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娣,潘帶好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廣東 清遠)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腦動脈血管阻塞引起的腦組織梗死,伴有膠質細胞及神經元損傷,致殘、致死風險高[1-2]。發病后及時進行溶栓治療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救治的關鍵,可通過促進血栓溶解恢復腦血流灌注,減輕神經功能損害[3]。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救治涉及急診科、影像科、神經內科、檢驗科等多個科室,且救治流程復雜,實際工作中難免出現銜接、配合不當發生,導致入院至溶栓治療時間(DTN)延長,因而臨床迫切需要優化救治流程,提升救治效率。基于此,本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采取急診優化綠色通道護理,旨在探討其對患者救治效果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實施常規護理期間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39例為對照組,另選取2019年1月至12月實施急診優化綠色通道護理期間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39例為觀察組。觀察組女15例,男24例;年齡52-74歲,平均年齡(63.35±5.17)歲;發病至就診時間65-227min,平均時間(129.14±26.57)min。對照組女16例,男23例;年齡53-74歲,平均年齡(62.39±5.24)歲;發病至就診時間66-225min,平均時間(128.65±27.12)min。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4]中診斷標準;②發病至就診時間不超過6h;③均采取溶栓治療;④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為其他類型顱腦疾病;②存在腦卒中史、顱腦損傷史或顱腦手術史;③伴有出血風險;④合并臟腑功能不全。
對照組采取常規急診救治護理:接診后常規進行分診評估、掛號、急診就診,神經內科醫生完成初步檢查,之后完善CT檢查、凝血檢查等,確定符合溶栓指征后獲得知情同意,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急診優化綠色通道護理:(1)急診護理人員優化,定期對護士進行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培訓考核;定期進行應急演練,以提高護士應急處理能力。(2)優化急診救治護理流程。以縮短DTN時間為目的進行急診綠色通道優化,制定規范護理流程,包括快速分診、給氧、生命體征監測、開放靜脈通道、床邊凝血檢測等項目如何規范主動實施;簡化掛號、檢查、治療流程,強調救治為先,先用藥后繳費;分診護理人員為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者,以在分診時進行最初診斷,通知醫生立即開放綠色通道,確保救治各個流程順利銜接。(3)護理質量持續優化。救治過程中做好記錄,對于突發事件或問題做好標注,每月開會總結經驗,并對急診護理流程進一步改進、優化。
(1)記錄兩組DTN時間,時間短則代表救治效率高。(2)運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于溶栓前及溶栓24h后評估,量表面部活動、意識、感覺、上下肢活動、構音、肢體共濟失調、語言、視野、最佳凝視等,滿分42分,評分高則表示神經損傷嚴重。(3)救治效果。包括急救成功、致殘及死亡,基本恢復正常或伴輕微功能障礙,可獨立生活為救治成功,嚴重功能障礙,無法獨立生活則為致殘,喪失生命體征為死亡。
觀察組DTN時間為(48.20±8.94)min,短于對照組的(55.05±9.37)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03,P=0.002)。
兩組溶栓前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溶栓24h后NIHSS評分均低于溶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神經功能評分比較

表1 兩組神經功能評分比較
組別 溶栓前 溶栓24h后 t P觀察組(n=39) 13.36±3.42 6.82±2.11 10.164 0.000對照組(n=39) 13.29±3.53 8.67±2.25 6.892 0.000 t 0.089 3.746 P 0.929 0.000
觀察組救治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致殘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救治結果比較n(%)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起病急、進展快,若腦缺血時間過長則會發生不可逆損害,對患者極為預后[6]。溶栓治療為急性腦卒中的救治帶來一定益處,在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死亡率中效果顯著。但因時間窗限制,部分患者難以在最佳救治時間內獲得有效救治,致殘風險較高[7]。臨床需加強急診救治護理,優化救治流程,以盡可能減少時間延誤,改善患者預后。
常規腦卒中護理以根據急診科救治流程為基礎,缺乏主動性及靈活性,易造成救治工作開展不暢,影響救治效率及救治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DTN時間短于對照組,救治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溶栓24h后NIHSS評分及病殘率低于對照組。表明急診優化綠色通道護理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應用價值較高。急診優化綠色通道護理以搶救時效性為基礎規范、優化急診護理服務,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保障救治效果[8]。本研究將急診優化綠色通道護理應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通過對護理流程進行優化管理,提升護理人員專業能力及團隊配合,轉變傳統被動護理模式,提高護理主動性。綠色通道流程的優化還能夠提升護理服務的高效性及護理銜接的通暢性,盡可能縮短DTN時間,減輕神經功能不可逆損害,把握溶栓治療時機,減輕神經功能缺損,降低病殘風險。同時,急診優化綠色通道護理強調護理質量持續優化,可在工作中發現急診護理過程中的問題,進而不斷完善急診流程,保障救治效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綜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急診優化綠色通道護理效果顯著,能夠縮短入院至溶栓治療時間,把握治療時機,改善神經功能,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