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慢》是一首創(chuàng)作于20世紀90年代的流行歌曲,由白進法作詞、林隆璇譜曲、香港著名流行歌手張學友首唱。有許多著名的歌手演繹過這首歌曲,其中以張學友和胡彥斌的演唱版本最具代表性。在編曲配器上,張版中西合璧,胡版電子搖滾;在演唱處理上,張版婉轉(zhuǎn)細膩,胡版大氣磅礴。
【關(guān)鍵詞】流行歌曲;《慢慢》;演唱版本;張學友;胡彥斌;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J64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1-0112-02
【本文著錄格式】歐樹宏.《慢慢》兩種演唱版本的比較分析[J].北方音樂,2020,06(11):112-113.
《慢慢》是由白進法作詞、林隆璇譜曲創(chuàng)作的一首經(jīng)典的香港流行歌曲,原唱為張學友。后經(jīng)胡彥斌、周筆暢、譚晶等多人改編、翻唱,出現(xiàn)了多個不同的演唱版本。每位歌手的翻唱都是通過改編歌詞旋律、重新編曲、重新演唱來改變歌曲原來的風格與意境,從而翻唱出新意,帶給聽眾不一樣的聽覺感受。筆者在此僅對張學友的原唱版本與胡彥斌的翻唱進行比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筆者認為胡彥斌翻唱的《慢慢》與張學友原唱版本的風格截然不同,翻唱出了新意,使人眼前一亮,值得研究。本文將對張學友首唱的《慢慢》與胡彥斌在浙江衛(wèi)視音樂節(jié)目“夢想的聲音2第二期”中翻唱的《慢慢》進行比較,通過對編曲配器和演唱處理的分析來領(lǐng)悟張學友的經(jīng)典演唱,品味胡彥斌的經(jīng)典翻唱。
一、編曲配器:張版中西合璧,胡版電子搖滾
編曲配器是歌曲改編中的重要維度。同一首歌曲,通過不同的樂器編排可以使歌曲給觀眾煥然一新的感覺,呈現(xiàn)出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張版《慢慢》與胡版《慢慢》由于產(chǎn)生年代、音樂風格、主旨意境等因素的不同,在編曲配器上造成了兩版歌曲風格存在很大的差異。
張版的《慢慢》在前奏部分主要是通過單簧管演奏主旋律,而鍵盤所彈奏的一系列分解琶音旋律主要是為單簧管的主旋律作輔助。單簧管在演奏中音區(qū)時富裕于表情,音色純凈,清澈優(yōu)美;高音區(qū)的演奏嘹亮明朗。在張版的《慢慢》中單簧管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從一開始的中音區(qū)連續(xù)幾個大跳的音就帶有一種濃郁的憂愁色彩,緊接著吹奏到高音區(qū)使音色非常明亮但帶有一絲空靈。就前奏部分而言,單簧管和鍵盤的演奏便奠定了整首歌曲優(yōu)傷暗淡的基調(diào),一下就把聽眾帶到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中。主歌部分人聲進來后,單簧管演奏就停止了,只留下鍵盤為人聲伴奏,來突出張學友的演唱。在配器處理上為典型的伴奏為人聲服務(wù)。在主歌的后半部分演唱到“淚慢慢流、慢慢收、慢慢變成了朋友”時,歌曲加入了弦樂中的小提琴作層次疊加,使人聲更加凄美。在張學友演唱的《慢慢》中主歌與副歌間絲毫沒有間隔,直接通過電吉他、大提琴和中提琴的加入來豐富歌曲的伴奏織體,使得更加飽滿充實,推動著歌曲的層次感。第一部分歌曲結(jié)束后,出現(xiàn)了一小段的間奏,間奏的特點在于吉他solo的運用,它的加入使歌曲的發(fā)展越來越緊張,緊接著加入了架子鼓,小切分的鼓點節(jié)奏拉開了第二段的序幕。第二段人聲進入后,同第一段一樣,伴奏作了弱處理。整首歌曲的伴奏無疑都是為人聲服務(wù)的,在副歌部分電聲樂隊的加入與人聲產(chǎn)生了強烈的碰撞,使張學友的演唱更加歇斯底里。在最后的尾聲部分,人聲剛落,單簧管的進入使歌曲前后呼應(yīng),呈現(xiàn)出歌曲淡淡憂傷惋惜之感。整首歌曲在配器和編配上都顯現(xiàn)出濃郁的港臺風格,西方管樂單簧管的運用更是歌曲編配的一大亮點,給歌曲添上了濃厚的韻味。在前奏和間奏時還有樂器單獨演奏旋律,而出現(xiàn)人聲后伴奏立即削弱來突出歌手的演唱,張版的《慢慢》編配層次感非常強。
胡版的《慢慢》無論是編曲還是配器都跟原曲有很大的變化,整個樂曲結(jié)構(gòu)在原曲的基礎(chǔ)上添加了一部分素材進來。前奏部分由弦樂取代單簧管,鍵盤作為輔助,所演奏的旋律跟原曲有點不同,胡版的旋律要較為緩急,由多個四個十六的伴奏織體游離在中高音區(qū)支撐著弦樂的進行,還運用了電子模擬器營造出一種虛幻的現(xiàn)象,緊接著用鍵盤單音的奏法來引出人聲。進入主歌部分,同樣是以人聲為主,鍵盤用分解和弦來推動,在個別間隔處加入了吉他的單音,使歌曲更具靈活性。在“盡是傷痕”后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和聲連接,四個反向進行的和弦使歌曲具有級進感。主歌進副歌時使用的是停頓,并沒有大幅度用樂器來填充,這正是其新穎之處,在胡彥斌所改編的歌曲中,他喜歡采用這種“空格”的形式。在副歌的后部分,電聲樂隊的加入瞬間使歌曲更加激烈。間奏處的設(shè)計跟前奏非常相似,營造出一種空靈飄渺的空間感與氛圍感。接著是歌曲的第二部分,從這個地方開始,架子鼓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鼓點十分明顯,節(jié)奏感也非常強烈,表現(xiàn)出了愛情的不易,更巧妙的是歌曲從這里開始轉(zhuǎn)調(diào)。歌曲后半部分隨著情感越來越激烈,鍵盤與交響樂隊加入到伴奏中,并在人聲中加入了Rap元素,這是非常典型的胡氏搖滾的設(shè)計。在Rap處,每一句的演唱和鼓點都做到了相融,跟燈光的配合十分震撼,最后在鼓點和弦樂的交叉呼應(yīng)中結(jié)束演唱。這首歌曲的編排和配器改編是成功的,從風格上說,它完美地呈現(xiàn)了歌曲的流行搖滾風格;從意境上說,它配合了歌曲主人公對愛情的挽留與無奈;從舞臺效果上說,它活躍了舞臺氣氛,點燃了觀眾的激情。
兩個版本的《慢慢》在編曲配器上都是與歌曲的內(nèi)容和歌手的演唱風格緊密結(jié)合的,張版配器襯托人聲,描繪了憂傷凄美的愛情故事;胡版配器迎合風格,呈現(xiàn)了層次分明的的電子搖滾,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二、演唱處理:張版婉轉(zhuǎn)細膩,胡版大氣磅礴
一首優(yōu)秀的流行歌曲要想成為一個時代的經(jīng)典,它必須能準確地表達思想情感、定位時代音樂風格,演唱者的演唱處理要做到絲絲入扣。將兩個版本的《慢慢》進行對比,必須要將演唱者的演唱進行比較分析,歌手的演唱處理和對歌曲的情感詮釋是一首歌曲能否出彩的關(guān)鍵。
張學友是中國香港著名的流行樂歌手、音樂劇演員。素有“四大天王”“歌神”之美譽,其唱功也是眾所周知的。他演唱的《慢慢》一經(jīng)發(fā)表便風靡大江南北,優(yōu)美婉轉(zhuǎn)的曲調(diào)和溫柔細膩的演唱,感動著人們的內(nèi)心深處。張學友在演唱《慢慢》時,嗓音渾厚有力,咬字發(fā)音帶有一絲香港腔調(diào),雖然字頭不是非常清楚,但添加了些許韻味,他還多次在句中結(jié)尾運用顫音進行修飾。在主歌部分時,他的演唱婉轉(zhuǎn)飽滿,由于主歌部分位于中低音區(qū),使他的聲音非常明亮清脆,特別是他擅長鼻腔共鳴,在他的演唱中總能感覺到鼻音的存在。在每一句的“慢慢”時他都會特意去強調(diào)這兩個字,加重了這個字眼,來突出對愛情的絕望。而在“付出一生、寂寞的夜”中“生和夜”進行了氣聲詮釋,還在尾聲處加入顫音進行弱化處理。“疼和冷”處收得非常干凈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在副歌部分,張學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每句前半句和后句的字眼進行了處理,在“慢慢沒有感覺”中“感覺”,他用假聲代替了真聲,使歌曲沒那么生硬,似乎在表達著對愛人的呼喚。在最后一句“沒有一點點安慰”時,由于音區(qū)較高,張學友在這里用了轉(zhuǎn)音的方式進行處理,使整個情緒在此處爆發(fā)。聽著張學友的演唱,最不易的愛情也會被其歌聲所治愈,其溫馨深情的歌聲告訴我們不管總樣的情傷都會在時間的消磨下慢慢散去。
胡彥斌是華語樂壇著名歌手、音樂制作人,其改編能力非常強。他首次演唱《慢慢》是在浙江衛(wèi)視音樂節(jié)目“夢想的聲音2”第二期的舞臺,該節(jié)目的意圖就是由選手挑戰(zhàn)導師歌曲,而導師從“驚曲榜”中選擇歌曲進行改編演唱,胡彥斌選中的就是這首經(jīng)典歌曲《慢慢》,為了能夠?qū)⑦@首張學友的代表作演繹出胡彥斌的味道,他在演唱《慢慢》時將歌曲進行了變奏,并加入了Rap,整個演唱都非常驚艷。主歌部分胡彥斌將每一句的前半句進行了弱化,而在后半句卻處理得很強,可以聽到他每一句的轉(zhuǎn)折處都帶有喉音,同時在“生、痕”字處加了一個延長的假音轉(zhuǎn)換,這樣的處理給人一種飄逸又意猶未盡的感覺。在“獨自承受、傷人的愛”時,他運用壓嗓的方法來表達他在愛情中的掙扎。副歌部分時,他把主歌部分用的轉(zhuǎn)音和假音部分都去掉,將自己最原始的聲音在這里全部表達出來,沒有了原版的含蓄,卻多了一絲憤怒。在副歌的最后一句“收拾愛的殘缺”處時加了一連串的喊音,來表達自己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到第二段時,胡彥斌的演唱又變得舒緩下來,沒有很深情和用力,反而很自由地跟著鼓點節(jié)奏在陳述,在“獨自承受”時與前面有所不同的是,他運用了一個五度的轉(zhuǎn)音進行修飾,多了一些頹廢,為后面副歌部分的爆發(fā)作了完美的鋪墊。在Rap部分將“慢慢慢慢沒有感覺”等歌詞進行表達,點名了歌曲的主題,他運用搖滾樂中“嘶吼式”的方法來告訴我們要把握好愛情,不能讓美好的東西從自己身邊慢慢消逝。在憤怒和激烈的情緒中歌曲達到高潮,臺下觀眾的情緒也嗨到了極致。最后一句“愛的殘缺”更是十分驚艷,音高在短短的一句中變化了5次,真假音的轉(zhuǎn)換就像R&B中的唱法一樣游刃有余。整首歌曲的演唱被胡彥斌處理得干凈利落,大氣磅礴,將一段即將分離的愛情又聚攏在一起。這種翻唱方式兼具思想和新意,令歌曲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表現(xiàn)力,是經(jīng)典原唱基礎(chǔ)上的超越性翻唱。
張版和胡版演唱的《慢慢》各具特色。張學友的演唱細膩婉轉(zhuǎn)又不失堅毅,演唱中有撕心裂肺的哭腔,又有鏗鏘有力的吶喊,將對愛情的不舍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成就了一首時代的金曲;胡彥斌的演唱氣勢磅礴又不失美感,深情地將愛情里的糾結(jié)演繹得觸人心弦,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翻唱。
毫無疑問,張版和胡版演唱的《慢慢》都完美地闡釋了歌曲的情感意境,唱出了自己的演唱特色和風格。在編曲配器上,張版中西合璧,胡版電子搖滾;在演唱處理上,張版婉轉(zhuǎn)細膩,胡版大氣磅礴。張版的《慢慢》是香港流行樂壇的一首經(jīng)典之作,被音樂愛好者所傳唱。而胡版的《慢慢》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翻唱,賦予了老歌新的時代意義和新聲,使聽眾重新喚起對原曲的記憶。
參考文獻
[1]賈崇.陳歌辛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初探[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5(3):145-153.
[2]文海良.兩版《煙花易冷》的對比分析[J].藝海,2014(5):86-88.
[3]何韋.羅大佑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風格研究[D].貴陽:貴州民族大學,2019.
作者簡介:歐樹宏(1997—),男,漢族,湖南省寧鄉(xiāng)市,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