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晰,徐嶺植,王紅江,張彥,邢一達,孔曉丹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風濕免疫科,遼寧 大連)
風濕免疫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且發展迅速的學科,該學科疾病的學習需建立在免疫學、 病理生理學及藥理學等基礎上,將各專科知識融會貫通,將臨床與基礎有機結合,全方位審視疾病,最終達到該學科臨床綜合能力的提升[1]。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教學(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忽視對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學習單一被動,不利于靈活臨床思維的塑造[2]。問題式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真實問題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中心,提高了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在主動探索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取知識和能力[3]。但是 PBL 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師生任務繁重、受課時和時空限制、教學進度減緩、教學不夠深入等,從而影響實際教學效果[4]。微信作為一款普及大眾的社交通訊軟件,使用便捷,功能全面,已逐漸在教育領域嶄露頭角,可能用于彌補PBL教學的缺陷。本研究利用微信平臺開展 PBL 教學法,觀察該方法在風濕免疫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以為教學改革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進行規范化培訓的78名醫生作為研究對象,均為本校內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輪轉時間為2個月,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9人,分別給予基于微信平臺的PBL教學模式及LBL傳統教學模式,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實驗組男性7人,女性32人,平均年齡(25.23±1.06)歲;對照組男性7人,女性32人,平均年齡(25.44±1.43)歲,對比兩組學生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內科學》第九版中第九篇風濕性疾病內容為教學依據,參與本次研究的帶教老師均為參加工作5年以上的風濕免疫專科醫生,且經過培訓,考核后上崗。
實驗組教學方法:采用基于微信平臺的PBL教學模式,在學生入科時建立微信學習群,每位學生掃碼進群,并在微信群里提供臨床工作中收治的風濕免疫專科典型臨床病例的相關資料。包括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干燥綜合征、骨關節炎等疾病。病例資料要包括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體格檢查情況、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以及詳盡的診療過程,對于體征、影像學表現盡可能的以圖片的形式直觀化的呈現,以便于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病例應用前帶教老師查閱相關教材、文獻并共同討論,力求使病例能夠體現教學基本內容及重點、難點,同時又能體現疾病新進展且生動活潑、難易適中。在臨床查房過程中,帶教老師將案例引入,向學生講解疾病病因、發病機制、診斷鑒別診斷以及診治方案、預后評估等[5],并引導學生自行提出問題。在日常收治患者過程中,帶領輪轉學生進行實踐,結合具體病例,發現并提出新的問題。然后由學生自行復習相關理論知識,查閱文獻,尋找問題的答案。1周以后集中分組進行討論和分析,并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對問題的答案進行陳述[6],帶教老師進行點評及歸納。
對照組教學方法: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由帶教老師按照規范化培訓要求,從風濕性疾病的流行病學、病因和發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治療及預后等方面進行講解,然后在日常查房過程中,就具體的病例進行相關內容的講解和總結。
輪轉結束前的最后一周,由帶教老師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考核,包括專業知識理論考試、臨床思維能力考核、滿意度調查三個方面。理論考試采取閉卷筆試的方式,考試內容為風濕免疫科疾病基礎知識,滿分為100分;臨床思維能力考核采用Mini-CEX評價量表,滿分為63分,以上兩項分值越高,學生理論知識水平及操作能力越高;采用調查問卷方式對教學滿意度進行評價,分別針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效果、教學方法的滿意程度設置問題,總分 100 分,得分與滿意度呈正比。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 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學生疾病基礎知識水平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 1 兩組學生出科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對照表

表 1 兩組學生出科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對照表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人數 理論成績對照組 39 86.64±4.475試驗組 39 93.38±2.880*
實驗組學生在病史采集、體格檢查、人文關懷、臨床思維、整體能力評價這五個方面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臨床思維和醫患溝通方面的成績相差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Mini-CEX 量表評估總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實驗組學生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風濕免疫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類疾病,各年齡段均可發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患者,后續治療難度增大,生活質量下降。近年來,我國風濕免疫病患者的數量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威脅人民生命健康[7]。風濕免疫學是內科學系統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醫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風濕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個臟器或系統,因此風濕免疫學所涉及內容廣泛、知識點相對分散、學習較為抽象,學生理解困難;同時,風濕免疫學近年發展迅速,新的免疫發病機制和新型生物制劑不斷被探索發現,學科知識的更新不斷加速[1,8]。開創新的教學模式,借助新興手段提高教學效率不僅可以增加學生接受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也迎合了學科發展,因此是勢在必行的。

表2 兩組學生 Mini-CEX 量表評估結果
表3 兩組學生滿意度評分對照表

表3 兩組學生滿意度評分對照表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人數 滿意度評分對照組 39 86.92±8.241試驗組 39 97.82±2.761
LBL教學法是一種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也是目前我國醫學教育中應用最多的教學方式,其以教師為主體,按照常規的課前預習、當堂講授、課后復習等方式進行授課傳授基本概念、理論和征象[4]。其優勢在于將知識系統化,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給予學生大量知識信息[9]。但這種灌輸式教學壓制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不能很好地學以致用,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受限[10]。隨著醫學教育改革進程的加速,LBL教學已經逐漸不能適應當下教育模式的變化[11]。
PBL教學重在問題情景設置和實施,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成為主體,教師起導向作用,用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并在探索過程中促進學生主動發現提出問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通力合作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習方法、鍛煉臨床思維、實踐創新能力[11]。PBL教學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及激發學習興趣,使同學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將理論和臨床相結合,做到活學活用。然而,在該教學模式下,無論設置問題還是解決問題均需花費大量時間查閱分析資料,教師要在繁雜的臨床工作中準備教學任務,負擔沉重,精力有限;學生若在查閱資料過程中遇到問題,由于存在時空局限性,常無法做到有效溝通,同時由于課時限制,并非全部問題都能得到滿意解答和全面理解。以上這些都阻礙了 PBL教學理想效果的實現[12]。
作為一款即時通訊手機應用軟件,微信可以做到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的實時傳送,使多人共享信息。微信不僅在實際生活為大家帶來便捷服務,也被逐漸應用于學校教學活動中,日益成為師生增進相互交流、加強共同學習的平臺[13]。
以微信平臺為載體進行PBL 教學可以彌補單純PBL教學的不足。在微信聯合PBL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發布PBL教學中的病例影像等資料,進而提出問題,分配學習任務。學生在準備資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學習進度可以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再通過微信“一對多”或“一對一”的形式傳道解惑,適當調整教學計劃。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參與到學生討論中,或者監督學生學習進度[14]。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局限,使師生交流更密切,溝通更迅速,避免了問題遺留,并使碎片化時間得以充分利用,減輕師生負擔,實現隨時隨地學習,提高整體學習效率[15]。
迷你臨床能力評測(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Mini-CEX) 基于內科住院醫師教學創建,目前其應用已擴展至多個學科領域,用于考核住院醫師及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是良好的評測和教學工具[16]。該量表的優點在于實施過程可與臨床工作同步進行,為受試者提供真實的臨床環境的同時也減輕臨床教師的壓力;評價指標覆蓋全面,貼合當代醫學對合格住院醫師的要求;Mini-CEX使醫學生主動對患者進行診療,臨床教師及時得到反饋,醫學生臨床能力在明確指導和實際鍛煉中提高[17]。在本研究中,Mini-CEX量表按照病史采集、體格檢查、人文關懷、臨床思維、醫 患溝通、醫療文書、整體能力7個考核要點進行,直觀精準反應受試者臨床思維能力,與理論知識水平和教學滿意度這兩方面測評結果相結合,共同對 “微信”+“PBL” 教學模式進行評價,更具指導意義。
在本研究中,試驗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臨床思維能力及教學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這提示與傳統教學相比,基于微信平臺的PBL教學對學生理論知識及臨床思維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且更被學生接受和認可。
總之,基于微信平臺的 PBL教學模式應用于風濕免疫科教學中的效果良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培養臨床思維和提升臨床實踐能力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是一種高效科學有益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