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介紹了今年1至4月份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情況。據介紹,中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3743.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執行額2476.5億元,同比增長10.6%。
從結構看,新興數字化業務和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增長較快。1~4月中國企業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執行額623.6億元,同比下降0.3%,承接業務流程外包(BPO)、知識流程外包(KPO)執行額分別為298億元、570.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5%和19.6%。ITO中的云計算服務、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人工智能服務等新興數字化服務離岸執行額同比分別增長179.1%、189.2%和423.4%;KPO中的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外包離岸執行額126.1億元,同比增長47.7%。
從市場看,承接中國香港、日本外包業務增長較快。1~4月中國企業承接中國香港、日本離岸外包執行額分別為281.4億元和11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1%和12.7%。從經營主體看,外商投資企業和民營企業是主力軍。1~4月,外商投資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605.5億元,占全國的40.6%;民營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320.6億元,占全國的21.5%。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際海運、空運等物流通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中歐班列承接空運、海運轉移貨源,運輸國際合作防疫物資,實現了逆勢增長。根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消息,4月份,中歐班列總開行數量和去程、回程班列開行列數等三項指標,均創單月最高紀錄。4月份,中歐班列總開行數量達到979列、運送貨物8.8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46%、50%。其中,去程589列、5.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5%、68%,重箱率99.9%;回程390列、3.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4%、29%。今年1至4月份,中歐班列共開行2920列,同比分別增長24%,綜合重箱率98%。

專家認為,從全球意義上看,中歐班列穩定開行,成為疫情期間連接中歐以及“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要運輸紐帶,是特殊時期穩定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支撐。
5月19日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聯合出席國會參議院金融委員會視頻聽證會。
恢復經濟的政策工具選項是本次聽證會的重點議程。此前,為了緩解美元流動性危機,美聯儲先后推出多項政策措施,為金融和商業系統提供了至少6萬億美元的流動性。美聯儲正在計劃推出四項全新借貸工具,其中包括直接從銀行處獲取貸款并發放給中小型企業。隨著美聯儲工具箱的陸續打開,鮑威爾在本次聽證會上強調,美聯儲的政策工具尚未耗盡。鮑威爾還表示,美聯儲不會實施負利率,因為負利率對美國來說可能不是合適的政策。鮑威爾還指出,美聯儲目前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并未引發金融穩定或通脹擔憂,他預計隨著時間發展,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萎縮。
姆努欽在聽證會上表示,財政部打算發行大量短期證券,然后將市場的借款轉向期限更長的債券。姆努欽強調,財政部絕對樂于承擔風險和資本損失,且希望在分配所有資金之前更好地了解哪些信貸安排需要更多資金。
5月1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視頻記者會,共同倡議歐盟設立總額5000億歐元恢復基金。根據倡議,5000億歐元將用于扶持受疫情沖擊嚴重的行業,幫助衛生部門恢復元氣,還將扶持具備成長前景的數字化、綠色經濟等產業。
在這項最新倡議中,存在分歧的一點是,這5000億歐元不是貸款,而是撥款,即受資助一方日后不需向歐盟還款。倡議提出,歐盟作為借貸方,先出面向金融市場借錢,將在之后的歐盟財務預算期內償還這筆款項。但倡議沒有說明,歐盟今后將如何增加財政收入,用于償還這筆巨款。歐盟增加收入的手段一般包括提高各國的“份子錢”比例,以及增加稅率、稅種等。媒體分析稱,歐盟作為一個強大的經濟共同體,信譽比單一國家可靠,因而能夠從資本市場得到更優厚的貸款條件,但是歐盟出面舉債的代價是各成員國被捆綁,均要擔負起相應的還款責任。
歐盟成員國對這一恢復基金倡議態度不一。馬克龍說,歐盟、歐洲單一市場和歐元區為保持團結協調,需要這樣的基金。默克爾說,這次危機不尋常,所以選擇不尋常的道路。意大利總理孔特贊揚這項倡議“朝著意大利期盼的方向邁出重要的第一步”。奧地利總理庫爾茨明確表示,奧方反對歐盟撥款的救助方式,“我們希望最終的預算計劃體現出我們最該花錢做的事,而不是升高天花板”。
據俄財政部5月19日公布的月度預算執行報告,俄羅斯4月份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6.3萬億盧布,同比下降約28%,環比下降約33%。俄媒認為,俄總統普京宣布4月全國放假,俄國內大部分企業停工或轉為遠程辦公。經濟下滑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外,3月初國際油價崩盤也對俄經濟打擊較大。雖然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的新減產協議已于5月1日生效,但俄專家分析這份協議無力扭轉國際原油和石油產品市場供需失衡的狀況。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在最新公布的2020年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越南經濟增長率可達2.7%。盡管與2018和2019年的7%減少了一大半,但該數字足以讓越南成為“東盟區域內經濟增長前景最好的國家”。 數據顯示,2020年前四個月,越南吸引外資注冊資金120億美元。
亞洲開發銀行駐越首席代表埃里克·西奇威克則認為:“盡管越南在第一季度成功實現了控制疾病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雙重目標,但美國、歐洲、日本等大型經濟體尚未從疫情中復蘇,因此越南出口領域的多條價值鏈仍將受到影響。”
2020年5月19日,英國政府宣布,“脫歐”過渡期今年年底結束后,英國將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英國全球關稅”這一新關稅制度,取代原來一直實施的歐盟對外關稅制度。根據新的稅收制度,從明年開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其他現行最惠國待遇政策,英國60%的進口商品享受免關稅待遇。對于未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的國家,將取消所有稅率低于2%的關稅。

英國國際貿易部當天發表聲明說,“英國全球關稅”比歐盟對外關稅制度更簡化、稅率更低。據計算,削減關稅規模達300億英鎊。
聲明顯示,農業、漁業和汽車業等英國關鍵產業將受到保護,對汽車關稅維持為10%不變,維持對牛羊肉、家禽等農產品、絕大多數陶瓷產品征收關稅。
目前,英國正與最大貿易伙伴歐盟進行“脫歐”后貿易談判,英美之間的貿易談判也已開啟。此外,英國還希望與日本、土耳其等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