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
【摘要】偶然的機會學習了《越人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琢磨與思考,發現這首歌也有著重要的學習價值。不管是歌詞還是伴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這也正是它的特色,這對演唱來講有著巨大的參考價值,同時也提高了對這部作品的認知與演唱感受,使人以情帶聲。如果說子皙是一輪明月,那么愛慕者即為星辰或塵埃,因為愛而產生自卑,因為愛而忐忑遺憾,也是因為愛得到了對方的肯定而欣喜。藝術表演的情緒所傳達的力量至關重要,它產生的力量感染著觀眾,有很多出色的表演能讓觀眾拍手叫好、稱贊不止,這也正是作品情感讓演唱者或表演者感染帶動聲音的效果,如若沒有作品情感的探究就不會有出色的演出令人回味無窮。作品學習的過程中不僅了解了它的特色也探究了它的情感,得出些許感悟。
【關鍵詞】特色;情感;《越人歌》
【中圖分類號】J631.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1-0067-02
【本文著錄格式】張雷格.淺析《越人歌》作品特色與情感研究[J].北方音樂,2020,06(11):67-68.
一、《越人歌》來源
《說苑·善說》由西漢劉向編纂,《越人歌》的故事情節就在其書中有所記載,這首曲子體現了不同民族階級之間愛情的抒發,也表達了人們的和諧生活。情節如下:鄂君子皙泛舟于湖中,船夫對子皙產生愛慕之情,但自身身份卑微無法表達情意,就以歌寄情,子皙說:“吾不知越歌,子試為我楚說之。”于是找來越譯。用楚語翻譯,歌聲委婉動情,子晳被船夫的歌聲所吸引,并當即讓人將越語翻譯成楚語,明白心意的子皙非但沒有怪罪船夫,反而擁抱了船夫,蓋上了繡花被,承諾愿與之同床共寢。劉青結合現代創作理念為其譜曲,使古老的傳統文化發光異彩被越來越多的群體欣賞并學習。
二、《越人歌》歌詞含義及解析
“今夕何夕兮,搴①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②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③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含義:①“舟”通假字“洲”,點名了與子皙相遇的時間,交代了地點;②自知身份卑微卻不能與子皙相知對子皙的愛慕與忐忑之情,后得知承蒙錯愛不介意自己卑微的身世,內心五味雜陳,被與子皙結識的喜悅所覆蓋;③這一句更具藝術化,平復了自己的心情,將山和樹以及枝放在一起與自己形成對比,意蘊深長,令人回味無窮。
翻譯: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河中漫游。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與王子同舟;深蒙錯愛啊,不以我鄙陋為恥,心緒紛亂不止啊能結識王子;山上有那么多樹木,而樹上有許多樹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
三、《越人歌》特色
(一)文化
《越人歌》是我國早期古語翻譯作品之一,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越人歌》在鄂君子晳聽到越語的歌曲不明其意時,便派人來翻譯成楚語,這一舉措促使它在我國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而同時這一過程也是文化傳播的過程。作者是越人,歌曲具有越族特色。楚越的交流媒介以翻譯者來傳承,作者將自己的內心所想都在歌詞中顯現出來,而鄂君子晳因為翻譯的楚語被作者打動,由此,這一歌曲通過鄂君子晳的傳播,越族文化也逐漸被楚國人接納,民族間文化交流與融合影響深遠,楚越結合的版本在此后流傳,以至延傳至今,編配伴奏讓更多人去了解欣賞,去研究古時“楚越文化”,其中含有楚的特色也有越的特色,使塵封已久的文化得以重見世人,時至今日。
(二)地理
越國(今廣東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越族生活的環境為潮濕溫熱、山水縈繞的地區,山水以寄情思。地理之間的差異與政治造就了區域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區域,歧周文化、齊魯文化、幽燕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等,就是眾多背景差異的成果。而正是因為這些差異的成果才有了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以地域為名。但每一區域文化并非封閉體系,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是某一文化的獨樹一幟,而是眾多文化交流的成果。文化自身具有深遠持久、潛移默化的特點,對人的精神產生影響,從而使人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產生變化。據史書記載,楚越兩地由于長期的交往,楚越兩國在文化與風俗習慣有著相似之處,久而久之,長期交往中必有相似的文化心理,二者的文化碰撞在一起產生了“楚越文化”。文化產生于人類,人類的思想蘊含于文化,文化交流必然要交流人們的思想,也是人們心靈的溝通過程。《越人歌》體現出兩地的文化交流,它將楚越兩地的文化溝通起來,成了楚越兩地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梁,時間與空間的移動讓更多地域之間的文化得到了傳播與融合,同時帶有區域特色。
(三)語言
《越人歌》中,現代男女之間抒發情意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這一名句,用比興的手法其中“枝”諧音“知”,山中有木木有枝,樹與枝相依,樹知枝;下半句,心悅君而君不知,“我”與樹木做對比,突出了“我”內心的無奈與遺憾,“枝”與“知”這一寫作手法在我國古代詩經中就常被運用,在本部作品中,“枝”與“知”起到關鍵作用:(1)使句子更加完整通順,有上下連接之意,讀起來更加通暢;(2)使作者情感的抒發得到更好的表達,更好地體現了心悅子晳,子皙不知,船夫渴望被子皙明白自己心意、期望子皙與自己相知的那種迫切又因身份懸殊的現實所折磨的情感。
(四)古今
《越人歌》在創作中也有不同方面的因素:①結合了中國古典韻味特色,前奏柔和委婉,以琶音為主帶有小連音使歌曲的伴奏更具古典特色,令人有種回到子皙與作者初見時的情景,回到主旋律。歌曲開頭以簫、琵琶為主旋律,古箏與二者相融,管弦樂起到和聲的填補作用,簫、琵琶音色典雅、柔和,為曲子伴奏符合歌曲時代與風格,情感氛圍柔美,管弦樂的填補產生烘托主旋律的作用,使其產生良好的和聲色彩效果;②在現今創作中,將山西地方音樂中特有的純四度音程與曲藝調式相融合,現代作曲技法和鋼琴伴奏蘊含其中,使作品有起伏波動,情緒產生對比,即是在表達自身情意也摻雜了自己的無奈,富有層次感。這首作品風格含蓄迷人,溫婉流暢,小家碧玉,真摯感人體現出中國古詩詞的魅力與韻味,更是貼切表達中國古詩詞意蘊的古詩詞類現代聲樂藝術創作歌曲。如若沒有現代因素的加入,歌曲就不能錦上添花,既保留了自身的特色與情意也利用了現代的技術,使古典作品得以傳唱令世人感受以音樂形式呈現的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