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蘇少鋒 姚仁川 任超翔 裴瑾 陳江



中圖分類號 R284.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20)05-0554-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05.10
摘 要 目的:考察紅花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與顏色值的相關性,為不同保存年限的紅花藥材質量評價提供參考。方法:以來自同一產地的不同保存年限(0、1、2年,各8批)的24批紅花藥材為樣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其羥基紅花黃色素A(HSYA)和山柰酚的含量,采用分光測色儀測定其粉末顏色值[明暗程度值(L*)、紅綠色色調值(a*)、黃藍色色調值(b*)],并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其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和顏色值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保存1年或2年的藥材中山柰酚含量仍較高(分別為0.161%、0.061%),但藥材中HSYA含量隨著保存年限的延長而降低(保存0、1、2年的藥材中HSYA平均含量分別為2.46%、1.58%、1.51%),且藥材顏色變暗(a*值降低)。相關分析結果顯示,HSYA含量與顏色值L*、a*呈顯著正相關(r=0.430、0.781,P<0.05或P<0.01),HSYA含量與保存年限呈顯著負相關(r=-0.777,P<0.01),其余各變量間無相關性(P>0.05)。結論:保存年限越長,紅花藥材顏色越深、HSYA含量越低,故該藥材不宜過年或多年保存。
關鍵詞 紅花;保存年限;羥基紅花黃色素A;山柰酚;色澤;品質;相關性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torage Life and Effective Composition Content with Color Value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WANG Jie1,2,SU Shaofeng1,YAO Renchuan3,REN Chaoxiang1,2,PEI Jin1,2,CHEN Jiang1,2(1.College of 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1137, 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Systematic R&D and Utilization of TCM Resources, Chengdu 611137, China;3.Sichuan Fuzheng Pharmaceutical Corporation, Chengdu 6117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storage life and effective composition content with color value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C. tinctorius with different years of storage. METHODS: Using 24 batches of C. tinctorius from same place of production with different years of storage (0, 1, 2 years, 8 batches each type) as samples, the contents of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HSYA) and kaempferol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Color value [lightness value (L*), red-green value (a*), yellow-blue value (b*)]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er. SPSS 19.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storage life and effective composition content with color value. RESULTS: Kaempferol content was still high after 1 year or 2 years of storage (0.161%, 0.061%,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content of HSYA de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storage life (the average content of HSYA were 2.46%, 1.58%, and 1.51% after storage 0, 1 and 2 years, respectively), and the color of the drug became darker (a* value decreased).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HSYA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olor value L*, a* (r=0.430, 0.781,P<0.05 or P<0.01); the content of HSAY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torage life (r=-0.777,P<0.01).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maining variables (P>0.05). CONCLUSIONS: The longer the storage life, the darker the color and the lower the content of HSYA, so it is not suitable for over year and multiyear preservation.
2.1.5 含量測定結果 將24批紅花藥材分別按“2.1.2”項下方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然后分別按“2.1.3”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并采用外標法計算HSYA、山柰酚含量。每批藥材重復測定2次,取平均值,24批紅花中HSYA、山柰酚含量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24批紅花中HSYA、山柰酚含量測定結果(n=2)
結果顯示,當年采收(保存年限為0)的藥材中HSYA含量在1.78%~2.91%之間,平均為2.46%,達到2.00%以上的有7份樣品;保存1年的藥材中HSYA含量在1.34%~1.78%之間,平均為1.58%;保存2年的藥材中HSYA含量在1.34%~1.90%之間,平均為1.51%。當年采收的紅花中,山柰酚含量在0.041%~0.131%之間,平均為0.080%,達到0.1%以上的有3份樣品;保存1年的藥材中山柰酚含量在0.058%~0.488%之間,平均為0.161%,達到0.1%以上的有6份樣品;保存2年的藥材中山柰酚含量在0.031%~0.090%之間,平均為0.061%。可見,隨著保存年限的延長,紅花中HSYA含量逐漸降低;山柰酚含量雖在保存1年時有所增加,但保存2年時又減少。
2.2 紅花粉末顏色值測定
參考課題組前期報道的方法對紅花粉末顏色值進行測定[6]。測定條件:波長范圍為380~780 nm,掃描速度為600 nm/min,狹縫寬度為1 nm,照明光源為D65,視場為10°。具體測定方法:首先進行黑白板校正,校正后取紅花樣品粉末適量,平鋪于比色皿中,依次對24批樣品進行測定,記錄顏色值[明暗程度值(L*)、紅綠色色調值(a*)、黃藍色色調值(b*)]。每個樣品測定3次,取平均值。24批紅花粉末顏色值測定結果見表3。
表3 24批紅花粉末顏色值測定結果(n=3)
結果顯示,當年采收(保存年限為0)的紅花樣品顏色值L*在51.06~55.03之間,平均為53.84;a*在18.81~24.89之間,平均為22.88;b*在22.90~28.73之間,平均為26.54。保存1年的藥材中樣品L*值在51.93~54.82之間,平均為53.15;a*在17.56~21.31之間,平均為19.53;b*在23.92~28.63之間,平均為25.38。保存2年的藥材中樣品顏色值L*在50.29~55.65之間,平均為52.59;a*在18.13~23.17之間,平均為20.80;b*在21.00~30.23之間,平均為24.95。可見,保存1~2年后,紅花顏色明顯變暗。
2.3 相關性分析
2.3.1 紅花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和顏色的相關性分析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24批紅花樣品中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和顏色值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保存年限與HSYA含量呈顯著負相關(P<0.01),顏色值L*、a*與HSYA含量呈顯著正相關(P<0.05或P<0.01),其余各變量之間均無相關性(P>0.05)。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紅花中HSYA含量、保存年限以及顏色值L*、a*之間的相關性。紅花的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與顏色值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4。
2.3.2 回歸方程的建立 利用SPSS 19.0統計軟件,分別以HSYA含量為自變量、顏色值(L*、a*)為因變量,保存年限為自變量、HSYA含量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HSYA含量與顏色值L*、a*的決定系數R2分別為0.185、0.610,說明顏色值a*有61%受HSYA含量的影響,而顏色值L*受HSYA含量的影響不大;保存年限與HSYA含量的決定系數R2為0.603,說明HSYA含量有60.3%受保存年限的影響。結果表明,保存年限的長短對HSYA含量有較大影響,HSYA含量的高低也會表現在紅花藥材的顏色上。HSYA含量與顏色值L*、a*的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保存年限與HSYA含量的回歸分析結果見表6。
表5 HSYA含量與顏色值L*、a*的回歸分析結果(模型匯總)
回歸方程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P均小于0.05,說明擬合的回歸方程在統計學上是顯著的。最終得到回歸方程分別為:Y(顏色值L*)=1.28X(HSYA含量)+50.82、 Y(顏色值a*)=3.575X(HSYA含量)+14.448、Y(HSYA含量)=0.477X(保存年限)-2.329。
3 討論
中藥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常因流通不暢、市場不穩等因素而導致久貯現象的產生。除少數要求陳用的中藥外,絕大多數中藥材會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出現變色、蟲蛀、泛油等變質現象,其內在的有效成分含量可能也會降低,進而使臨床應用的中藥材和飲片質量得不到保障,給患者帶來安全隱患。而歷版《中國藥典》均未規定中藥材的有效年限,故而市場上中藥材和飲片的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由于以傳統性狀評價判別中藥材的質量存在很強的主觀性,而通過測定有效成分含量來評價中藥材質量的操作復雜繁瑣。基于色差原理的分光測色儀能夠以量化的數據,客觀、快速、準確地反映藥材的顏色,而藥材顏色又與有效成分含量及貯藏時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因此,近年來色差分析原理逐漸被引入中藥質量評價中[6-14]。如徐紅霞等[6]利用色差法對不同產地的紅花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顏色值可用來反映紅花中HSYA含量。
本研究以保存不同年限的24批紅花為樣品,對HSYA、山柰酚含量以及藥材顏色進行測定,并對其有效成分(HSYA和山柰酚)含量、顏色值、保存年限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山柰酚含量與保存年限、顏色值間均無相關性;HSYA含量與顏色值L*、a*以及保存年限均有顯著相關性。隨著保存年限的延長,HSYA含量及顏色值L*、a*均明顯降低,紅花藥材顏色變暗;山柰酚含量變化趨勢不明顯,保存1年的藥材中含量比當年采收及保存2年的藥材高。
綜上所述,保存年限對紅花質量有顯著影響,主要表現在HSYA的含量變化上。與當年采收的紅花相比(HSYA平均含量為2.46%),保存1、2年的紅花中HSYA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58%、1.51%。從外觀上,可根據顏色的明暗程度來反映不同保存年限紅花藥材的質量優劣。本研究結果可為紅花藥材的保存年限及優質藥材的篩選、鑒定提供一定參考,也有利于市場上紅花藥材的質量控制。但本研究所用樣本量有限,所測的化學成分種類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本課題組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并增測更多的成分進行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 1 ]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 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151.
[ 2 ] 杜慶波.中藥紅花化學成分研究概述[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9):1360-1361.
[ 3 ] LI JR,SUN MJ,PING QN,et al. Metabolism,excre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its lipid-based formulation and aqueous solution in rats[J]. CJNM,2010,8(3):233-240.
[ 4 ] 邵禮梅,許世偉,蘇玉娟.紅花藥物分析、化學成分及現代藥理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2017,34(2):123-125.
[ 5 ] 郝雪言,李剛,韋瑤,等.紅花黃色素B對岡田酸致SH- SY5Y神經元損傷的保護作用[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8,30(3):461-468.
[ 6 ] 徐紅霞,吳沂蕓,裴瑾,等.紅花黃酮類成分與其色度值相關性研[J].中藥材,2018,41(1):49-54.
[ 7 ] 徐珍珍,史星星,樊旭蕾,等.基于色差原理分析木香有效成分含量與顏色值的相關性[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8,24(13):17-21.
[ 8 ] 吉光見稚代,瞿顯友,羅維早,等.基于色度對中藥材品質評價研究:Ⅰ:黃連粉末色度與化學成分含量之間的相關性[J].中藥材,2014,37(5):785-789.
[ 9 ] 何婉婉,張建逵,李云靜,等.北豆根藥材粉末色澤與有效成分的相關性[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23(5):57-62.
[10] 王智磊,伍清芳,劉素娟,等.基于色度分析原理的廣陳皮貯藏年限判別[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7,29(8):1355-1361.
[11] 陳昕,黃茂勝,孟江,等.牡丹皮炒炭前后顏色與有效成分含量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藥房,2019,30(17):2360- 2364.
[12] 胡靜,唐小慧,饒樺靜,等.西紅花色澤與化學成分含量的相關性分析[J].中藥材,2018,41(8):1918-1922.
[13] 劉偉,周冰謙,王曉,等.丹參藥材粉末色澤與有效成分含量的相關性[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9,34(4):1466- 1470.
[14] 李妍芃,劉曦,臧藝玫,等.桑白皮的顏色與1-脫氧野尻霉素含量的相關性研究[J]. 西部中醫藥,2016,29(7):26- 30.
[15] 全國高等醫藥教育教材工作專家委員會.中藥商品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4:210-211.
[16] 任超翔,吳沂蕓,唐小慧,等.紅花的起源與產地變遷[J].中國中藥雜志,2017,42(11):2219-2222.
[17] 彭成.中華道地藥材[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1732-1766.
(收稿日期:2019-09-12 修回日期:2020-01-16)
(編輯:林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