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莉 范艷艷
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各行各業對專業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有關于計算機的領域及行業中,各用人單位對專業的計算機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場所,應加深對大數據的認識,從計算機教學的內容、方式和實踐方面積極探索推進有效的改革措施,并明確其注意事項,不斷推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向社會輸送更多適應大數據發展的計算機人才。
關鍵詞:大數據;計算機;高職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TP3-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0)02-0194-03
Abstract:In the era of big data,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professionals in all walks of life,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n computer and industries,each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to professional computer talented persons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as the key part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big data,from the aspects of computer teaching contents,methods and practice of exploring to promote effective reform measures,and clear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we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vide more computer talents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Keywords:big data;computer;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0? 引? 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走進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在提供海量數據的同時改變著人們傳統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但目前本校的計算機教學側重講授理論知識及一些操作要領,這和大數據時代的要求有較大差距,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急需改進和強化。
1? 大數據對高職計算機教學的影響
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的又一次巨大突破,它以巨量數據信息及高速的計算能力為基礎,具備數據量大、形式多樣、計算速度快、真實存在和價值性高等特征,其數據包容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傳統信息技術相比有極大的提升,可以幫助人們從巨量數據中提取價值最大的信息內容。大數據出現之后,再一次給社會生產及生活帶來巨大影響,甚至影響社會教育教學[1]。
從本校計算機教學來看:
首先,大數據能為計算機教學提供數據分析支持,可以把有關于教學活動的各方面數據整合起來加以分析,準確定位教學互動的不足或學生理解知識方面的缺陷,有針對性地改進計算機教學。
其次,大數據能幫助本校計算機教師重構教學模式,改變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從而開辟多元化教學路徑,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使其切實參與學習活動。
最后,大數據有助于提高本校計算機教學的精準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因為大數據技術既能精準定位計算機教學的問題,又能對學生的學習特征、學習方式等進行分析,促使教師據此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讓計算機教學更貼近學生的學習需要。
因此,大數據使本校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出現巨大變革,優勢顯著,不僅能鞏固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翻轉課堂的實現,還能增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優化學生學習流程,使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人性化,同時增強學生對大數據的了解和直觀體驗,全面提升其計算機應用能力,基于大數據推進計算機教學改革至關重要。
2? 基于大數據推進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措施
2.1? 調整計算機教學的內容
目前,本校計算機教學內容以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操作知識、辦公軟件的應用、基礎編程等為主,缺少有關大數據的內容,教師應調整計算機教學內容,融入大數據知識,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大數據,形成大數據思維,從而掌握大數據的分析與處理技能,能初步利用大數據技術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如,可以增加大數據概述的內容,向本校學生介紹大數據的概念、發展史、價值、分類和特征等,使其了解大數據究竟是什么,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與此同時,教師可融入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內容,為學生詳細介紹大數據處理流程,主要包括采取數據、實行數據預處理、統計并分析數據和挖掘數據。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講解,可以讓學生掌握數據分析技能、處理技能,使其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教師還應融入大數據技術支撐和應用場景、發展趨勢等內容,因為只有分析并處理海量數據資源,才能將其應用于現實生活[2]。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利用數據存儲技術、云計算技術、智能化技術等對數據資源進行分析、處理,明白大數據應用于各行各業的場景及其未來發展趨勢,讓學生對大數據有更清晰的認知。
2.2? 改進計算機教學的方式
信息化教學方式是基于傳統教學模式發展起來的,擁有信息資源豐富多樣、方便教師進行個別化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合作意識等優勢,還能促使教師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而本校計算機教師可結合傳統教學模式、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翻轉課堂、微課等新興教學模式,使傳統以教為主的方式轉變為以學為主[3]。例如,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基于微課、MOOC等視頻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自己從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習引導者。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教師前置知識傳授階段,組織本校學生在課前進行個性化的移動學習,并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學習資源反復探究計算機知識的難點、疑點,到了課堂上就能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自主理解知識、運用知識,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問題意識、合作精神。除此以外,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可以適當引入其他教學方式,包括開放式、討論式、情景式、交互式等,課堂教學環境也可以是班級、小組、個人等,精心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課程視頻,更方便學生在課前和課后進行碎片化學習。
基于大數據理念改變教學方式時,教師還可以知識點為單元進行大數據設計,通過在線教學和移動教學,將本校計算機教學內容分成適合學生在線學習或者移動學習的若干知識點,讓學生感受真實的數據處理,鍛煉對問題的分析、處理和解決等能力。并且針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單位進行劃分,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應用能力。例如,把每一個教學單元均設計成時長約10分鐘的微型教學視頻,搭配操作練習和作業,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信息技術知識、Windows平臺知識、網絡基礎知識、數據資源的檢索和管理、評價數據信息資源等,通過這些方式完善本校計算機教學體系。在該教學過程中,微型教學視頻能夠重復使用,教師無需重復講解某個知識點,只需規定一個時間范圍,學生完全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教師節省的時間可用于講解其他更重要的知識。
2.3? 繼續加強校企合作實踐
除了學校教育,大數據人才培養還可與用人單位進行直接聯系,校企合作成為本校教師解決計算機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問題的重要途徑,能幫助學生解決就業難題。在校企合作模式中,本校計算機教學改革應促進實訓基地建設,讓學生接觸用人單位的計算機相關崗位,明確工作要求,了解崗位工作內容。因為大數據時代要求學生畢業之后有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學改革需要更多實踐教學,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計算機專業與大數據本就存在聯系,因而建設專業實訓基地時要使其具備普適性、擴展性。例如,實訓室要擁有數據挖掘功能、云計算功能,讓學生能熟悉大數據及有關于計算機應用的知識;將用人單位的一些專業設備引入實訓基地,引導學生了解當今社會的主流計算機軟件、技術等,提高其實踐操作技能;邀請用人單位的計算機專家進入實訓基地,為學生授課,讓他們接受不同于課堂教學的專業實踐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最終成為用人單位需要的計算機崗位人才。教師還要聯合用人單位為學生安排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科學設置融了解實習和跟崗實習、定崗實習為一體的新型實習體系,定期安排本校一、二年級的學生了解計算機崗位工作,參與技能實訓,指導三年級的學生到用人單位進行跟崗實習、定崗實習。
在校企合作中,教師也要提高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度,創設本校計算機人才培訓班,由雙創型導師為學生提供輔導;鼓勵學生參加雙創導師及用人單位的專家共同組織的計算機競賽活動、計算機專業創業大賽等,將大數據內容融入其中,達到創新競賽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大數據使用技能和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參加一些用人單位用自己的名義贊助的區域性計算機專業競賽,在專家及相關人員的帶領下完成競賽,獲得獎勵,樹立更多自信。對于本校學生來說,用人單位提供的獎品不僅能激發其學習和探索的熱情,還能擴大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實現雙贏[4]。
3? 基于大數據推進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注意事項
基于大數據的課件、視頻等網絡教學資源可以幫助教師極大地緩解備課與授課壓力,教師借此可以改進教學模式,但要注意不能濫用大數據教學資源,如不能上課時直接播放視頻讓學生自學,自己直接等待下課。這就要求本校計算機教師在教學改革中把握一些注意事項,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教師要基于大數據厘清計算機課程建設思路,讓學生形成整體的概念,比如大數據應用于哪些行業、計算機的哪些課程有關聯等。因此,教師就要借助大數據分析理念,為學生推送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提高其學習效率。
其次,計算機知識的顆粒度劃分務必要細,因為在線課程是基于大數據改革計算機教學的重要方式,教師要盡可能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劃分每一個知識點,不能一味根據傳統理念直接將教材內容數字化;每一個知識點應盡可能簡單,操作部分不能過于復雜,確保大多數學生都能自主掌握;教學視頻的時間也不能太長,要參考大數據分析思路,先基于以往幾屆學生的情況進行初步劃分,再根據學生使用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最后,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要體現各知識點的聯系,因為每一個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是不同的,部分學生學到后面就會遺忘前面的知識點,教師在大數據教學資源的建設中有必要提示舊的知識點,或引導學生快速復習,例如,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提供知識點鏈接提示,還可以為學生推送相關知識,為其提供良好的自主學習條件。
4? 結? 論
總而言之,計算機人才在大數據時代面臨的要求日益嚴格,要想提高人才質量,就要重視計算機教學改革,在調整教學內容的同時更新教學方式,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計算機操作技能,從而推進計算機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當然,計算機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的、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今后要進一步強化對大數據下計算機教學的分析、研究,持續提升教學改革成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唐永明.基于大數據背景的高職計算機教育分析 [J].信息系統工程,2019(6):175.
[2] 劉斌.創新教育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與實施 [J].中外企業家,2018(21):166-167.
[3] 荊東星.大數據時代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J].科技資訊,2018,16(17):196-197.
[4] 馬秀麗.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 [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11):203.
作者簡介:陳亞莉(1976-),女,漢族,河南洛陽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