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安徽省蕪湖市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口腔科,安徽 蕪湖)
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年齡的增長,近年來慢性牙周炎的患者逐漸增多,常伴隨發生消化、呼吸、內分泌等問題,甚至威脅患者生命。慢性牙周炎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炎癥,多發于牙齦、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組織,該病的發病率和年齡相關,多數情況是由牙齦炎發展過渡成為慢性牙周炎[1]。常規的護理方法過于簡單,時常不能及時解決患者的病痛,護理手段沒有效果常常會導致患者并且加劇,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因此目前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為慢性牙周炎的主要針對性手段[3]。本研究旨在對比常規護理和個性化護理干預,探究它們在慢性牙周炎患者減緩病情中的臨床作用效果,為臨床上治療慢性牙周炎做出基礎,匯報如下。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2例(男33例,女39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2組,各36例。年齡在8個月~4歲之間,病程在0.5~2.2d之間。對照組,年齡25~65歲,平均(42.04±7.11)歲;干預組,年齡24~66歲,平均(44.23±8.36)歲。本文的護理方案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2組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手段,如患者的生命體征測量及口腔清潔等;干預組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手段,即除了常規護理方法還包括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健康口腔維護指導、口腔針對性護理、用藥護理等。
對比常規化護理與個性化干預護理方案,以無痛、一般疼痛、嚴重疼痛等效果進行差異評價。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問卷獲取,問卷內容包含:操作水平、護理態度、細心程度等,評價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分為一般滿意、非常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一般滿意+非常滿意)/總患者例數×100%。
采用SPSS 19.0軟件對得到的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計數結果進行χ2檢驗,P<0.05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兩組患者的疼痛感都有降低,但幅度差距大,干預組(11.11%)的疼痛率明顯低于對照組(88.89%),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疼痛感對比[n,(%)]
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手段,護理效果明顯不同。干預組患者(94.44%)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69.44%),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滿意情況對比[n,(%)]
慢性牙周炎作為目前臨床上常見疾病,主要由于牙齒護理清潔不當,多見牙菌斑滋生在牙周組織,如不及時清理治療會發生口臭、牙齦腫痛,嚴重影響患者的平時生活質量和口腔美觀[4]。依據以上疼痛率和滿意率調查研究,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個性化干預手段及時有效解決了患者的病痛。結果顯示出個性化干預組的疼痛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且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手段,護理效果明顯不同,干預組患者總滿意率高達94.44%,與對照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將個性化護理有效程度高,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病情,可明顯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質量,臨床癥狀恢復速度加快,有研究學者對于此法有相同見解,本研究結論與李婷婷等[5]的研究較為一致,充分表明利用個性化干預手段能為治療慢性牙周炎提供有效輔助,明顯緩解患者的口腔病痛,解決其家屬困擾。本研究為接下來慢性牙周炎的治療和護理等相關探索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和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現在的醫療事業進步飛快,普通傳統的護理手段單一且效果不佳[6],在護理方案上,現在的多樣化個性方法逐漸成熟,能給患者更舒適的感覺度,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總之,在常規護理方法上提出的個性化護理方案,能夠顯著提高慢性牙周炎的護理療效,明顯改善牙周炎癥狀,值得臨床推廣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