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取向研究

2020-07-09 03:27:37陳仕光孫洪偉眭愛華陳秋麗呂建根劉小海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3期

陳仕光 孫洪偉 眭愛華 陳秋麗 呂建根 劉小海

摘要:以就業率為統計口徑難以體現不同專業的內部差異,就業分布微觀結構是畢業生供需兩側融合匹配的直觀反映。選取2011-2018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數據為樣本,分類統計總就業率、地域分布、起薪區間、單位性質、職業種類、行業類別、專業相關度等指標,分析2011-2018屆畢業生就業變化趨勢,并與國家、省域范圍的指標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較好,歷屆就業率超過94%,73%以上畢業生從事專業對口工作。但也存在結構性短板。在將來的人才培養改革中,需要依托專業教育主渠道,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增加涉農知識單元,融入創新創業教育。

關鍵詞: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就業;高校管理;就業取向

中圖分類號:G717;TU9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20)03-0190-12

就業質量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1],而就業取向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導向和畢業生擇業價值觀,對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風向標意義。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以下簡稱給排水專業)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自1952 年我國高校首次創辦給排水本科專業以來,給排水專業本科教育發展迅速[2]。2018年全國給排水專業本科院校達到146所,在校生累計超過10萬人[3],對推進我國市政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業的發展,以及環保事業的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自2007 年創辦以來,多次擴大辦學規模,從2015年起,每年保持140人的招生人數,為廣東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輸出了重要的專業人才。

長期以來,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業率上,缺乏對就業結構方面的微觀研究。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在新時期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毋庸置疑,深入研究大學畢業生就業取向的結構特征及動態變化具有較強的制度背景和現實意義[4]。此外,由于勞動力市場的不完善與非均衡,勞動力市場分割必然長期存在,而這種結構性失衡必然導致群體內部的差異性,這種差異體現在不同高校、不同地區、不同專業在就業質量方面的諸多差異[5]。“整體”的就業狀況難以反映高校內部各專業真實的就業面貌,難以掩蓋個別專業畢業生就業所面臨的結構性短板,不能為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學生就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差異化的指導意見。

本文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2011-2018屆畢業生就業數據為依托,從就業率、地域分布、薪資區間、職業種類、行業分布等維度,分析2011-2018屆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就業結構,以及各項指標的年度變化,并與國家和省的指標進行縱橫向對照,剖析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特點,了解勞動力市場供需結構性矛盾,精準把握人才培養定位,精細提煉能力指標,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與職業規劃,為將來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提供理論支持。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包括2011-2018 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共 548 人。在統計口徑上,將升學、出國、考公、自主創業、支教等均視為已就業,未畢業學生(肄業、退學)不參與統計。每一屆畢業生人數見表1。

(二) 研究方法

采用多維度統計方法,全方位反映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學工部門每年都會統計畢業生就業信息,包括:派遣性質、單位名稱、所有制屬性、單位所屬區域、是否與專業對口等。就業地域分布、所有制類型、從事職業、行業分布、專業相關度、非傳統行業比例、創業比例等指標,根據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城鄉建設學院學工辦年度就業數據進行統計;就業起薪信息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表1)。廣東省大學生就業數據來自廣東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國家就業數據根據麥克斯研究院發布的年度就業藍皮書(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二、結果與分析

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總就業率來看,最低的一屆為2013屆,僅94%,其次是2014屆和2016屆,均為97%,2015屆為98.5%,其余年份均為100%(圖1),就業率均高于同期全國及廣東省平均水平。圖1?2011-2018屆給排水專業畢業生總就業率以2018年為例,2018年給排水專業就業率在所有1 111個專業中排名第500,在工學170個專業中,排名第74,在土木類7個專業中,排名第4 [6]。而該校給排水專業就業率連續兩年為100%,盡管2011-2018年給排水專業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但就業率仍持續走高。從經濟學的供求理論來看,反映出地方對人才的需求超過了人才供給的增長速度。

(一) 畢業生就業的地域選擇分析

就業地域反映一個地方的工作崗位所蘊含的機會成本,是影響畢業生就業取向的一個重要因素[7]。

圖2顯示,從2011年至2018年,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就業地域分布從高到低依次是廣州、珠三角其他7市(佛山、珠海、中山、江門、惠州、東莞、肇慶)、深圳、粵東西北、省外。在廣州就業的有6個年份超過50%,2012年更是達到了60%,只有2011年和2016年廣州占比低于珠三角其他7市之和,地域聚集性明顯。從地區經濟規模來看,深圳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增速都與廣州相當,然而,選擇深圳就業的比例有6個年份不到10%,珠三角其他7市之和也只有2011年和2016年超過廣州,2012年只有11%,之后逐步增加,至2016年達到49%,2017年后又下降到15%左右,7市總就業人數遠少于廣州一地。而在粵東西北就業比例則更小,除2013年外,都低于10%。一方面,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GDP增速年均超過8%,本身具備較多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作為廣州本地高校,學生選擇就近就業,體現了一定的學校依戀心理。2016年選擇廣州就業的畢業生只占35%,為歷屆最低,可能與2016年畢業生首次整體遷入白云校區有關。由于新校址遠離市區,學生對廣州地域的依賴性減弱,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域時對學校所在地有較強的依附性。

從地域分布來看,尚存在一定程度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廣州市聚集度太高,就業分布與地區人才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粵東西北地區就業人數偏少,選擇縣、鄉鎮就業比例偏少,與服務農業農村的辦學定位不匹配。在今后的就業指導中,應調整學生就業定位,引導畢業生去中小城市和基層就業。

(二) 畢業生就業薪資水平分析

就業薪酬是學生個體特征、人力資本、家庭背景、求職努力程度和勞動力市場特征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8]。薪酬水平是就業質量最重要的衡量標準,畢業生薪酬水平直接反映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從近8年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月薪區間分布情況看,3 000元以下區間的人數從2011年至2018年呈遞減趨勢(2015年除外)(圖3),3 000元~5 000元區間的人數從2011年起逐漸增加,至2015年達到拐點,2016年后逐步下降(圖4),而5 000元以上的人數前6年穩中有增,至2017年增幅較大(圖5)。從2013年開始,出現7 000元以上月薪個例,到2017年出現14例,2018年出現16例,7 000元以上的月薪將逐步成為普遍水平,整體薪酬區間分布不斷右移。

從供求理論看,當勞動力市場中高校畢業生的供給增長幅度小于需求增長幅度時,畢業生的實際平均工資水平就會上升[8]。由此可見該時期廣東地區對給排水工程師的人才需求保持較旺盛的增長勢頭,這與當時基礎設施/房地產等開發建設規模較快增長有關,給排水專業畢業生的薪資水平與基建市場的規模有一定的關聯性。

(三)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

作為理性經濟人,畢業生在選擇單位時會考慮收入、保障、平臺等方面的因素。由于不同性質單位的工作環境和待遇截然不同,因此就業單位性質的不同也能一定程度反映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高低差異[9]。 此次調查將就業單位性質劃分為:中央直屬企業、地市國企、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個體與自主創業等7種性質。

從圖6看,2011-2013屆畢業生主要就業于地市國企和私營企業兩類,其次是中央省屬企業。而從2014年起至2016年,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就業的主體,其次為地市國企。到2017年,地市國企重新成為第一主體(圖7)。就職于私營企業的占比波動最大,2011-2012年與國企相當,占比43%與48%,2013年成為第一就業大戶,占比49%,2014-2015年只有10%左右,2016年則為0,2017-2018為15%左右。整體來看,地市國企、有限責任公司和私營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體,三者占到了總就業人數的75%以上,其次是中央省屬企業和機關單位,占比2%~12%不等(圖8),再次是外資,最少的是個體與自主創業,總占比不到1%。與國家、省就業報告發布的數據相比,選擇外資企業和個體企業的比例遠遠低于全國、廣東省平均水平[10-11]。

從吸納就業人數的穩定性來看,依次是中央省屬企業、機關、地市國企、有限責任公司、私營企業。如地市國企,2011年占比43%,2015年下降至8%,2017年又升至45%(圖7);而央企和省屬企業的就業人數更少,占比在7%~13%之間波動,相比地市國企也更為穩定,這是由于央企受地方經濟波動影響更小的原因。

(四)畢業生就業從事職業種類

職業種類是求職者根據個人能力與興趣取向作出的選擇。從傳統的就業分布來看,給排水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工程咨詢、水務運營等幾個類別,這也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定位。

從圖9可以看出,設計與施工是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生的主要選擇,二者占比分別在20%~52%、18%~33%的區間波動(圖10、圖11);其次為管理(房地產、政府職能機構或其他投資單位),占比為15%~23%;再次為咨詢(造價與監理)與運營(自來水廠、污水廠與環保企業),占比皆為5%~10%,職業分布大體上符合人才培養方案預定的目標。

從事設計工作職業門檻較高,對學歷要求高,而施工單位的門檻相對較低,有部分畢業生被動選擇從事施工職業(施工職業穩定性差,不受畢業生青睞)。因此,從事設計的人員比例通常被作為反映就業形勢的晴雨表。2011年從事設計的畢業生占比超50%,該校畢業生能大批量進入設計院工作,反映了該年度的就業形勢較好,這與2011年度廣東地區房地產市場火爆,行業用人需求旺盛有關。而在隨后的2012年和2013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降溫,大量設計企業減員,因此從事設計的比例有所下降,迫使選擇施工的比例上升。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這3年中,施工占比較高,成為就業選擇第一職業,2015年施工占比高達33%,反映出這3年就業形勢較嚴峻。到2017年和2018年從事設計工作的人數又大幅上漲,就業形勢明顯回暖,這與畢業生薪資變化趨勢是一致的。這也證明設計這一職業依然是給排水專業畢業生的首要選擇。

(五)畢業生就業從事行業類別

有研究表明,畢業生就業普遍重視行業發展前景、收入以及有利于施展個人才干等因素[12]。馬斯洛的成長需要理論認為人具有自尊與自我實現的需要,不同行業蘊含的進修、學習、解決職稱和提升等機會是畢業生就業選擇的重要參考因素[13]。

從圖12來看,從事建筑行業的畢業生人數占絕對優勢(2011年除外),占比為20%~50%,其次為市政行業,占比介于15%~37%,再次為水務和房地產,占比介于8%~20%,而從事消防和環保的人數較少,比例分別不超過7.5%和9%。

除建筑、市政、水務、房地產、環保等傳統行業,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從事非傳統行業的人數2011年至2017年逐年上升,從2011年的1人增加至2017年的17人,2018年略有下降,但仍有10人(圖13)。在所有從事非傳統行業的畢業生中,從事信息科技占比9%,教育文化占比4%,金融、商貿、產品研發、電子設備、建材各占比3%,其他各項共占比20%(圖14)。

從圖12可看出,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就業具有明顯的行業聚集性,建筑行業依然是吸納畢業生的大戶。然而,從當前經濟形勢來看,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已經由投資驅動轉變為要素驅動,第三產業占比已超過第一、二產業之和,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必然帶來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14-15]。盡管建筑、房地產在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依然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但發展方式必然更注重內涵,從規模增長轉變為質量增長,對人才需求的數量勢必減少,未來就業風險較大。與此同時,隨著智能建筑、裝配式建筑和BIM技術的推廣應用,必然會對畢業生的知識、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對此,應

將現代建筑業給排水工程師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著眼點和發力點。同時,也要引導畢業生分流,鼓勵學生進入消防、咨詢、環保行業就業,加大非傳統行業的就業比重,提高就業多樣性,以稀釋建筑行業下滑帶來的就業風險。

(六)與廣東省、全國范圍的指標對比

以廣東省就業指導中心發布的年度大學生就業質量報告[16-19],和麥可思公司發布的全國大學生年度就業質量報告[20-23]為基礎,從就業率,平均月薪,地級市以下就業比例,國企、民企、外資、小微企業就業比例,專業相關度和創業率等多個維度,比較近4年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同廣東、全國整體水平之間的差異,全方位剖析該校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就業特點(表2)。

從就業率來看,2015年至2018年該校各年度就業率均略高于廣東省和全國平均水平。月薪方面,給排水專業畢業生月薪略低于廣東省平均水平,卻顯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與學校所處地區的經濟地位不符,可能與土木類人才起薪普遍較低有關。如2017年廣東省工學類的平均月薪是4 313元,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平均月薪是3 876元,該校給排水專業畢業生的月薪為3 530元。

從全國范圍來看,大學生就業重心不斷向民企、中小微企業、地級市及以下地區企業傾斜,本科畢業生在民營企業的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45%上升為2015屆的52%;在國有企業的就業比例從26%下降到20%;在中外合資、外資、獨資企業的就業比例從12%下降到10%。2013-2015屆本科畢業生在3 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27%下降到25%,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45%上升為50%。2013-2015屆本科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46%上升為2015屆的48%,2016年達到56%。廣東省也有類似的趨勢,但就業重心較全國水平偏高。地級市以下就業率除2015年外,均不到30%,同時期廣東省為46%以上,全國平均為55%以上。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國企就業占比在20.3%~53%之間,近3年來還有上升的趨勢,私營企業就業占比低于20%,外資企業占比歷年不足4%,地級市以下企業就業比例只有2015年為38.2%,其余年份不足30%,與同時期的廣東省及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就業重心顯著偏高。

自2010年《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發布之后,我國大學畢業生創業比例年年穩步提升,2014屆為2.0%,2015屆上升至3.0%,此后保持在3.0%的水平。與全國趨勢不同的是,廣東省的創業占比率從2015年的1.06%逐年下跌,2018年只有0.43%。而該校給排水專業2011-2018屆累計只有5人創業,比率不足0.5%。同全國水平相比,該校給排水專業創業比例顯著偏低。

專業對口是宏觀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體現,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可以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也有利于畢業生自身專業優勢的發揮。2015年以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從事專業對口工作的比例為73.01%~90.63%不等,各年度均超出國家與廣東省平均數據,表明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具有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從宏觀環境看,自從國家大規模城鎮化實施以來,工程建設領域人才需求不斷擴大,土建類專業畢業生多數能找到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且土建類畢業生也樂意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

(七)就業宏觀數據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匹配度分析

以專業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參照,結合就業數據進行對比,按照匹配程度評分,以綜合考量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情況(表3)。從具體指標來看,就業率與服務地域很好地匹配了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職業和行業選擇與人才培養定位基本相符。然而,在創新創業指標上,就業情況與培養目標還有較大差距。同時,就業數據也未能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扶助農工”的辦學特色相吻合。

(八)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就業結構缺陷分析

首先,與全國和廣東省范圍的就業指標對比,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存在的缺陷表現在就業結構與國家、地方經濟結構不同步。“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表現為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增長模式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全國范圍看,最近幾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變化趨勢基本同步。在排前10位的就業行業中,信息、教育、醫療等知識密集型產業雇傭大學畢業生比例快速增加,建筑、制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雇傭大學畢業生的比例下降,與2013屆相比,2015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行業中,教育業增加3.6個百分點、而建筑業降低了2.4個百分點;2016屆該趨勢進一步延續,教育業增加3.1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2.0個百分點,媒體信息產業增加1.8個百分點,而建筑業降低了1.6個百分點

。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就業結構并沒有跟隨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而發生改變,這必將成為該專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近年來廣東省依靠創新驅動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對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需求不斷加大。在實施“騰籠換鳥”和“雙轉移”戰略的同時,就業市場發生了顯著改變。從省域范圍看,畢業生就業去向逐步從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在第三產業就業的比例由2012年的69.97%上升到2016年的73.7%,增加了3.73個百分點。雖然制造業仍是畢業生就業最多的行業,但比例已經由2012年的21.81%下降到2016年的17.19%,減少了4.6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流向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現代服務業的畢業生也越來越多,2016年3個行業合計占21.74%,比2012年分別增加了0.42、1.37及0.78個百分點。給排水專業畢業生近年就業數據表明,畢業生流向與廣東省經濟發展趨勢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調整不完全吻合,主要集中于第一、二產業,第三產業就業少,行業流向并未契合廣東省經濟發展趨勢,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其次是就業面相對狹窄,畢業生約70%集中在建筑、市政行業,這主要是由于受房地產市場穩步增長和建筑業規模化的影響,給排水專業就業剛性需求較大,從事第二產業占比高達75%。這雖然有利于化解就業剛需,但職業類別分布過于集中不利于化解就業風險,不利于就業市場的長期繁榮穩定。教育與產業結構應該相互引領,而對于給排水專業就業有一定吸納能力的服務業,如物業管理企業、教育、咨詢行業,并沒有吸納就業,說明畢業生從事新興產業的意愿不高。作為專業對口人才培養單位,應在就業宣傳方面加強引導。只有持續的人才注入,才能促進行業的繁榮,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再次是與“互聯網+”等新興業態吻合度不高,創業人員少,創業動機不強。一方面由于就業觀念相對保守,對互聯網行業和新興職業的認識不夠,也反映出包括家長在內的外部驅動因素對就業觀的影響。國家自2015年大力提倡創新創業,建設創新型國家,以創新取代投資成為驅動經濟發展新動力,從學術關注度、媒體關注度來看,“創業”熱度不斷上升,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也不斷增長。然而宏觀環境并沒有影響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從所就業的公司所有制性質來看,機關國企偏多,外資企業偏少,創業比例尤其少。從近8年的數據來看,畢業生選擇體制內就業的意愿較強。

(九) 給排水專業人才培養優化建議

就業質量直接反映人才培養質量。針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畢業生就業數據中出現的一些結構性短板,需要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采取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針對就業起薪低的問題,增強學生實踐技能是提高就業競爭力的有效策略。同985、211院校畢業生相比,該校畢業生在理論知識、科研素養方面競爭短板明顯,只有通過實踐技能來彌補。對此,需要進一步夯實實踐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廣州地域優勢,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實踐教學,讓學生在企業一線工作崗位完成畢業設計,施行項目驅動式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開展一對一的導師制培養,強化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工程訓練。

二是針對就業行業集中的問題,通過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拓寬給排水專業的就業口徑和服務領域,優化課程體系,完善和優化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擴大學生就業面。

三是針對基層就業少、服務“三農”少的問題,應強化農業農村背景的專業特色教育。在教學內容方面,有計劃地調整知識體系,增加涉及“農村污水治理”“污水生態凈化”“農村管網建設”“農村自來水凈化工藝”等方面的知識單元,開展以“鄉村振興”“服務鄉村”為主題的學科競賽。對學生加強就業導向,引導學生面向基層和農村崗位就業。

四是針對創新創業學生少的問題,應突出創新創業教育在教學中的地位,面向全體大一、大二學生,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創業指導等創新創業通識教育課程;依托專業教育主渠道,在專業課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增加創新創業實踐比重,舉辦創新創業大講堂,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創新之都的優良環境,鼓勵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塑造典型案例,利用專業學生之間的“代際”效應,將創新創業精神、血脈傳承到每一屆給排水專業學生中。

三、結語

自2011年以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較好,就業率、薪酬水平、專業相關度均領先于國內平均水平,這與廣東地區房地產市場持續增長,對土建類人才需求不斷增加這一經濟背景有關。然而,經濟發展方式決定著技能發展的內容、結構、速度和質量,隨著經濟結構的持續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第二產業吸納的就業人口必將減少,對畢業生的能力需求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作為一所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據轉型時期產業結構、經濟業態的變化對人才需要的變化適時調整專業教學計劃,保證課程內容的實踐性、實用性、針對性,重視有關新興產業所需人才能力指標建設。針對當前就業結構性缺陷,需通過政策宣講與案例引導,打通流向現代服務業的就業渠道,增加在現代服務業、物業管理行業的就業人數,加強互聯網+創業技能培訓,增強創業引導力度。

參考文獻:

[1]劉世峰.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2]崔福義, 張國珍, 袁一星.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主要發展歷程及專業建設活動[J]. 給水排水, 2017, 43(8):140-144.

[3]張曉健.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概況[J]. 給水排水, 2017, 43(7): 141-144.

[4]郭琦. 森的可行能力理論框架下的就業質量研究——基于中國大學畢業生調查數據的比較分析[J]. 云南財經大學學報, 2015, 31(6): 143-153.

[5]岳昌君,張愷. 高校畢業生求職結果及起薪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全國高校抽樣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 教育研究,2014(11):72-83.

[6]2019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形勢[EB/OL]. 職友網,(2016-11-07)[2019-03-15]. https://edu.jobui.com/major/jipaishuikexue/

[7]王向東. 浙江省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4屆高職畢業生的網絡調查[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15): 52-58.

[8]岳昌君, 周麗萍. 經濟新常態與高校畢業生就業特點——基于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抽樣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16, 14(2): 63-80, 189.

[9]柯羽.非專業素質對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J].中國青年研究,2010(7):98-100.

[10]諸葛亞寒. 大學生就業重心發生什么變化[N]. 中國青年報, 2016-06-13(1).

[11]張恩.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越來越多大學生畢業后選擇創業[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6-06-20(8).

[12]簡紅艷, 豐鵬, 朱彥冰. 當代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 2011(12): 299-300.

[13]薛晶晶, 肖靈君, 燕鐵斌, 等. 中山大學康復治療專業本科畢業生基本就業狀況調查與分析[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4, 29(10): 953-956.

[14]岳昌君. 高等教育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研究[J]. 中國高教研究,2017(7):31-36.

[15]李瑾, 程利敏. 探析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路徑——基于麥可思報告數據[J]. 中國青年研究, 2017(10): 92-99.

[16]麥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R].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17]麥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R].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18]麥可思研究院.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R].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19]麥可思研究院.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R].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20]2015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EB/OL]. 廣東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2016-02-24)[2019-03-15]. http://www.gradjob.com.cn/News/2016/2015/file/2015.pdf

[21]2016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EB/OL]. 廣東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2017-01-04)[2019-03-15].http://www.gradjob.com.cn/News/2016/jyzl.htm

[22]2017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EB/OL]. 廣東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2018-01-11)[2019-03-15].http://www.gradjob.com.cn/News/2017/jyzl.htm

[23]2018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EB/OL]. 廣東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2019-01-18)[2019-03-15].http://www.gradjob.com.cn/News/jyzl/file/2018_01.pdf

Study on employment orientation of graduate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case study of 2011-2018

graduates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CHEN Shiguang, SUN Hongwei, SUI Aihua, CHEN Qiuli, LV Jiangen, LIU Xiaohai

(Colleg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P. R. China)

Abstract:

It is difficult to reflect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majors by the statistical caliber of employment rate. The micro-structure of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is an intuitive refle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data of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from 2011 to 2018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to classify and count the total employment rat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starting salary range, unit properties, occupation type, industry category and professional correlation,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 from 2011 to 2018, and to compare with the same indicators in the nationwide and province wi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employment situation maintain a good momentum in recent years, the employment rate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s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exceed 94% each year and over 73% graduates are engaged in professional counterpart work.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tructural weaknesses. In the future talent training reform, it is necessary to rely on the main channel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ptimiz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bring in knowledge component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and integr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university management; employment orientation

(責任編輯?王?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在线精品自拍|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亚洲第一色网站|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亚洲视频免|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538国产在线|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激情网|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男女男精品视频| 丁香婷婷久久|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国产成人综合网| 一级福利视频|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色视频国产|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无码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永久视频| 成人在线综合|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一级毛片网| 亚洲人网站|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久久人体视频| 欧美啪啪网|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www.亚洲一区| 91亚洲视频下载|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精品老司机|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日韩欧美|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精品福利视频网| 色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