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音樂教育是培養幼兒藝術審美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而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培養則是傳統音樂教育的進階。通過繪本與音樂教育的融合,能夠為幼兒音樂教學拓展出一條新途徑,尤其是在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培養中,繪本的引導、啟發、激勵作用不容忽視。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繪本在幼兒音樂創編能力培養中的作用,接下來分析了當前“繪本-音樂創編”模式下的教學問題,最后結合這些問題提出依托繪本培養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實施路徑,旨在為提升幼兒音樂教育內涵、促進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繪本;創編能力;教育創新
【中圖分類號】G61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1-0198-02
【本文著錄格式】劉珈.繪本小天地,音樂大不同——依托繪本培養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實踐探索[J].北方音樂,2020,06(11):198-199.
將繪本應用于幼兒音樂教育中是一項嶄新的課題,通過對繪本資源的發掘提煉出與音樂教育相關的內容。從當前的繪本提煉整合情況來看,與音樂相關的繪本主要有五種類型:一是通過繪本為幼兒介紹古典音樂作品,如《兒童古典音樂繪本》《世界音樂大師系列套裝》等;二是以音樂為故事背景,如《音樂繪本小仙子瑪麗系列》;三是用音樂詮釋畫面,如《黃雨傘》繪本中沒有一個文字,音樂詮釋了圖畫,為讀者提供了想象空間,讓他們感受幻想之美;四是在故事中穿插主題曲及多首歌曲,如《眼鏡公主:蛀牙王子(音樂故事)》。孩子們邊聽故事、邊唱歌曲,猶如參與了一場音樂劇表演;五是用畫面詮釋音樂,如《約翰·丹佛自然音樂繪本》,將約翰·丹佛的經典歌曲改編成繪本,讓孩子們感受流動于紙上的韻律,體會圖畫書中自然的芬芳。由此可見,繪本為幼兒音樂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成為培養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新途徑。
一、繪本在幼兒音樂創編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與音樂相關的繪本以“靜態詮釋”的形式為幼兒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繪本的“靜”與音樂的“動”相結合,無形中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以繪本為窗口能夠讓幼兒融入更廣闊的音樂天地,認識不同的音樂類型、音樂故事及音樂知識。在音樂作品改編的繪本中,幼兒可以結合繪本來仿作,為幼兒音樂創編的實踐起到引導和啟發作用,這些繪本都是豐富幼兒音樂創編的好素材。繪本資源的將形象化的視覺、聽覺、知覺融合為一體,所以,幼兒對繪本的理解能力往往高于對單純理論的理解能力,繪本在無形中降低了幼兒對音樂知識的理解難度,為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培養奠定了良好基礎。繪本中的故事、音樂知識、歌曲內容、畫面等給幼兒帶來了新穎的藝術體驗,通過繪本有利于激發幼兒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形成繪本音樂教學的良性循環。
二、依托繪本培養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問題分析
(一)探索階段尚無成熟的教學模式
當前,將繪本運用于幼兒音樂創編能力培養的教學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沒有成熟的教學模式可以借鑒,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多數時候都是在“摸石頭過河”,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難度,也對教師的資源發掘、整合以及教學設計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驗。
(二)“繪本-音樂創編”中缺乏梯度
將繪本運用于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有從基礎到進階、從模仿到原創的過程,但是從當前教學實踐來看,繪本的選擇和應用缺乏階梯性,尚未形成由易而難、由簡而繁、由淺入深的教學層次,這就造成音樂實踐活動缺乏梯度,導致繪本資源利用效率較低。
(三)幼兒多模仿而少創造
在繪本音樂創編活動中,多數情況下幼兒表現為“善模仿而乏創造”,對于繪本中的音樂、舞蹈動作等能夠很好地進行模仿,但是,脫離繪本進行獨立創作時,有些幼兒就會不知如何下手,或者不知道怎樣獨立完成音樂創編,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孩子在日常實踐不能放開手腳,自主探究、自主能力相對不足,所以束縛因素較多。
(四)“繪本-音樂創編”模式的教研深度不足
在“繪本-音樂創編”是教學過程中,雖然我們已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在教研方面缺乏深度,教師在課題研討過程中側重于教學過程設計、繪本資源開發等內容,整體尚未從教學上升至教研高度,在實踐理論的總結方面稍顯不足,這這也是未來了課題研究和完善的重要方向。
三、依托繪本培養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實施路徑
(一)構建常規、完善的音樂教育模式
將繪本應用于幼兒音樂教育中,培養幼兒的音樂創編能力,這是一項長期、穩定的教學內容,而不是暫時性的教育嘗試,所以,幼兒園要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教育管理機制,逐步將“繪本音樂模式”納入常規教育體系內,構建起成熟的教育模式,將繪本、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全新的幼兒音樂教學機制。
在依托繪本培養幼兒音樂創編能力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教師起到帶頭示范作用,為幼兒做好榜樣。通過繪本內容創編音樂節目,或者結合繪本改變歌曲,這樣的形式能夠帶動幼兒盡快融入到音樂創編環境情境中。比如:教師根據繪本《多多什么都愛吃》的內容,結合《兩只老虎》的曲調編創幼兒不挑食的兒歌,孩子們很快掌握了歌曲旋律和歌詞,同時讓幼兒懂得“不挑食才能健康成長”的道理,還能幫助幼兒建立起繪本與音樂創編之間的關系,可謂一舉多得,而這也是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音樂創編的良好開端。
(二)在“繪本-音樂創編”中建立教學梯度
每個孩子的音樂天賦不同,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繪本—音樂創編”教學中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建立起教學梯度,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繪本音樂的編創并不僅僅局限于音樂作品的創編中,幼兒對旋律的理解、自主律動、自編舞蹈動作、體驗獨特的音樂情感等,這些都是音樂編創的內容范疇。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掘繪本資源,構建有層次、有梯度的創編教學空間。
例如在音樂活動中,可以把繪本《我是彩虹魚》的故事和《兒童古典音樂繪本》中推薦的音樂作品結合在一起,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化幼兒自主律動:美麗的彩虹魚很高傲也很孤單,這時候音樂的旋律是沉靜的,孩子們的動作是輕柔的;遇到章魚奶奶后,彩虹魚靜靜地聆聽她說話,這時候的律動是柔和的,彩虹魚游啊游,孩子們的動作也越來越歡快,它在大海里幸福的暢游,孩子們用表情和動作表達著這種幸福感……從閱讀繪本、聆聽音樂、自主律動、表演活動依次進行,進而形成科學有序的教學梯度。由此可見,有梯度的教學設計能夠激發幼兒開展音樂創編的積極性,使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活潑。
(三)鼓勵幼兒自主創編,啟發幼兒的音樂智慧
繪本支持幼兒自主創編音樂作品,這是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點解。教師需要對幼兒的繪本理解和音樂創編能力有所了解,初始階段可以先結合繪本內容和現成的兒歌曲調來創編歌詞,比如用《滿天都是小星星》《新年好》《鈴兒響叮當》這些經典曲調來填詞,等到幼兒熟悉音樂創編的要求后,就可以結合繪本內容進行自主創編。
例如:在閱讀繪本《小狗叼叼》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創編一首關于小狗的歌,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幼兒創編了這首兒歌:
《小狗》 ?3/4
5 ? 3—|5 ? 3—| 6—6 ?| 5 — ?—|
小 狗 ? 小 狗 ? ?汪汪 ? ?叫
3— 5 | 2 ? 3— |1— 2 | ?1 — ?—|
叫 ?的 ?鄰 居 ? ?心 煩 ? ?躁
雖然孩子們的創作很稚嫩,但是從這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中,可以看到幼兒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音樂創編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繪本資源的發掘,這樣才能做到隨時、隨地、隨心創作。比如在幼兒閱讀《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做游戲》之后,教師啟發幼兒聯想自己平時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戲的情景,并將這個情景作為音樂創編的主題,孩子們創作了《小朋友做游戲》這首歌:
《小朋友做游戲》 ?2/4
12 ? ?35 | 12 ? 35| ? 6 6 ? ? ? 5 ?| 6 6 ? ?5|
小朋友 ?小朋友 ? 做游戲 ? ? 做游戲
66 ? ? ?5 ?6 | 5 ?6 ? 5 | ? 5 1 ? ? 2 3 | ? 1 — ||
大家一起 ?跳啊 跳 ? 甭提 ?多開 ? 心
通過繪本與幼兒自主音樂創作的結合,促進了幼兒音樂實踐能力的發展,這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智慧,標志著幼兒音樂教育改革的創新方向。
(四)拓展主題教研深度
在“繪本—音樂創編”模式的探索實踐中,教師要注重“雙教(教學、教研)并重”,在拓展繪本音樂教學范圍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強教研活動的開展,通過集體備課、課題組定期討論學習等形式,了解關于繪本與音樂教學相結合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幼兒園音樂教學實踐進行對比,對繪本使用情況進行總結梳理,對幼兒的音樂創編能力進行評價評估,確定不同主題的教研內容,促進課題研究長期、深入開展。教師要結合“繪本—音樂創編”的實踐活動做好教學記錄、撰寫教育案例,觀察幼兒在基于繪本的音樂創編能力發展中的具體表現,發現其中的優勢和短板,提高幼兒音樂教學的內涵,實現音樂教育與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
四、結語
綜上可見,依托繪本培養幼兒的音樂創編能力具有較高的可行性,是啟發幼兒音樂智慧、提高幼兒音樂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繪本構建起幼兒音樂“認知→理解→審美→創造”的進步階梯,更是創新幼兒音樂教育、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發展、實現幼兒教育創新的重要體現。以繪本為載體、以創編靈魂、以實踐為路徑,以發展為目標,能夠構建起新時期幼兒音樂教育的新體系,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巫陽楊,楊菲.利用繪本開展大班幼兒自主性表演游戲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9,8(34).
[2]華倩.繪本與音樂的對話[J].新課程(綜合版),2019(10).
[3]王萍,高潔,許金秋.幼兒園中班繪本與音樂活動相結合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9(10).
作者簡介:劉珈(1986—),女,江蘇常州市,碩士研究生,教師,講師,研究方向:鋼琴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