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鋒
相信大家在晨練時,經常都能看見一些老人在倒著走。問他們為何這樣做,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我腰不好,倒著走能減輕腰痛。人云亦云,漸漸大家也就深信不疑,認為“倒著走能防治腰痛”。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倒走運動可以鍛煉人的本體感覺,減少老人跌倒的風險。然而,對于防治腰痛問題,則可行性不大。這是因為,不管是倒走,還是向前走,人的腰部肌肉都是處于緊張收縮的狀態,并不能起到放松肌肉、緩解疼痛的作用。再加上老人的平衡器官逐漸退化,反應能力減弱,一旦在路面遇到任何一個小障礙,都極易發生跌倒,造成骨折等嚴重后果。
如果心臟及腦部有潛在病變,老人在倒走時不慎跌倒的話,有誘發心肌梗死、腦梗等疾病的風險。所以,患有頸椎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老人,不適合以這種方式走路。
相比起倒走,后踢腿運動更加適合有腰痛問題的老人進行。這是因為,老人常見的腰痛主要是因為腰部骨骼、肌肉退化以及勞損導致的。要緩解這類型的腰部疼痛,可以通過后踢腿加強腰臀部的力量訓練,能一定程度上鍛煉臀肌的力量,從而緩解腰痛。
但值得注意的是,后踢腿不應該變成后甩腿。后甩腿更多是靠腿部的慣性在運動的,并不能鍛煉到相關肌群。而且對于老人來說,該運動方式不一定能維持在安全的狀態。
其實,老人要預防和減少腰痛,就應該從日常生活中減少彎腰負重運動,這樣才能真正減少腰痛癥狀。而且,堅持進行規范的腰部肌力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