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敏,王 棟,張金省
(柳州工學院,廣西 柳州 545616)
2016 年12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在教高[2018]2號文件中明確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全過程,強化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在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過程中,著力推動高校全面加強課程思政建設[2]。今年教育部頒發教高[2020]3 號文[3],對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和內容重點提出明確要求,強調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大學物理課程作為理工科學生的必修公共基礎課程,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筆者在大學物理教學實踐中深入挖掘課程中蘊藏的思政元素,將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理論教學過程中,將人文素養與專業相結合,積極探索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入。
傳統的大學物理課堂教學中更側重知識傳授、能力達成,而在思政協同育人這方面明顯存在欠缺,沒有充分發揮大學物理課程的立德樹人功能。這種只重視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忽略了對學生理想信念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勢必會造成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偏頗,道德缺失。以課程思政理念為指導,我們將大學物理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即初級目標(知識傳授)、中級目標(能力達成)以及最終目標(價值引領)。其中價值引領是最高層次也是最終目標,其實現滲透于知識傳授、能力達成這兩目標中,通過這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意識。在“課程思政”視域下開展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實踐,就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最終目標,通過深入挖掘大學物理課程中所蘊藏的思政元素,將思政育人功能與知識傳授、能力達成有機的、科學的結合起來,使辯證的唯物主義、科學的哲學思想、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滲透到整個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下面列舉部分實例闡述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教學目標中滲透思政元素,見表1。

表1 教學目標中融入“課程思政”的部分實例
在教學內容方面,傳統的大學物理教學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前沿性,而在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方面做的較為欠缺,沒有能夠充分發揮課程的思政功能,達成協同育人的目標。在以“課程思政”為指導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再加工,在教學內容與知識的重組、優化的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內容;在教學內容的選取過程中要緊緊圍繞“知識傳授與立德樹人并重”理念。通過介紹物理學課發展史、杰出科學家以及物理學科推動中國科技進步等故事和專題,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愛國愛黨、實現中國夢、傳遞積極向上正能量以及培養學科精神的內容通過多形式多渠道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實現課程的協同育人功能。譬如在《恒定電流的磁場》教學中,筆者選取以下教學內容融入思政元素,實現價值引領,見表2。

表2 大學物理《恒定電流的磁場》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內容
目前大學物理課程評價方式大多采用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只是這兩部分所占比例不一樣而已。雖然這樣的終結性考核方式也有關于學生平時學習效果的考核,但大多僅限于課程的出勤率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不能對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全過程進行考核。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不意味著僅社會實踐才是真正的實踐。其實對在校大學生來說,上課的發言、課堂上的討論、課間和課后的師生交流互動、社團或學生會的工作等等都是檢驗真理的實踐機會。因此,筆者將教學過程中選取的思政內容通過課堂提問、小組討論或學習心得和報告等形式進行全過程考核,并在課程最終成績中體現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就將終結性考核轉變為過程性考核,既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又潛移默化中鞭促學生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輸入由量變到質變的哲學觀點。另外,在期末考試試題中添加融入思政元素的試題,這樣就可以在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考察的同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筆者通過問卷星調查發現,所教班級學生對于在教學內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普遍歡迎的,有學生反映在理論教學中恰當、有機的融入思政元素能增添思政知識的趣味性,也能培養學生的哲學觀以及辯證唯物主義觀。
要實現大學物理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4]。因此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建設,提升教師隊伍的思政意識尤為重要。中國共產黨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捍衛者和傳播者,在發揮課程思政育人功能中更應成為中流砥柱。筆者所在的部門以中共黨員為骨干,讓課程思政的試點先在黨員中開展,逐步積累經驗并擴大試點范圍。在課程的教學研討中,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做好頂層設計,加強課程思政理念的交流和探討,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促進學生智育與德育協同發展。
大學物理課程不僅是傳授學科知識的基礎課程,也應該充分發揮其課程思政功能,為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貢獻力量。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強化頂層設計,將價值引領納入教學目標,在潤物無聲中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正能量;深入挖掘課程中蘊藏的思政元素,并有機的融入教學內容中;精心設計、組織教學過程,改革教學評價方式;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提升教師隊伍的思政意識和思政能力。大學物理教師應該謹記習總書記的教導,強化立德樹人意識,為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奮斗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