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楊 (安徽省建筑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某項目位于安徽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青龍潭路,為合肥市住宅產業化研發及生產基地,總用地面積約9.33萬m2,建筑容積率0.83,建筑密度64.7%,綠地率6.3%。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宿舍樓、試驗測試廠房、倉庫、鋼結構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總建筑面積約7.93萬m2。其中,宿舍樓(圖1)和試驗測試廠房(圖2)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為安徽省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宿舍樓主要功能為宿舍,地上5層,地下1層,建筑總高度18.500m,試驗測試廠房主要功能為試驗基地和研發,地上2層,地下1層,建筑總高度9.800m。項目要求在最大程度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竭力體現出建筑產業化獨有的特色,能夠實現快速拼裝,并具有較大的研發價值。
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基本風壓為0.35kN/m2,地面粗糙類別為B類,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建筑場地類別為Ⅱ類場地,特征周期Tg=0.35s。
經過反復對比和討論,宿舍樓采用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試驗測試廠房采用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在宿舍樓中嘗試采用夾心保溫組合式外墻板、預制內墻板、全預制板、整體式衛生間、剪力墻豎向鋼筋單排套筒連接、剪力墻水平鋼筋錨環灌漿連接等新技術和新的節點連接方式,在試驗測試廠房中嘗試采用全預制柱、預應力混凝土雙T板、預制混凝土外掛墻板等新技術。
現澆、預制范圍:地下室及地下室頂板采用現澆,其余全部采用裝配式。
樓板:樓層板及陽臺板均采用全預制板,屋面板采用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樓層全預制板按單向板設計,板厚150mm,板端預留后澆帶,用于鋼筋連接;屋面板板厚160mm,按照雙向板設計,疊合板預制底板厚度60mm,現澆層厚度100mm,接縫采用300mm寬后澆帶連接。

圖1 宿舍樓立面圖

圖2 試驗測試廠房立面圖
剪力墻:地面以上剪力墻全部采用預制墻,轉角處及梁墻連接處預留后澆段,墻厚180mm,外承重墻為鋼筋混凝土夾心保溫外墻板,為180mm承重墻+40mm保溫+60mm外葉板組合式墻板,內承重墻為全預制墻。
梁:圍護結構連梁與剪力墻一并預制,其余梁均采用疊合梁。
其他部位:衛生間采用整體式衛生間,空調板采用整體式盒子,樓梯采用全預制板式樓梯。
剪力墻水平鋼筋連接:主要采用節點區后澆混凝土的連接方式,選取部分區域剪力墻采用水平鋼筋錨環灌漿連接。
剪力墻豎向鋼筋連接:主要采用雙排鋼筋套筒灌漿連接,選取部分軸壓比較小部位(軸壓比0.25以下),采用單排鋼筋套筒灌漿連接。
非承重內墻:全部采用輕質混凝土整體隔墻板,容重約15kN/m3,抗壓強度約15MPa,采用管線集成,一體化設計、生產和安裝。
現澆、預制范圍:地下室及地下室頂板采用現澆,其余全部采用裝配式。
樓板:衛生間采用現澆板,標準柱跨內樓層板采用標準化的預應力混凝土雙T板。
框架柱:采用全預制柱,豎向鋼筋采用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柱底設置鍵槽,柱頂設置粗糙面。
梁:框架梁現澆,次梁預制,次梁與主梁采用鋼企口形式的鉸接連接,施工方便簡單,速度快。
非承重外墻:采用預制混凝土外掛墻板,板厚160mm。

圖3 宿舍樓標準層平面布置圖

圖4 后澆帶混凝土板帶端部節點大樣

圖5 后澆帶混凝土板帶中間節點大樣
預制樓板的做法通常有2種,一種為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即樓板由預制底板和后澆混凝土組成,預制底板厚度為60mm,后澆混凝土厚度不小于60mm;另一種為全預制板,如全預制混凝土板、空心樓板、預應力空心板等。考慮到宿舍樓層數相對偏多,為五層,若采用全預制板,其整體性較差,且板端及側向板縫均需采取各項加強措施,保證其整體剛度,構造較為復雜,預制構件制作難度大;若采用疊合板,現場現澆混凝土量較大,施工速度慢,難以體現出裝配式的優勢。
通過反復討論和研究,最終采用梁板交接處節點區后澆混凝土板帶的做法,將全預制板設計為“凸”字形,在全預制板端部預留一定寬度的后澆混凝土帶,并預留足夠長度的上部鋼筋,板塊之間在梁板交接處后澆區內通過鋼筋搭接連接。這樣,既能保證全預制樓板在平面內形成整體,保證其整體剛度,又能大量減少現場澆筑混凝土量,提高效率,加快施工速度。全預制板與梁、墻連接處后澆帶混凝土板帶節點大樣詳見圖4和圖5所示。
預應力混凝土雙T板是板、梁結合的預制鋼筋混凝土構件,由寬大的面板和2根窄而高的肋組成,主要適用于大跨度工業廠房、倉庫、車庫及餐廳的樓面或者屋面。雙T板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明確的傳力層次,簡潔的幾何形狀,是一種可制成大跨度、大覆蓋面積和比較經濟的承載構件。采用大跨度雙T板能夠提升各種房屋空間的綜合利用率,具有較高的性價比,且安裝方便,施工速度快。
試驗測試廠房水平向柱跨為8m,豎向柱跨為9m,柱網尺寸標準,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雙T板,構件種類少,重量輕,施工簡單方便且施工速度快。選取的雙T板板寬1.905m,板長8.780m,肋梁高度450mm,肋寬120mm,板端放置于梁外伸的牛腿上,采用預埋件與牛腿連接。牛腿寬度250mm,高度300mm,牛腿上預埋鋼板,與雙T板肋梁底部預埋的鋼板焊接連接(圖6)。雙T板安裝后,在板頂設置50mm厚現澆混凝土,現澆混凝土內配置直徑5mm,間距200mm的冷軋帶肋鋼筋網。

圖6 預應力混凝土雙T板支座連接節點

圖7 外掛墻板底部連接節點

圖8 外掛墻板頂部連接節點
非承重混凝土外掛墻板一般有2種形式,一種為預制混凝土夾心保溫外墻板,另一種為不帶保溫的混凝土外墻板。預制混凝土夾心保溫外墻板是由內、外葉混凝土墻板、夾心保溫層和拉結件組成,外葉墻板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內葉墻板通長采用平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不帶保溫的混凝土外墻板一般僅為混凝土平板,其厚度不小于100mm,且應滿足計算要求。
外掛墻板與主體結構之間的連接可采用點支承連接或線支承連接,當外掛墻板與主體結構采用點支承連接時,面外連接點不應少于4個,豎向承重連接點不應少于2個;當外掛墻板與主體結構采用線支承連接時,一般在墻板頂部與主體結構支承梁之間采用后澆段連接,墻板的底部設置不少于2個限位連接件,墻板的側邊與主體結構不連接或僅設置柔性連接。試驗測試廠房外墻采用不帶保溫的預制混凝土外掛墻板,板厚160mm,外掛墻板與主體結構采用線支承連接,墻板頂底連接節點如圖7、圖8所示。
本文通過某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設計,介紹了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和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的設計方案,重點介紹了鋼筋混凝土全預制板、預應力混凝土雙T板及非承重混凝土外掛墻板等一些新技術的設計方法和節點大樣,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有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