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倫琴,李良蘭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重慶)
醫用防護服是醫護人員工作的著裝,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性溶液、鹽溶液,保持環境清潔的有效工具,正確穿脫防護服的方法是保護醫務工作者不受病原體等的侵害和阻斷病原體傳播的有力保證[1]。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經相關病毒分型檢測,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以呼吸道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為主的急性傳染病,該病傳染性強,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2020年1月,全國各省市陸續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重慶市衛健委建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收治醫院片區定點醫院之一,設置有5個隔離病區,護理人員從全院各科室抽調組建和外院馳援隊員構成,進入隔離病區的護理人員需穿戴防護服上崗。為了護理隊員快速掌握防護服穿脫流程,進入工作崗位,本研究通過制作穿脫防護服流程培訓視頻,并將其應用到隔離病房護士崗前培訓中,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某綜合性醫院2020年1月19日第一批組建的隔離病房護士20人為對照組,第二批2020年1月30日外院馳援我院的護士20人為觀察組。對照組男生3人,女生17人,平均年齡30.05±1.05歲,本科18人,專科2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14人,護士3人。觀察組男生1人,女生19人,平均年齡29.55±1.12歲,本科13人,專科7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13人,護士5人。兩組規培學員在性別、年齡、學歷、職稱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傳統培訓法
穿脫防護服不屬于全院護理人員三基技能常規考核指標。在平常工作中,感染科病房護士對防護服的穿脫掌握較好。面對突然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傳染病新冠肺炎的流行,隔離病房的護士除了感染科護士外,還有外科系統、手術室、內分泌、腎病風濕科、呼吸等專業。由于時間緊迫,任務重,我院對第一批上崗的護士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培訓法,即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老師PPT理論講解、操作示范穿脫防護服的方法、注意事項等,考核合格后上崗。
1.2.2 穿脫防護服培訓視頻教學法
觀察組延用醫院感染管理科老師PPT理論授課、操作示范的基礎上,進行了穿脫防護服視頻教學的方法。視頻制作流程;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規范嫻熟的老師示范操作,操作的標準按照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個人防護用品(防護服)穿脫評分標準》進行,分為用物準備、穿防護服順序、脫防護服順序、整體要求等四個方面。視頻的制作由我院宣教科錄制拍攝,再通過后期的音樂設置,剪輯、配音、字幕、解說、圖片、示教動作,使視頻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易于接受。穿脫防護服視頻用時8min.培訓會上講解后,將視頻通過微信、QQ傳輸給即將進入隔離病房的護士們,護士老師們可通過手機、電腦等反復觀看該視頻。經考核合格后上崗。
將穿脫防護服操作考試成績和培訓滿意度作為評價指標。在每批護士進入隔離病房前進行統一培訓,培訓后進行操作考核和滿意度調查。評價兩種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和滿意度。(1)穿脫防護服操作評分標準。整體要求3分,用物準備7分,穿防護服順序共42分,包含11個步驟,脫防護服順序48分,包含十六個步驟。(2)穿脫防護服滿意度測評標準:包括對教學方式、教師穿脫防護服操作講解過程、示范過程、指導有效性、學習效果滿意度5部分,每部分20分,總分100分。每部分按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量化評分,非常滿意18-20分,滿意16-17分,一般滿意14-15分,基本滿意11-13分,不滿意0-10分。護士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基本滿意)/組內總人數x100%。
數據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算t值、P值,P<0.05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對照組穿脫防護服操作考試成績分別為(92.75±2.79)分、(85.79±2.65)分,教學滿意度評分分別為(93.71±1.36)分、(88.57±1.39)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穿脫防護服操作考試成績和教學滿意度評分比較
隨著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普及,自制操作教學視頻在臨床實踐教學已逐步得到應用[2-3]。操作視頻直觀生動、標準化、方便觀看,深受學習者歡迎。本研究將穿脫防護服培訓視頻教學法與傳統培訓法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視頻教學法下觀察組護士穿脫防護服操作成績和培訓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護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防護服操作培訓平常是集中人員、集中時間、地點進行培訓,培訓后學員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練習、提問、老師給予糾正操作中的不足,經反復練習后進行考核過關。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護士們盡快上崗,我院開始采用的是傳統的院級培訓方法,院級老師PPT授課和操作示范,穿脫防護服步驟多,護士們容易混淆操作、操作步驟遺忘、操作不到位等問題;培訓的人員、批次多,時間緊,加之防護用品不足,容易造成老師授課疲勞,為了節約防護用品,有些步驟靠講解、不能實際展示細節等問題,影響護士學習效果與培訓滿意度。
視頻教學法統一標準、操作更規范。正確規范的穿脫防護服是降低醫務人員感染率的重要保障。我院成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片區集中點后,除了本院的護士外,還有其他區縣的外援護士支援,不同醫院在防護服操作教學、培訓方法和和標準存在差異,不同專業、不同學歷層次的護士素質參差不齊,接受能力各不相同。為了使每一位進入隔離病房的護士接受規范而統一的培訓,解決知識面參差不齊的差異,錄制了穿脫防護服的視頻,可保證每一個操作步驟起清晰、規范,使即將進入隔離病房的護士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性對不熟練、不規范的操作進行反復練習,達到短時間內迅速提升防護服的操作技能的效果,為順利進入隔離病房工作奠定基礎。視頻培訓教學節省老師授課時間,減輕了培訓老師的壓力。有研究者表明,多媒體教學能夠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節省30%以上的教學時間,幫助護士在有限的時間內熟練掌握護理技術操作技能[4]。傳統的教學法,費時費力,在人力資源短缺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突出。因為每批進入隔離病房的人員不同,都要組織一次培訓。穿脫防護服視頻培訓錄制后,可以提前發給隔離病房護士的預備隊員,隊員可以提前觀看,邊看邊聽邊練習,在老師培訓時,對操作的難點進行有針對性指導,節省了老師培訓時間,緩解了培訓壓力。視頻教學法提高了護士們的學習興趣和滿意度。我院制作視頻設置了音樂、解說、圖片、示教動作,靜態和動態畫面相結合,內容全面、講解清晰,把傳統的示教方法轉變為多感官的刺激,最大限度地激發護士濃厚的學習興趣,彌補傳統方法示教操作結束后,護士沒有很深的印象、抓不住重點、分不清主次的存在問題,另外,隊員們可以隨時在手機上翻看,對于穿脫防護服操作心中有數,增強對抗病毒的信心,消除進入隔離病房的恐慌情緒,提高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