中藥盡管具有較少的毒副作用[6-7],但不良反應仍然存在,影響患者治療與預后。引起中藥產生不良反應的因素有很多,如配伍不當、用藥超標、藥不對癥、煎煮錯誤等。現代化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學、規范化藥方管理手段[8],結合中藥房的特點,首先加強藥方管理人員的培訓,促進綜合素質提高,采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確保中藥的采購、管理等階段更加規范[9];重視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采用網絡形式,熟練掌握中藥的應用情況;另外,針對中藥的有毒藥物,在患者應用時,需綜合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從而針對性用藥,并將藥物使用規范詳細注明,減少藥物使用錯誤現象,使藥效充分發揮,促進治療,改善治療效果[10]。
本次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不合理處方、飲片數量不合理均優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毒性飲片劑量偏高使用率優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研究組不良反應低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證實了應用現代化管理模式后可有效提高用藥合格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研究結果中,研究組管理者管理后認知態度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管理者管理后專業知識評分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證實了實施現代化管理模式對提高中藥房的中藥管理者的認知態度與知識評分具有重要意義,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綜上所述:中藥房中藥管理實施現代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合理性,降低不良反應,確保用藥安全性,同時還可有效提高管理者的認知態度與專業知識評分,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